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死后15年,最信任的兄弟周勃,为什么要杀光他的嫡孙

汉高祖刘邦死后15年,最信任的兄弟周勃,为什么要杀光他的嫡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春秋录 访问量:4233 更新时间:2024/2/29 18:13:00

“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这是在刘邦在临死前,留给所有人的一句话。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勃又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他说的就是周勃,周勃是穷苦的农民出身,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揭竿而起打天下,戎马一生,同甘共苦,两个人的感情更是情同手足。刘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勃为人非常忠厚,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是武艺高强,能征善战。刘邦也因此封周勃为“绛侯“,许诺其一方沃土。

也是因为他这一系列优点,刘邦十分信任他。于是,就把这刘家的天下托付在他的手里。但谁又能想到,正是这样一个正直忠厚的兄弟,在刘邦死后,亲自杀害了他所有的嫡孙。并且杀了吕氏家族,自此刘邦的嫡传一脉被彻底斩草除根。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周勃痛下杀手呢?

三方势力相互制衡

在公元前195年,刘邦病入膏肓,他也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对自己的大汉江山未来的发展仍然劳心劳力。虽然当时大汉已有太子,但刘邦对这个太子的能力却感到忧心忡忡。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太子刘盈的童年跟着父亲征战长大的。按理说再这样的条件下,这个刘盈应该能征善战,非常骁勇才是。但他真实的性格却非常软弱。之所以会这样,跟刘邦有着很大的关系。

刘盈在跟着刘邦征战的途中,在彭城一战,刘邦惨败给项羽。在逃跑的过程中,刘邦有还几次都把自己的儿子踹下马,还好被驾车的人救了起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刘盈的性格变得唯唯诺诺,软弱不堪。

后来刘邦很多次想要刘如意为太子为太子,但是经过众多大臣的劝阻,最后作罢。既然太子之位无法动摇,刘邦就想出一个方法来制衡手握重兵的藩王。首先,他让吕后来帮忙辅助太子,给吕后一个发展势力的机会。

这个吕后,心底非常残忍而且飞扬跋扈。为了巩固家族的地位,她不惜违背人伦。竟然让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外孙女为妻。虽然刘盈心有不愿,但性格懦弱的他面对强势的吕后也是毫无办法,只能顺了吕后的意思。

接着刘邦又在临终前给吕后分析了朝中元老可托付之人,比如曹参王陵,周勃等人。刘邦给吕后一一讲解了这些人的利弊。其实他所托付之人,都是开国元老,这些人个个都是能人异士,有着很强的治国能力。

虽然刘邦很信任这些大臣,但再相信也比不过自己的同枕之人。所以他还是让吕后参政,和大臣们相互制约以防生变。此外,为了制衡这两方势力一家独大,还设有另一方诸侯势力。

当年为了稳固周边的江山,刘邦把自己的儿子分封为藩王。如果吕后的势力和朝中大臣哪一方独大,或者串通一气,那么众多藩王也会起兵夺回大汉的江山。

功臣集团反扑

虽然刘邦的计谋看上去万无一失,但没料到自己的太子比吕后还先要过世。在太子过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暗中培养的官员逐渐崛起,她的势力掌控朝廷,对周边的诸侯和刘邦的宠臣进行疯狂的打压。

对于吕后疯狂封任诸侯,玩弄朝堂的行为,全朝堂上下一片怨言。但碍于她手段狠毒,并且势力极大,都不敢反对。但是刘邦的忠臣王陵站了出来,结果吕后直接废了他的丞相之位。

周勃等大臣见此番情景,便私下偷偷发展势力,等待机会。终于,等到了吕后去世,临死前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些年对大臣和诸侯的打压极为残忍,自己一旦离开人世,自己的家族绝对会受到这两方势力的反扑。

于是她心生一计,任自己的两个亲信为将军,统领南北两军。却没想到这样一来,就彻底激怒了诸侯和大臣们。在吕后死后,其余的两个集团直接结盟,揭竿而起。诸侯们由外而内进攻长安,而大臣们则在内部威逼利诱两位将军交出兵权。

之后,以周勃为首的大臣们对吕氏所有的势力进行了灭绝式的屠杀。后来,他们以刘盈的后代不是刘盈亲生的为借口,把刘盈的四个孩子全部杀害。就这样,吕后的势力和刘邦的嫡传一脉全部被灭口。

周勃被关押

在清除了吕后的势力后,大家开始讨论皇帝应当立谁的问题。在这一众人当中,齐王的功劳很大,所以大家是都在谈论立齐王为皇帝的相关事宜。不过诸位大臣却认为齐王的舅舅为人非常强势,担心再次出现外戚专权。而后,齐王回到自己的封地。

后来周勃又拥立代王刘恒为新一任皇帝,是为汉文帝。周勃作为大功臣,被汉文帝封为右丞相,赏赐黄金五千金,又给了一万多户的封邑。其实周勃的选择带有自己的私心,他认为在此之前,刘恒从未涉足朝政,背后势单力薄,无人看好。容易为自己所控制,不会出现又他人扰乱朝政的现象,所以便让他坐上了皇位。

但是,汉文帝对周勃屠杀刘邦子孙这件事怀恨在心,上位之后就以密谋罪把周勃关进了大牢。后来这件事被薄太后知道了,薄太后是个明事理的人,她不认为周勃会谋反。

有一次上朝的时候,谈到了周勃的事情,薄太后冲汉文帝大声骂道说:绛侯当初诛杀吕氏一族的时候,手里拿着皇帝的印玺,指挥着千军万马,那个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他会造反吗?随后汉文帝赶紧向母亲赔罪,下令释放了周勃。后来周勃回家养老,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

结语:

我们能从中看到周勃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对刘邦的忠诚,再比如在面对吕后只手遮天时的隐忍,还有面对刘盈子嗣的杀伐果断,还有拥立皇帝时对未来大汉江山的考虑。这些都是一个能臣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在他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野村夫”身上却频频展现。

其实刘邦也是个聪明人,他很会用人,他敢用周勃也说明周勃是得到他的考验。当然周勃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了刘邦的看法。周勃虽出身草莽,厚重少文,但是忠诚勇猛,敦厚朴诚,数次挽救刘氏江山,可谓汉朝的擎天之柱。难怪刘邦会说:“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刘恒,非嫡非长,最后为什么成了周勃陈平们的唯一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周勃

    汉朝有很多有趣的事,那些我们今天看起来似乎需要复杂流程、严格关卡的人事安排,他们有时候只要一个最让人费解而且十分简单的理由,就给轻松决定了,比如刘邦用韩信为大将军,仅凭萧何一句“诸将易得,国士难求,韩信国士无双”,就把一个自己从未谋面、不知几斤几两的无名小卒拜为大将,地位远超追随自己多年、攻城远、建

  •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周勃

    周勃的文化实在不高,但是,攻城略地只要有蛮力就够了,“材官引强”是他的特点。后来汉文帝登基后将其提拔为丞相,汉文帝为何将这样的人提拔为相呢?周勃为丞相是刘邦驾崩前“钦定”的,后来者必须尊重先帝的安排刘邦驾崩前,吕后问过丞相人选:“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

  • 刘恒一到京城,周勃就想找个密室和刘恒说话,他想说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周勃

    当陈平、周勃等一众大臣诛灭了吕氏家族以后,他们把代王刘恒迎进京城当皇帝。当刘恒到达京城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汉书》是这样记载的——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周勃一见到刘恒,就对刘

  • 为何周勃要在吕后死后才敢动手杀诸吕 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周勃

    现在的人说起吕后,可能对他的一个印象就是非常的残忍。最出名的一个事情就是杀了刘邦的宠姫,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她都有点变态了。可是忽视了一个事情,就是吕后在刘邦死后是大汉朝实际上的皇帝。一直都死都没人敢反对她!就是汉朝的开国功臣都是要等到吕后死了才敢对吕家动手。那么吕后是汉朝初期的地位如何呢?先说一下她

  • 率先起兵伐吕的刘襄,为何没能当上皇帝,周勃:这家伙太能干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中郎将V标签:周勃

    刘襄没有当上皇帝,是因为他的能力和野心,为功臣集团所忌惮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齐王刘襄率先举起大旗起兵伐吕,西汉这场最大的权力动荡拉开了帷幕。最终,手腕老辣、实力雄厚的功臣集团取得了胜利,吕氏一族几乎被杀得干干净净。吕氏既灭,就要考虑由谁来当皇帝了,按道理来讲,英武过人、立场鲜明、在伐诸吕中立下

  • 周勃因功拜丞相,赐五千金,封万户侯,门客提醒说:你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周勃

    西汉的丞相周勃十分有趣,明明已经功高震主了,自己却浑然不觉,仍然沉浸在升官发财、封万户侯的美梦中。幸亏门客的提醒,才有所警觉,狱吏关键时刻的点拨,才保住性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起周勃此人,那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曾追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吕后专政时,周勃与陈平两位股肱之臣隐忍不发,为革命保留了

  • 吕后死后,到底是功臣在作乱还是诸吕在作乱?周勃为何被称为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周勃

    先给大家出一道题:在桌子上放一块蛋糕,接下来由甲、乙、丙三个人来分。甲手急眼快,一刀切走了整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剩下蛋糕由其他两个人继续分,结果乙又切走一多半,约三分之二,于是丙最终只得到的蛋糕最小。那么,三个人对这个结果满意吗?不用说,甲肯定心情非常愉悦;乙稍微有些不快,但还能自我安慰;而丙就愤愤不

  • 周勃因功拜丞相,赐五千金封万户侯,门客提醒说:你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周勃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一些从底层做起来的皇帝都很喜欢肃清身边的肱股之臣,也许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自卑感让他格外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所以才会变得疑心病很重。在我国有两位皇帝就是这样的例子,即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可以算是第一位草根皇帝,建国之后许多曾经追随他的功臣都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不过也有一些人

  • 绛侯周勃,诛灭吕氏,一生战功无数,却为何不得不发出狱卒之叹?

    历史人物编辑:赵玉平标签:周勃

    谈秦说汉(123)刘邦临终遗言:“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也不知道冥冥中早有安排,还是刘邦的洞察能力真的特别强,绛侯周勃在大汉王朝即将改姓之际,以雷霆之势诛灭吕氏宗族、匡扶汉室,又延续了汉朝几百年国祚。但一生行事谨慎的周勃,却最终又为何沦落下狱,受尽狱卒之侮呢?周勃没有遭受吕后的清算,却被孝

  • 周勃想让汉文帝做傀儡,汉文帝连夜下3道诏书,为西汉续命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周勃

    古代历史当中存在了许多功高盖主的情况,有些功臣虽然帮助君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在之后的日子里手握大权,犯上作乱,把持朝政,这种权臣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秦始皇的太监赵高就是这样的人,他通过把持朝政改立秦二世胡亥为皇帝,使得大秦江山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曹操当年也是如此,他将汉献帝握在手里,通过汉献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