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参仅当了三年宰相,而且天天胡吃海喝,为何死后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仅当了三年宰相,而且天天胡吃海喝,为何死后还被千古传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巨昕宇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1/16 18:08:33

曹参仅做了三年宰相,死后千古留名,这是事实!

说曹参一件事都没办,这不符合史实。

曹参胡吃海喝是大智慧!

为什么说曹操一件事都没办,不符合史实呢?

其实,曹参在宰相任上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选拔任用干部。

曹参的用人标准是办实事,不浮夸。根据这个标准,曹参任上从各郡县选拔了不少干部到丞相府任干事。

有了从各郡县调来的办实事,不浮夸的干事干事,曹参想做的事情自然有人替他完成。

对于那些不办实事,夸夸其谈,追求虚名的官员,曹参是毫不留情面地撵走,由此,曹参选拔上来的那些办实事的干部就能一心一意办实事。

第二件大事,萧规曹随。

《道德经》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治理国家,不能折腾,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萧规曹随,就体现了《道德经》的这种治国思想。

所以,曹参三年宰相任职期间,成效卓著。

老百姓对曹参十分留念。

为什么说曹参胡吃海喝是大智慧?

曹参胡吃海喝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就是让那些不办事,而喜好搬弄是非的人没有机会造谣惑众,让那些办实事,不浮夸的干部不受到干扰!

第二个意思,就是应付吕后。

如果曹参大张旗鼓地标新立异,与吕后闹别扭,曹参能做满三年宰相吗?

曹参自己的屁股都坐不稳,他选拔的那些办实事,不浮夸的干事能干事吗?

这样说,很笼统,不好理解,列举三个例子,读者就明白了。

惠帝刘盈登基之初,信誓旦旦地想干一番事业,往往与吕后作对,结果怎样呢?

尽管刘盈是皇帝,也被吕后挤出了政治舞台,最后忧郁而死。

王陵刘邦钦定的辅政大臣,右丞相,不配合吕后册封吕氏子弟为王的部署,最后不是吕后气回家了吗?

陈平有大智慧,知道自己与吕后对着干没有好结果,就整天喝酒玩女人,这样吕后高兴,陈平也因此得以平安等到吕后驾崩,才干了点好事。

陈平整天喝酒玩女人虽然也是一种智慧,能与曹参整天胡吃海喝相比吗?

陈平整天喝酒玩女人,却只是为了躲避吕后的纠缠。

曹参整天喝酒,是糊弄吕后,让那些办实事的人能专心致志地办实事。

具体说,陈平整天喝酒、玩女人确实是没有办实事,更不说办好事了!

曹参整天胡吃海喝,却有人替他办实事、办好事,没有辜负刘邦的重托!

陈平与曹参相比,是不是更加凸显了曹参的大智慧呢?

综上所述,曹参确实是一个大谋略家,审时度势,表面看每天只顾胡吃海喝,实际上是胡吃海喝的幌子下,为那些办实事、不浮夸的干事干事营造了一个能干事的大环境!

标签: 曹参

更多文章

  • 无德的刘邦为何能当上皇帝?全因萧何、曹参的一点小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曹参

    刘邦在起事之前,并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刘邦也并非老大。刘邦同时混黑白两道。在白道上,刘邦是亭长(乡干部),萧何、曹参是县里的重要官吏。刘邦比不上这两位。黑道方面,他是王陵的下级。王陵起事后,就一直不愿意归顺自己的小弟刘邦。可见,起事前的刘邦在黑白两道的圈子里,都不是领袖。为什么在起

  • 刘邦评功,将萧何排在第一,将军们则主张曹参第一,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墨史浅吟V标签:曹参

    有句名言,叫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非常正常。不过,从刘邦评功可以看出一点,他还是挺重感情的一个人。刘邦对待一直追随他,对他忠心耿耿的元老级人物,是非常看重和偏爱的。萧何和曹参,都是刘邦在沛县起义时的元老。两个人追随刘邦,一个负责后勤,一个负

  • 南宋文豪洪迈把曹参和赵括放在一起观察,发出令人深思的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曹参

    汉朝曹参,萧规曹随的主角,一个标签式的历史人物,一个因为“不折腾”而轻松博得英名的高人。战国赵括,一个因为纸上谈兵而成为笑柄的负面人物。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历史人物,有什么可比性呢?有的。在南宋大文豪洪迈那里,关于曹参和赵括的使用,相映成趣。汉高祖刘邦病重的时候,铁娘子吕后问老公:萧相国死后,谁能替

  • 刘邦识人有多牛,死后仍能算计一切,吕后,萧何曹参只配当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曹参

    吕后询问躺在病床上的刘邦,萧何死后何人可以代替?刘邦回答说曹参。此时的吕后没有想到这是刘邦给自己布下的陷阱。公元前196年韩信和彭越相继被杀害,这让淮南王英布如坐针毡,他知道下一个就轮到他了,他决定起兵造反。可是一出感情戏却打断了英布的计划。他有一个爱妾和贲赫有不正当关系,正巧贲赫又借口生病不去上班

  • 他是曹参的玄孙,母亲是平阳公主,妻子是卫长公主,却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曹参

    能被后人花大量笔墨记载的人物,他们一般都是对社会有着重大贡献或者自身经历异常曲折,又或者是犯下了不可饶恕之事的人,书上记载他们则是无可厚非。至于那些无功无过的人书上则不会有什么记载,他们在后人的认识中也仿佛都成了历史隐形人,即便他们在当时的身份是多么的崇高,但是在书上也只是被记载成他人的绿叶。曹襄就

  • 初时曹参是以,什么身份跟着刘邦的?他因此都立了哪些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曹参

    汉高祖刘邦初为沛公刚在沛县起兵时,曹参以侍从官的身份跟随他。曹参率军攻打胡陵、方与两县,进攻秦朝郡县的部队,大败敌军,向东攻下薛县,在薛县外城西面击败了泗水郡守的军队。再次攻打胡陵县,夺取了县城。曾参转移镇守方与,方与却已经反叛并投降了魏国,他带兵攻下方与。丰邑也反叛投降了魏国,曹参又带兵攻取丰县。

  • 刘邦论功封赏大臣,萧何第一,曹参第二,为何张良只排在六十二?

    历史人物编辑:木子史观标签:曹参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无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毕竟汉朝的出现,让汉文化得到了传承。时至今日,人们对汉朝肯定是不陌生的。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更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位皇帝,不可否认的是,刘邦奠定了其后汉朝四百年基业。汉朝能够建立,肯定是与汉朝的开国功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汉朝时期,汉朝的开国功臣受

  • 一个小小的沛县,为什么会拥有萧何、曹参、樊哙这么多优质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曹参

    楚汉之争,刘邦获胜,建立起西汉王朝。刘邦从一介草民一跃成为九五之尊,从前追随他左右的同僚同乡,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都论功行赏封侯封爵。至此,名不经传的沛县,从此就成为汉代历史名人的故乡。刘邦无疑是个人才,但这之前众人只知道刘邦是个说大话的混人,直至单父人吕公逃难到沛县之后,众人才发现

  •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智慧之光?为何曹参愿意追随对手萧何的旧制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曹参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凡新上任的官员都是习惯改革旧制,将其调试成适宜自己办事节奏的制度。一来是为了提高自己办事的效率,二来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然而,世间总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西汉年间,曹参接手了萧何的宰相之位,两人虽同位开国功臣共过生死,然而平定天下后权势利益的纷争使得两人之间难免有些龃龉。正

  • 曹参以棋王相国的身份,平定了哪些反叛?他为汉朝立了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曹参

    汉高祖刘邦将长子刘肥封为齐王,而任命曹参为齐王的相国,在高祖六年曹参被赐予列侯爵位,朝廷与诸侯对半剖分信符,以使诸侯家的爵位世世相传,永不断绝。曹参的封邑平阳县有一万六百三十户,他被称为平阳侯,他以前所封的食邑则被免除。曹参以齐王相国的身份攻击陈豨的将军张春的部队,打败了敌军,黥布反叛,曹参又以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