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个小小的沛县,为什么会拥有萧何、曹参、樊哙这么多优质人才?

一个小小的沛县,为什么会拥有萧何、曹参、樊哙这么多优质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扬生侃史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1/16 20:55:11

楚汉之争,刘邦获胜,建立起西汉王朝。刘邦从一介草民一跃成为九五之尊,从前追随他左右的同僚同乡,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都论功行赏封侯封爵。

至此,名不经传的沛县,从此就成为汉代历史名人的故乡。刘邦无疑是个人才,但这之前众人只知道刘邦是个说大话的混人,直至单父人吕公逃难到沛县之后,众人才发现刘邦的确是个人才。

逃难沛县

吕公本是单父人,因被仇家追杀,便携家眷来投奔好友沛县县令。沛县县令借此四处散布有贵客到访,实际是为了收受众官吏富绅的贺礼。为何如此说?在《汉书》高帝纪中明确记载,萧何为县令的文吏,当时专管收礼事宜。所以以此可以断定,沛县县令一定是个贪官污吏。

萧何当时发话,贺礼不足千金的,不得坐入堂上。萧何这句话实际就是代表县令说的,但时任亭长的刘邦,早知县令是个贪官,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便拜上名帖谎称“贺钱一万”,用来讥讽县令。

吕公见了刘邦,却十分敬重他,领他到堂上入座。萧何早知刘邦的为人,便公然说刘邦善于说大话,却很少做成事。刘邦不以为然,公然坐在上座,参加完酒宴。

以此来看,沛县县令向来不敢得罪刘邦,刘邦更没有把沛县县令放在眼里,刘邦俨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不然吕公也不会第一次见面,就把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

其实吕公初来乍到沛县,就需要像刘邦这样的人来倚靠,一来不受泼皮无赖欺负,二来借刘邦的势力来威慑仇家。至此,刘邦便在沛县树立起威信,这才有了押送徒役到骊山的差事。直到后来刘邦释放徒役落草为寇,为乱世出英雄做好了最初的准备。

乱世沛公

秦末,随着陈胜吴广起义反叛秦朝,各地郡县揭竿而起,沛县县令之所以也想响应起义,实际上是怕被暴乱的民众所杀,因为他平常做了不少鱼肉百姓的事。就因为沛县县令这个想法,才给刘邦创造了自立为王的机遇。

众所周知,在当时秦朝那个封建社会,一旦起义失败,不仅要株连九族,甚至整个沛县的民众都会被牵连。但此时各地诸侯起兵造反,沛县如果不起义谋事,很可能就成了诸侯屠城之地。

萧何、曹参,之所以选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一存有起义失败不被株连的私心,二也只有刘邦一呼百应的威望才能担当此重任。

如今想想,秦朝末年各地起事的郡县多如牛毛,有能耐有本事的人,绝不止刘邦、曹参、萧何等他们几个人。之所以刘邦集团能历经百战,建立起汉朝。一离不开刘邦的勇猛精进,二离不开萧何张良等人的策应和谋划。

萧何在刘邦东征西战中,不仅解决了整个军队的补给问题,更让刘邦在统兵攻城略地中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曹参、周勃、樊哙等人,从始至终都是刘邦冲锋陷阵上的战友,不仅鼓舞了全军的士气,更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让汉军领袖刘邦,成为各地诸侯臣服的王者。

换句话说,若刘邦战败被杀,萧何、曹参等人的命运,必然危在旦夕。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在诸侯林立的档口,可以从容的和西楚霸王项羽展开楚汉之争,就在于刘邦集团各人的辅佐和建议,让刘邦在民众心中树立起爱民如子的君主形象。

如果刘邦像项羽一样,放纵士兵屠杀百姓掩埋秦朝将领,刘邦绝不会名留青史,并获得很高的历史评价。沛县更不会成为历史名人辈出的胜地。

标签: 曹参

更多文章

  •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智慧之光?为何曹参愿意追随对手萧何的旧制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曹参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凡新上任的官员都是习惯改革旧制,将其调试成适宜自己办事节奏的制度。一来是为了提高自己办事的效率,二来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然而,世间总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西汉年间,曹参接手了萧何的宰相之位,两人虽同位开国功臣共过生死,然而平定天下后权势利益的纷争使得两人之间难免有些龃龉。正

  • 曹参以棋王相国的身份,平定了哪些反叛?他为汉朝立了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曹参

    汉高祖刘邦将长子刘肥封为齐王,而任命曹参为齐王的相国,在高祖六年曹参被赐予列侯爵位,朝廷与诸侯对半剖分信符,以使诸侯家的爵位世世相传,永不断绝。曹参的封邑平阳县有一万六百三十户,他被称为平阳侯,他以前所封的食邑则被免除。曹参以齐王相国的身份攻击陈豨的将军张春的部队,打败了敌军,黥布反叛,曹参又以齐王

  • 曹参接替萧何当丞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却被称为千古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曹参

    纵观历史,曹参这个人,都极为有趣。1、饮酒作乐的千古贤臣在我国古代丞相这个位置地位崇高,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的顶点。为了达到这个梦想,许许多多有才华的人都各展所长,渴望能够在这个位置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谁不是紧绷着神经,生怕留下不好的形象。曹参这位刘邦手下的老臣,刘邦论功行赏时,位居第

  • 曹参:身居相国,却整日喝酒不务政事,惠帝拿他没办法,赐他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曹参

    公元前193年,曹参正在家中闲坐,下人突然汇报说:“萧何丞相死了!”曹参顿时来了精神,大喊道:“赶紧收拾行李,我要入朝当相国去了。”下人一愣,暗想曹大人疯了吗?史载:“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这时的曹参,正在齐国担任齐国相,辅佐刘邦的长子刘肥治理齐

  • 丞相萧何死后,为何要大力推荐曹参为相,却不推荐陈平?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曹参

    要说到汉室兴衰历史,其中汉高祖作为一股贤明的皇帝,却也开启了盛世大汉。此时刘邦眼里的大将大臣其中有一个是萧何,一个是汉将韩信,这两个人都是大汉地驻国之基,所以他们的话都是刘邦等帝的心中天平之基。有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萧何这个人却也是有着不错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吕后的认可,但是萧何死后,继承萧何位置

  • 曹参只当了三年宰相,为何前前后后,出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曹参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但是围绕在曹参身边的,有非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事情,一般人看起来可能顺理成章。不过如果仔细读,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可思议。那么,有哪些不可思议,怎么来理解这些不可思议呢?(曹参)不可思议的事情,首先是从刘邦托孤开始了。按照《史记》的记载,刘邦去世前,把吕后叫到床边,给她交代后事

  • 萧规曹随的曹参,一个只会喝酒的丞相,却博得了皇帝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日出时尚标签:曹参

    曹参很多人都知道萧何和曹参,但是不知道两个人联系,其实这两个人是一对非常默契的好朋友。两人之间的默契程度就好比春秋时期的鲍叔牙和管仲,平时的工作没有交集,但是遇到什么好事情绝对会第一时间想到对方。萧何和曹参都是沛县人,萧何在沛县的职位相当于县令的秘书,曹参在沛县掌管刑狱,两人功成名就之后没啥交集,其

  • 萧何、曹参是害怕被诛九族,才推举刘邦当首领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曹参

    《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後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这句话讲的是刘邦当“沛公”的故事。沛县的县令看到天下风起云涌,到处都在造反,同时四面八方的郡县,都在纷纷宣布独立,脱离秦朝统治。或者组建军队,以求自保。于是沛县县令也想这么干。萧何、曹参对沛县县令说,你是秦朝的官员,

  • 曹参:在萧何死后接任丞相,不务正业醉生梦死,为何得到一致好评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曹参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三十二期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我讲了萧何。今天这一讲,我要讲的是一个跟萧何密切相关的人物,他就是西汉第二任丞相,曹参。说起曹参,你可能不熟,但是跟他有关的一个成语你肯定听过,就是“萧规曹随”。“萧”指的是萧何,“曹”指的是曹参,这个成

  • 为何小小的沛县会有萧何、樊哙、曹参等众多优秀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曹参

    楚汉相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力量战胜贵族力量的历史事件,代表以平民力量作为主导的刘邦,凭借自己的努力带领自己的同乡兄弟,一步一步的击败了项羽,最终获得了天下的霸权,这件事在历史上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励志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能也会有所疑问,就是为什么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沛县,会诞生很多天才如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