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历来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虽然刘彻在晚年不免有些昏头的行为,但是总体说来,即使是垂垂老矣,刘彻的政治智慧依旧出类拔萃,高深莫测,不管是能力还是魄力都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公元前87年,70岁的汉武帝离开了人世。继承皇位的是年仅8岁的少子刘弗陵。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滥杀无辜,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新皇帝又是个孩子。不过,汉武帝死后,汉朝并没有陷入内乱或走向衰落,反而迎来了另一个巅峰。这是为什么呢?
刘彻的一生波澜壮阔,他占据天时地利,父亲和祖父两人为大汉帝国留下了丰厚的家底,这些积累足够让刘彻征战四方,收复被匈奴人夺取的土地,甚至还开疆拓土,彻底解决了游牧民族的威胁。在汉朝二十四帝之中,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让更是让后世的许多帝王都不敢望其项背,晚年的刘彻不免有些好大喜功,行事也有些令人摸不到头脑。
但不可否人,即使是弥留之际,这位雄主依旧能够狠下心来,做到寻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刘彻死时,卫子夫所生的嫡长子已经被废。在儿子中,刘彻最为中意的便是刘弗陵,刘弗陵其人虽然不像刘彻一样能够开疆拓土,具备雄才大略,可是,他具备守成之君的基本素质,刘彻便选择了他。然而,对刘彻来说,选择刘弗陵继承皇位毕竟还是有风险的。
这一切,源于汉武帝在临死前,彻底反思了自己的错误,改变了他的政策。汉武帝晚年信任奸臣、滥杀无辜,犯了很多错误。以至于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都无辜而死。但是在临死前的一段时间,汉武帝终于恢复了理智。他做了三件事,保证了汉朝的百年安全。
发罪己诏,结束战争
汉武帝去世前两年发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终止了不必要的军事行动,表示一切政策以民众疾苦为先。从此汉朝结束了无休止的对外征战,重回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
任命霍光为辅政大臣
由于太子年仅8岁,汉武帝需要给他找一个辅政大臣。在众多大臣中,汉武帝选择了霍光。霍光为人谨慎稳重、敢于承担责任。他执政期间坚持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国力重回巅峰。当发现刘贺不适合当皇帝时,他又当机立断,废掉了刘贺,另立刘询。虽然霍光也犯过一些错误,但他基本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托付。
处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
汉武帝临死前,做出了一项残酷的决定——处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当有人问汉武帝为何立其子而杀其母时,汉武帝解释说:以往国家之所以发生混乱,多是由于皇帝小而他的母亲却正值年轻力壮。这样女主骄矜自持、淫乱恣意,就没有人能管束得了。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吕太后专政的故事吗?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采取这种出人意料的极端手段,这怕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武帝的这一举动不可谓不残酷,但确也真的堵住了母后干政乱政这个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漏洞。
这样的故事今人看来肯定是胡编乱造的,但汉武帝年轻的时候比较迷信,可能就上了这个当。但是也有人认为赵氏是小儿麻痹才会双手握拳,但这无法解释汉武帝能展开她的手并且手里有玉钩,也有人认为握拳藏钩就是当地官员和随行人员取悦汉武帝的一出好戏,赵父的宦官生涯使得赵氏的美貌被一些官员得知,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将赵氏送给汉武帝。
随着汉武帝年纪越来越大,对于长生不老的幻想日益绝望。因此,他很可能对钩弋夫人的神奇也有了戒心。要知道晚年的刘彻疑心病是非常重的,凭借这个理由让刘彻在心里就对钩弋夫人判处死刑了。而且,刘氏家族经历了诸吕之乱、窦太后乱政的重大创伤后对于后宫干政已经本能排斥,刘彻这样的强人自然不可能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一颗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