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达到顶峰,韩信在河北势如破竹,破齐、赵,兵锋直指项羽老巢楚地,彭越攻击东阿,刘邦攻下成皋,紧接着东围荥阳,楚军之中,大将龙且战死,薛公战死,曹咎大败,项羽腹背受敌,陷入两难境地,无奈之下,只能将刘邦家眷送回,向刘邦屈服,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但很快,刘邦便撕毁盟约,率5路大军,约60万之众,趁项羽虚弱,向项羽发动猛攻,项羽被兵围垓下,不仅兵少,而且粮草不济,陷入困境。
便在这时,张良又出了一计,四面楚歌,命士兵在包围圈外唱楚歌,项羽听完大惊:“
为何汉军中楚人如此之多?难道楚地已经沦陷?
”,项羽心神激荡,纵酒狂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唱罢,率800勇士,从南面突围,待渡过淮河,身边仅剩100余人,待逃到东城时,身边仅剩28骑,等到了乌江边,项羽又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率勇士与汉军死战,仅项羽一人,便杀死几百汉军!
这时,项羽力竭,回头一看,竟然在汉军看到了熟人,曾经被赞为自己一臂的吕马童,便道:“
听说只要杀了我,汉王赏千两黄金,封万户侯,就送你这点好处吧!
”,说罢,拔剑自刎。
汉军见状,立刻疯狂,开始疯抢项羽尸体,最终,项羽被乱刃分尸,汉将王翳得了项羽的头颅,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到项羽身体的一部分,欢天喜地回去向刘邦交差。
刘邦也不含糊,将万户侯和千两黄金分成5分,赏赐给这5人。
那么问题来了,项羽被困乌江时,无论是韩信,还是彭越,都在刘邦军中,为何这些人不要这份功劳,偏偏便宜了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这5个无名小卒呢?原因有三,最后一点令人敬佩。
原因一:项羽曾是二人旧主
韩信在项羽手下干过,大家都知道,只是,项羽看不上这个人,这才转投刘邦,随后才有了萧何月夜追韩信,韩信点兵,这些著名典故。
而彭越,也曾隶属项羽统辖,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彭越本是江洋大盗,迅速聚拢一万多人,成为诸侯一支,但因为不是项羽亲信,分封时,项羽并未封彭越为诸侯王,这使得彭越很是气愤,这才与刘邦合作,一起抗击项羽。
二人都对项羽不满,背叛项羽、击败项羽可以,但你要让二人亲手杀了项羽,恐怕二人未必下得去这个手吧?
原因二:不屑为之
无论是彭越,还是韩信,都是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韩信更是有军神之称,这样的人,都有自己的骄傲,战场上,与项羽争雄,那是一个军事家的职责,可项羽逃到乌江边上时,身边只有28骑,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这样的人,说是光杆司令,也毫不为过,哪里还用得着韩信、彭越出手?
在这说,杀掉项羽,刘邦的承若是万户侯,千两黄金,这点赏赐,在韩信、彭越二人眼里算个啥?刘邦可是许诺称帝之后,二人裂土封王的,完全没必要参与猎杀项羽的行动!
原因三:英雄相惜
俗话说得好,英雄惜英雄,在韩信和彭越内心深处,难道真的就希望项羽英年早逝吗?恐怕未必,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彭越和韩信不会不懂,项羽多活一年,他们就安全一分。
否则,项羽仅800骑,怎么能够突破韩信彭越大军的层层突围,明知只要渡过乌江,项羽便有机会起死回生,为何二人不在乌江边上布下重兵?
别说彭越和韩信想不到,种种漏洞,未必没有韩信和彭越想放项羽一条生路的想法,乌江上的渔夫是哪里来的?难道只是巧合?有传闻说是韩信安排的,这个可能性真的很大。
但可惜的是,项羽是真的心灰意冷了,不跟他们完了,在乌江边上自刎,年仅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