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楚汉争霸中,刘邦因为大意,所率56万大军被项羽3万铁骑打败了。痛定思痛的刘邦很快召开了一次政治会议,随后制定了“游击战术”去骚扰项羽后方的战略。于是派卢绾和刘贾率领两万人潜入楚地腹部,很快就与一直在那里搞“游击战”的彭越彭大将军会师了。彭越本来已查到楚军的粮草辎重就在燕郭西(今河南延津东)一个超级偏僻的大山坳里,只是他正愁手下的兵力不够,不敢贸然下手。卢绾和刘贾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三个人聚在一起做了个简单商量后,便决定马上采取行动。
三人分工很明确。彭越熟悉地形,负责放火(烧辎重);卢绾和刘贾在外面等着,负责杀人。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彭越带领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那个超级偏僻的大山谷里。此时深更半夜的,楚军都在营帐里呼呼大睡,哪里有什么防备?等大火烧到屁股上来了,这时的楚军才惊醒过来,于是粮食不管,先逃命要紧!
想逃命?没那么容易。彭越表演完毕,这个时候就看卢绾和刘贾的表演了。结果是除了极少数腿脚长的,绝大多数楚军都成了刀下之鬼。
项羽这次被偷袭对项羽的打击是很大的。粮道被毁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彭越这时也充分展示其悍将的作风来,他并没有小富即安,马上再向楚地其他地方进军。很快睢阳、陈留、外黄等十七座城镇(均在今河南商丘以西)就由楚旗变成了“彭”字大旗。这一下事情可就闹大了,后防的危机直接关系到前方的战局。项羽在成皋坐不住了,于是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
事实证明项羽就是项羽,他的剑光指到哪里都是战无不胜的,这次也不例外。彭越连夺十七城,他还来不及高兴,就惊愕地发现项羽的大军已经攻到自己所在的外黄城下了。都说一物降一物,别看彭越平日勇猛异常威不可当,但在项羽面前就像一只病老虎一样,哪里还有半点生机?他默默地躲在外黄城里打死也不敢出城跟项羽来比个高低。
项羽可不吃这一套,他大手一挥,楚军开始了攻城。城破了脑袋就得搬家。彭越虽然不敢出城迎战,但防守却一点儿也不马虎。第一天在攻防战中,双方伤亡都很大。
项羽眼看这彭越还有点斤两,便亲自来指挥攻城。
这下彭越终于体会到项羽的强大了,因为外黄城已有好几处松塌破裂的迹象,幸好在这个关键时候,老天帮了他一把。天黑了,项羽也没有察觉到外黄城已危如卵石,只要再强攻一阵就会大功告成了。他很懂得体恤士兵,不打算让士兵们饿着肚子在这黑灯瞎火中继续工作。
这却给了彭越逃生的机会,在三更半夜时,他带领手下的士兵,进行了突围,黑夜中楚军的防守力量毕竟有限,很快就让彭越的人马冲出了包围圈。等睡梦中的项羽惊醒过来,带领大部队去追时,彭越早已跑得没有踪影了。
项羽追不到彭越,便把怒气撒到了外黄的百姓身上。坑杀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把人都集中起来,于是项羽命人在外黄城里四处张榜。榜里的内容简单易懂:城中百姓,凡是男的十五岁以上一律到城东集合,违令者斩。
小小少年救了数万百姓的性命
外黄百姓又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看了榜单后,城中百姓就人心惶惶了。项羽的残暴大家都有所耳闻,他们早料到项羽下一步将要干什么了。就在外黄百姓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混乱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白衣少年,这个小孩的出现不经意间改变了外黄百姓的命运。
这个白衣少年并没有像其他少年侠士一样,手里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剑,而是赤手空拳地直接去找项羽。他风度翩翩地到了楚军营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他要见项王一面。楚军守门士兵见这少年气派不凡,心中都暗暗称奇,便问他想见项王干什么。少年说他要为项王出主意。
自从范增死后,项羽身边几乎就没有人再为他出主意了,什么事都靠项羽自己来拿主意自己来做裁决。现在虽然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说要献主意,但饥不择食的楚军士兵还是破例把他带到了项羽帐前。
项羽一听有个小孩来求见他,亦是大感好奇。让小孩进来后,项羽便直截了当地问他有什么事求见。
这个时候小孩开始了个人表演。他首先对项羽进行了一番夸奖,说他如何如何英勇,城中百姓如何如何仰慕他,城中百姓都在欢迎他的到来。项羽一听飘飘然起来:既然城中百姓仰慕我,为何我来攻城时他们还要给城里的士兵帮忙防守呢?
少年说:彭越那蛮人入城后,城中百姓慑于他的淫威不得不屈服他。但百姓只是应付他们,彭越知道守不住才连夜逃走的。这是百姓在暗中相助大王啊。如果连支持大王的百姓也坑杀了,这是违背天理啊。他还说:城中百姓现在手无寸铁,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如果大王真的这么做了,外黄城外的百姓如何看你,天下的百姓又如何看你?如果是这样,这天下又有谁敢归顺大王您呢?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难道不想得天下了?
少年的话彻底征服了项羽。这次他非但听从了这个毛头小子的建议,还赏给了他不少银两。可以说这是项羽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别人“逆耳”意见的嘉奖。就这样,外黄城里一个小孩救下了城里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
正是因为项羽态度的转变,在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支持的情况下,他不久就把彭越夺去的十几座城邑给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