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二胖聊历史,近日读了苏武传,其中说到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在北海放羊,渴了就吃雪,饿了有时候还吃老鼠,二胖不禁想问这家伙干嘛不吃羊呢?回头认真想想,这个事情应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因为民族国家尊严。人家是汉代的使者,他的行为不再是个人行为,而且关系到国家层面了。苏武本人对此有着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的计策被揭发后,苏武曾两次自杀却没成功。再加上匈奴屡次胁迫、引诱,却未能劝服投降的情况下,匈奴人就把他驱逐到了北海放羊去了。可以看到,匈奴人让苏武在无人居住的北海放牧公羊,直到公羊生下后代才能回到汉朝,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啊,而且带给苏武的无疑是双重折磨。在种种情况下,苏武没有吃羊,也没有向匈奴人投降,这些都是无声的抵抗,都是为了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其次,因为个人的脸面。他是一个对个人要求很苛刻的人。他的队友张胜不仅参加了匈奴内部的叛乱,而且在苏武被抓后就投降了。苏武拒绝认罪投降,在自杀获救后,李陵等人来劝说他投降,却都被他拒绝了。尤其是李陵对他的劝说非常有说服力。李陵从匈奴的诚意以及汉武帝的不仁义等方面进行了劝说。然而,苏武却以“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典”这一说法拒绝了。可以看出,苏武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极其高的,对君主的忠诚和爱国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再者说了,自己是放羊的怎么还能吃羊呢,那不就成了监守自盗了吗!
第四,为了给世人建立典型。二胖心里不禁在想,苏武不是不吃羊,而是写书的人没有写。换句话说,苏武远离中原,处于北海贫瘠的土地之上,与外界几乎没有联系。谁能证明他没有吃过羊呢?难不成羊都是自然死亡的?说白了,苏武可能会吃羊,只不过为了树立道德典范,为了突出苏武的民族气节,班固就没有写苏武吃羊的事,这或许也是为了苏武的英雄形象吧!
下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带孜然。这或许真的是事实哦!孜然最初被用于香料,然后用于烹饪。唐代以后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不放孜然的话,或许苏武吃不下羊肉。再者说,羊肉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物,一般人是吃不到的,当然,也不排除苏武自己的饮食习惯就是不喜欢吃羊,毕竟还有很多人受不了羊肉的味道。好了,今天的二胖聊历史就说到这里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每天俺们都会更新不一样的历史文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