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辽和李典同为曹操麾下大将,为什么素来不合?原因不简单

张辽和李典同为曹操麾下大将,为什么素来不合?原因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前一线 访问量:3054 更新时间:2024/1/16 3:47:48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12期文/无常奉天玉插图/东方夜未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的曹操趁乱而起,成为了当时的诸侯之一,并迎奉天子,以令不臣,成为了最大的割据势力。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即是因为自己的雄才大略,也是因为诸多谋士的运筹帷幄,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麾下猛将如云,有人为他征战沙场。说起他麾下的武将,其实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两位非常出名的大将,就素来不和,他们分别是谁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李典传》记载:“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顺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乎!’”意思是说,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和虽不属于五子良将,却颇有文韬武略,不逊色于任何人的李典之间,有些很大的矛盾,两人向来不和。合肥之战的时候,张辽想要担任总指挥,甚至会担心李典不听从军令。他们之间到底为什么不和呢?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或许是因为争功吧?毕竟李典的家族在初平年间就追随了曹操,而且一直忠于曹操,张辽则是吕布被擒杀之后才到来的,彼时张辽的地位却已经在李典之上了。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从李典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注重大义的人,而且陈寿明言:“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那么他们不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身份原因

李典是曹操阵营中的元老,直到三十六岁英年早逝,从未事二主,可是张辽不一样。张辽原本是丁原的麾下,后来丁原被杀,他投靠了董卓,董卓被吕布手刃之后,他则成为了吕布的部将。而吕布被曹操擒杀之后,他则又投降了曹操。虽然他没有卖主求荣,但却也是实打实的“四姓家奴”,“敬贤士大夫”的李典,看不起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二、观念不和

通过前文,我们不难得知,李典虽是武将,却算是一员儒将,爱读书,追求文雅。可张辽自年轻时就在并州等地,受当地民风剽悍的影响,大概不会是个文雅的人,反而追求武力,这一点从他阵斩蹋顿,以八百破十万等事迹中也可以看出。所以,就算没什么矛盾,他们之间不合,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三、私人旧怨

张辽在投靠曹操之前,曾是吕布的部将,而吕布曾夺过曹操的兖州,双方这间爆发过濮阳之战等战争,李典和张辽很可能曾交过手。另外吕布曾因缺乏粮草而退往乘氏,而李典的家就安在当地,《三国志》称:“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吕布到往当地,肯定会对李典的家乡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后来击败吕布将其赶出乘县的李进,则很有可能是李典的族人。这样以来,李典与张辽就结下了私怨,纵使身处同一阵营,也很难化解。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李典和张辽不和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既可能是元老对降将的排斥,也可能是儒将与悍将的差异,还可能是因为旧怨,不过既然乐进也与他们不和,那么这三种原因兼有的可能性,则非常大。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标签: 李典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得力干将张辽李典,为何他们之间关系不好?让我们一探究竟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李典

    张辽和李典都是曹操手下的得力干将,不过说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好。根据《三国志·李典传》记载,孙权趁曹操远征汉中时,带兵攻打张辽、李典、乐进共同防守的合肥。张辽主张主动出击,但是因为和李典、乐进一向不和,担心他们不同意。李典却慨然说此乃国家大事,自己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不顾大局。最后三人联手大破吴军

  • 赵云在穰山之战中,和许褚、于禁和李典交手,最后的胜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李典

    #三国风云录#《三国演义》中赵云加入刘备阵营后的第一战,就是穰山之战。在这一战中,赵云表现出色,不但在战场立功,还在撤军中多次解救刘备。不过在这一战中,也有一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尤其是在撤军时,赵云迎战许褚、于禁、李典三人,书中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交代胜负情况。那么,就让我们从书中的线索,来还原那惊心

  • 穰山之战,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殴赵云,赵云是输,还是赢?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李典

    既然说的是穰山之战,而且还是许褚于禁李典等三人围殴赵云,那么就是三国演义了。而从穰山之战的情况来看,赵云最后是赢得。毕竟,赵云完成了掩护刘备撤退的目的。赵云,原属公孙瓒。在兄长去世后,赵云辞官回乡为兄守丧。而在这期间,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幽州。但可惜的是,公孙瓒最后被袁绍所败,并于易京自焚而亡。到了公元

  • 《三国演义》中,李典的武艺真的不如张郃、张辽吗?未必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李典

    说起来李典也是曹操手下元老级人物了。曹操想借献刀的机会刺杀董卓失败,逃回老家陈留招募义兵时,李典就来投奔,和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一起成为曹操最早的班底之一。而李典的战绩也不错,第一次出战是在曹操和吕布的衮州之战时。当时黄巾军余党何仪、黄劭占据汝南、颍川,曹操缺粮,就带兵前去征讨。两军

  • 曹魏名将李典一向儒雅,为何偏偏与张辽不合?其中隐情说来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李典

    汉末年间,曹魏集团的实力最为雄厚,这不仅体现在曹魏强大的军事实力上,更体现在魏国有着济层出不穷的人才。所谓“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其实便是曹魏人才现状的真实写照。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尽管曹魏名将众多,但因为出身、能力与经历各不相同,导致不少武将之间是不对付的。这其中,张辽的人际关系最差劲。数得上名字

  • 早就追随曹操征战的李典,为何地位不如“五子良将”呢?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李典

    李典和张辽,于禁,甚至和五子良将有很大的不同,五子良将有勇有谋,各自在军事上都有不同造诣和功绩。李典呢?他其实更像是夏侯惇一类,既参与了军事,又在后方治理和后勤上表现出不同的才干。只不过,李典的地位是远远不能和夏侯惇相比的。并且,李典对军事一点也不感冒,这是为何呢?《三国志.李典传》注引《魏书》记载

  • 《三国演义》中李典虽然出场不多,但是武艺、官职不亚于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李典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逃离洛阳,起兵反董卓招募士兵时,李典就率众来投奔,和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一起成为曹操最早的部将之一。李典刚跟随曹操时,和乐进一样担任帐前吏,此后随着曹操地位提升,李典地位也是日益高涨。到逍遥津之战时,李典和乐进、张辽一起守合肥。书中没提他这个时候是啥官职,不过按照正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李典分中心成立

    历史人物编辑:小花的搞笑课堂标签:李典

    为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百姓,为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北洲片区尿毒症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透析治疗,减轻患者的奔波之苦。6月10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李典分中心在苏北人民医院李典分院揭牌。血液净化李典分中心的建设运营是苏北人民医院推进紧密托管模式,塑造李典分院特色品牌的又一项便民、惠民工程

  • 三国曹魏那些英年早逝的武将:乐进李典暴病而亡,典韦为曹操挡枪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李典

    东汉末年里面,能称得上枭雄的不过寥寥数人耳!和四世三公的袁家依靠祖上的庇荫掌握军队势力不同,以曹操为首的曹魏军事集团,更像是一种草根奋斗发迹史。而且能做到三分天下中最大的一个版图(汉末十三州,曹操独占九州),曹魏的这些版图确确实实是靠自己打下来。从青州起家,再到后来的汉献帝迁都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穰山之战,赵云遭遇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殴,为何依然能够轻易脱险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李典

    东汉建安五年,袁绍在官渡被曹操击败后心有不甘,再次集结人马准备攻打曹操。东汉建安六年,曹操北上迎击袁绍,双方于仓亭相遇。袁绍吸取上次经验教训,使得曹操此战打的异常艰难,但曹操在谋士程昱的献记下十面埋伏,击败袁绍。就在曹操在仓亭背水一战之时,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许昌。曹操见刘备来坐收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