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演义还是史书上,蜀将魏延、关平、刘封都没有在曹军战场上与曹仁、李典、乐进交过手。而如果双方有机会在战场上相遇,那一方的胜算更大呢?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还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和东吴都乘胜扩张。在周瑜的带领下,东吴向南郡曹军统治的地区发起进攻,而刘备则趁机收复了荆州南部地区。如果东吴一方打住,刘备集团北上,魏延、关平、刘封完全有可能在这个战场上遇到曹仁、李典、乐进。
那么,如果双方以这样的阵容交手,可能哪一方会占据优势呢?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各个将领的武力值来进行猜测。
1.蜀汉大营
蜀汉三将中,魏延属于中年派,关平、刘封属于蜀二代。
1.魏延
魏延是蜀汉军队中除了五虎将之外最信任的将领。他攻守兼备,不仅有带兵能力,而且武功不俗。魏延最能体现实力的战役有两场:三十岁战平川将灵宝的洛城之战;撤退。
魏延与凌豹大战三十回合。与黄忠迅速击退凌豹相比,可见魏延的武功进不了超猛将的行列;而在与庞德的交锋中,魏延佯败突袭曹操,被庞德打败。
德全力反击,可见庞德能够以超水平发挥的状态击败魏延。魏延的武力值应该略低于庞德(强一等战士),属于中等一等战士。
2.关平
关平是蜀二代最能干的青年。他长期征战沙场,有一定的带兵能力,而且武功也很不错。最能体现关平实力的战役有两场:襄樊之战,30回合战平庞德;麦城掩护廖化突围,迅速击败丁丰。
这两场战役表明,关平的武力值至少是中等一流武将的水平,不低于魏延。
3.刘峰
刘锋是这阵营中最弱的将领,但其实战斗力倒是不小。随刘备入川,勇猛无比。体现刘封实力的战役有三场:汉水之战,对付徐晃,“敌不摇,牵马而去”;襄阳之战,对孟达,“战不三合一”,大败孟达。
通过这三场战斗可以推断,刘封的武力值属于中等二流武将,魏延和关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2.曹魏营
曹魏阵营的三位大将:曹仁、李典、乐进都是老将,战斗经验比蜀汉三位大将还要丰富。1.曹仁
曹仁是曹氏家族中不可多得的帅才。
他既聪明又勇敢,有胆识又足智多谋。他通常被曹操任命为军队的总将军。他很少亲自战斗。还有两场比较有特点的战役:南郡之战曹仁赶赴战场,解救被围困的大将牛瑾,击退徐盛;夷陵之战,与周泰交锋十次,佯败而走。
以这两场战役来分析,曹仁的武力值并不是很高,应该属于弱小的一等武将。
2.乐进
乐进很早就跟随了曹操。曹操的军队初期,少将不足,能打仗的将领并不多。冲锋主要是针对两个人,一个是夏侯惇,一个是乐进。
乐进在两场战斗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濮阳之战,对阵藏巴,战成30余回合;合肥之战,对阵凌统,战成五十回合。
同时我们注意到,乐进对战藏霸时,夏侯惇出马助战;乐进与凌统交战时,曹休派冷箭相助,可见乐进并不占上风。而且,乐进的两次斩杀,都是依靠弓箭。可以推断,乐进的攻击力并不是很强,武力值属于中下位的一等武将。
3.李典
李典也是第一批追随曹操的老将。他更加稳重冷静,对战场有着仔细的观察。
李典能够打的仗并不多。这里有两个:阳山之战,李典驰入敌阵,擒获黄巾军大将黄绍;.
从这一点来看,李典的武力值比于禁略强,肯定进不了一流猛将的行列,应该属于中上品的二流武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说蜀汉三将和曹魏三将在战场上相遇,自相残杀的话,蜀汉的优势还是很大的。魏延能稳住曹仁,关平对付乐进也占据上风,蜀汉最弱的刘封对付李典30回合。综合来看,第三蜀汉将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