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之女,为何只有馆陶公主青史留名?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之女,为何只有馆陶公主青史留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忆三线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3/12/8 6:20:52

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比较传奇的皇帝,不仅自己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还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女儿,一样也是在历史上留名了的,这个女儿就是我们熟知的馆陶公主,她可是汉武帝刘彻的岳母,汉武帝当初能够当上皇帝,与她息息相关。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刘恒可是有两个女儿的,除了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之外,刘恒还有一个女儿名叫绛邑公主,只是这个公主名不见经传,很多人都比较好奇,刘恒明明只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那么出名,而绛邑公主却很少有人知道呢?

馆陶公主更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

馆陶公主是刘恒的大女儿,而绛邑公主则是小女儿,事实上汉文帝刘恒对两个女儿并没有表现出来明显的偏爱,只是可惜两个女儿自己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馆陶公主更加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而绛邑公主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为何这么说呢?且听我继续分析。

当两人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汉文帝刘恒就为两个女儿找了夫家,当时馆陶公主嫁给了当年东阳县令的后人堂邑侯陈午,陈午的爷爷是陈婴,当年跟随刘邦一起打江山,虽然不算出名,但是也被刘邦封为堂邑侯,还是算得上有点能力的。

馆陶公主嫁给陈午之后,很少有关于陈午的消息,反而更多的史料记载的故事,都是关于馆陶公主的,可见馆陶公主后来取得的名声,并不是靠着陈午得来的,而是靠着自己的双手获得的。

与馆陶公主情况明显不同的就是绛邑公主,她当年嫁给了周勃的儿子周胜之,那可是当时实打实的权贵人物,要知道刘恒这个皇位,都是靠着周勃等人的支持才得来的,最开始阶段刘恒早就被吕后欺负得不行,只能离吕后远远的,防止惹来麻烦。

可是在吕后去世之后,周勃等人去平叛了诸吕之乱,将吕氏一族的后人全部铲除,甚至连刘盈的儿子都被他们铲除了,这样一来,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斩草除根,在一切搞定之后,周勃等人才去请回刘恒,支持他成为皇帝。

正是因为周勃等人支持刘恒成为了皇帝,所以在汉文帝时期,周勃家族可谓是权势滔天之际,绛邑公主能够嫁给周勃的儿子,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按理来说她嫁给周勃的儿子,也算是拿了一手好牌。

可是绛邑公主在嫁给周勃儿子之后,基本上没有任何关于她自己的史料记载,就连绛邑公主的真实名字,后人也完全不知道,绛邑公主这个称号还是从其丈夫封地“绛”而来的。

不仅如此,在周勃的儿子后来被汉文帝处置之后,绛邑公主就跟着其在历史上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任何关于绛邑公主的史料记载。从整个过程来看,绛邑公主的名声以及存在感,完全都是靠着夫家而来的,自己并没有经营属于自己的人脉圈,所以在周勃儿子出事之后,绛邑公主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也许单纯从这件事情来看,我们还不足以看出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在能力方面的差别,下边我就继续和大家分析一下馆陶公主的能力所在。在汉文帝时期,馆陶公主没有太大的作为,一直到汉景帝时期,馆陶公主就开始真正大展身手了。

馆陶公主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倒汉景帝的宠妃粟姬,当时粟姬为汉景帝生了一个儿子刘荣,汉景帝因为对粟姬宠爱至极,所以就立了刘荣为太子,促使刘荣和粟姬母女两人在皇宫中盛极一时。

馆陶公主有个女儿名叫陈阿娇,长得十分漂亮,只是性格有些任性,馆陶公主打算把陈阿娇嫁给刘荣,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继续保持权力和地位,奈何当她找到粟姬提出要把自己女儿嫁给刘荣时,粟姬直接无情拒绝了,让馆陶公主很是没有面子。

就因为提亲一事,粟姬彻底得罪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对粟姬十分不满,也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汉武帝的母亲找到馆陶公主,提出自己儿子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馆陶公主仔细一想,心生一个妙计,既然粟姬那么傲娇,就联合刘彻母亲一起将她弄下台,顺便换一个太子。

后来馆陶公主果然和汉武帝的母亲两人联合起来对付粟姬,粟姬任性习惯了,很多行为早就引起汉景帝的不满,再加上馆陶公主这个姐姐在背后经常说粟姬的坏话,汉景帝最终决定将粟姬收拾一番,还把刘荣的太子之位废除,立了馆陶公主经常表扬的刘彻为太子。

就这样,刘彻靠着馆陶公主的一番操作,从无缘太子之位的皇子,最终成为太子,并且在汉景帝去世之后成功继位成为皇帝。汉武帝对馆陶公主的恩情一直没有忘记,就算是陈阿娇没有生育能力,汉武帝也没有想过要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只是可惜,后来馆陶公主和陈阿娇等人用力过猛,引起汉武帝的不满,最终自讨苦吃,逐渐被汉武帝开始压制,远离了政治权力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卫子夫背后的卫氏家族。

纵观馆陶公主的一生,可谓是把自己的人脉经营得相当不错,就是靠着自己的不断经营,馆陶公主才能够始终处于权力中心,在史料中不乏她的身影与精彩故事,而绛邑公主则因为自己不会经营关系,导致在丈夫失势之后,就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馆陶公主和汉景帝关系更亲近

当然了,对于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不同人生的造成原因来看,两人的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除了能力之外,有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不得不重视的,这个因素就是两人和汉景帝的关系亲近程度。

汉景帝是刘恒立的太子,也是嫡子,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亲姐姐,也就是嫡出的女儿,因此汉景帝自然从小到大都是和馆陶公主要亲近一些,两人血浓于水啊,反观绛邑公主就完全不同了,绛邑公主乃是庶出的女儿,并且和汉景帝不是亲兄妹,所以汉景帝自然和她不够亲近。

最开始我就说了,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实际上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并没有遭到区别对待,甚至汉文帝对绛邑公主的安排还要好些,让其嫁给了周勃的儿子,拥有一手好牌,可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两人待遇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因为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亲姐姐,所以汉景帝和馆陶公主十分亲近,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一些大事,馆陶公主投其所好,为汉景帝找了很多美女,汉景帝更加喜欢去找姐姐馆陶公主聊天了。

绛邑公主因为不是汉景帝的亲姐姐,所以汉景帝和她不够亲近,距离越来越远,待遇差别就越来越大,最终馆陶公主权倾朝野,绛邑公主却无人知晓,也就是必然结果了。

结语

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所能取得的高度,除了和出身有关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个人能力了,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出生于汉文帝之家,可是因为两人不同的能力,导致后来两人结局完全不同,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努力,必然是大于出身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馆陶公主

更多文章

  • 馆陶公主选女婿的无奈:要么奸佞,要么有缺陷,要么声色犬马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馆陶公主

    刘彻能被册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汉武帝,离不开馆陶公主的大力推荐。她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将自己女儿推上皇后的宝座。在被栗姬拒绝后,小刘彻就成了馆陶公主理想中的女婿。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对于她是如何选中刘彻的过程,描写得都极为简略。好像除了太子刘荣,馆陶公主理所当然的就应该选择刘彻。要知道,除了刘

  • 汉文帝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馆陶公主

    条条大路通罗马,女人成功途径多。有的女人背景一般,完全靠自己打拼,成为后宫主宰,皇帝专宠,进而权倾天下,如慈禧太后、武则天、杨玉环。有的女人关系硬、有资源有后台,轻轻松松上位,成为后宫老大,如清朝的隆裕太后和我们本文说的馆陶公主刘嫖。馆陶公主之所以受皇帝宠爱,是因为有个给力的母亲。换言之,那个年代是

  • 绛侯公主和馆陶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为何两人的待遇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馆陶公主

    汉文帝一共只有两个女儿,但是两个女儿自小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馆陶公主生前受到待遇极高,受到多方宠爱,而绛侯公主却几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卒年都没有记载下来,同样都是亲生女儿,为何两人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多?馆陶公主的母亲是当朝皇后,是为嫡传,而绛侯公主只是庶出,甚至后世都没有记载她的母亲是谁,

  • 才女班昭去世,既非皇帝更非皇族,为何专权太后素服举哀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班昭

    历史的尘埃,遮不住群星璀璨!“明月揽西楼” 邀您看故事、学历史、知得失!公元117年,北风呼啸的洛阳城,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的东汉太后邓绥,一身素服、一脸哀容的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难道是国丧?可即使皇帝驾崩,以邓太后身份也断然不会亲自举哀送葬。原来邓太后哀悼的,是她此生最重要的闺

  • 班昭为兄请命,续写汉书,著作女诫,史上最全才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班昭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先问大家两个小题目。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都有谁?肯定有人会脱口而出,最早的史学家《左传》、《国语》作者左丘明,撰写《三国志》的陈寿,《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最著名的史学家莫过于《史记》编撰者司马迁了。有谁能记得《汉书》的整理者,我国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再问一个问题,我国史上著名的女

  • 才女班昭入宫成为太后的老师,她认为妇女不应改嫁,被后世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班昭

    才女班昭,在现在社会的知名度很低,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在宋代以后,她却是大名鼎鼎的。《列女传》上有班昭的事迹,自宋代理学流行之后,班昭被看作妇女的典范。班昭是汉朝人(东汉),她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她出生于公元49年,病故于公元120年,享年70岁左右,在古代人寿命短的年代,她是个长

  • 班昭:灵慧的气质美女——《洛阳能人谱》(三一)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小情趣标签:班昭

    “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一首小诗写尽了班昭的生平。由于家庭背景及受父兄的影响、鼓励,班昭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儒家经典和史籍,再加上天份使然,班昭很快便拥有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成为当代的才女。她的浑然天成的灵性之美及端庄气质,在当时女子中,恐无人出其右

  • 曹操觊觎别人的妻子,为何垂涎蔡文姬,却没有对其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蔡文姬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曹操给读者的印象不光彩,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势力,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很大地理位置优势,这说明他还是有一番雄才大略的。曹操除了善于招纳贤士,学术造诣也较高,是东汉末年少有的著名文人之一,但他还有一个独特的癖好,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曾经为了得

  • 曹操花重金赎回的蔡文姬,为何要将她嫁给种田老汉?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蔡文姬

    虽然说,屯田都尉的主要职责也是负责种田,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是种田老汉。事实上,按照两汉的官职,都尉是非常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官阶品秩在比二千石,主要辅助太守主管军事,它包括掌管人员出入京畿的关都尉,掌管边郡与田的农都尉,以及管理归附各族的属国都尉。其中,这个掌管边郡与田的农都尉,也就是后来的屯田都尉,其

  • 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遭匈奴欺辱,作诗: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蔡文姬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时代,但是在这混乱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所以在三国时期,女性更是被当做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工具。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貂蝉外,还有非常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我们知道的是她通晓乐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她侧曾经遭遇匈奴欺辱,为此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