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馆陶公主选女婿的无奈:要么奸佞,要么有缺陷,要么声色犬马

馆陶公主选女婿的无奈:要么奸佞,要么有缺陷,要么声色犬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鹏元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3/12/8 6:22:22

刘彻能被册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汉武帝,离不开馆陶公主的大力推荐。她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将自己女儿推上皇后的宝座。在被栗姬拒绝后,小刘彻就成了馆陶公主理想中的女婿。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对于她是如何选中刘彻的过程,描写得都极为简略。好像除了太子刘荣,馆陶公主理所当然的就应该选择刘彻。要知道,除了刘荣,汉景帝还有十三个儿子。她怎么就能这么“精准”地锁定到刘彻身上呢?

1、馆陶公主的政治智商不一般,对十三个皇子必定做过一番比较

在对政治的敏感度方面,馆陶公主一点也不逊于自己的母亲窦漪房。根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刘武死了以后,汉景帝为了安抚窦漪房的伤痛,找姐姐来商量对策“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食汤沐邑。”在汉景帝朝,诸侯的分封是顶天的大事儿,也因此爆发了七国之乱。这本应该是朝堂上重点讨论的议题,现在汉景帝居然先和姐姐商量起来,足以证明:汉景帝非常认可馆陶公主的政治智商。既然长公主的政治智商不一般,那么,事关储君之位、女儿的前途,她在人选问题上必定慎之又慎。

根据《汉书景十三王传》的记载,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分别由六位嫔妃所生:

栗姬,生三子,其中皇长子刘荣为太子程姬,生三子贾夫人,生两子唐姬,生一子王娡,生一子,后来的汉武帝刘彻王娡的妹妹王夫人,生四子

第一,馆陶公主与栗姬已经翻了脸,那么,栗姬其他两个儿子也就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了。

第二,程姬生的三个儿子都各有缺陷。一个口吃难言,会影响国家形象;一个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无法生育;唯一一个正常人,还只是崇尚武力,非储君之才。

第三,贾夫人的两个儿子,一个为人奸佞,屡犯国法;另一个就是中山靖王刘胜,刘备的先祖。他一生纵情声色,无心朝堂之事。

第四,唐姬生的儿子是长沙定王刘发,也就是光武帝刘秀的先祖。从刘发被分封到当时偏远的长沙就能看出来,汉景帝并不喜欢唐姬母子。

第五,王夫人四个儿子的年龄都比刘彻小,此时的汉景帝并没有立皇后,全部皇子都属于庶出,根据立储原则:无法立嫡,就只能立长。

根据以上的分析,汉景帝多数的儿子们太不争气,馆陶公主选择刘彻当女婿,也实属无奈。不过,这个未来女婿却有一个极为不简单的母亲。

2、皇子要有储君之才,皇子的母亲也得有过人的能力,这才能把栗姬斗倒,太子废掉

馆陶公主最终选中了刘彻,也跟他的母亲王娡有关。说起王娡的身世,可不一般。她的母亲叫臧儿,是当年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在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就是燕王,刘邦得了天下后,依旧是燕王,绝对的一方霸主。受家族遗传的影响,母女二人都有相当强的政治手腕。王娡入宫前已有婚史,并育有一女。但依旧能得到汉景帝的宠幸,并生下一子三女。馆陶公主想必也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毕竟,争储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事实最终证明,馆陶公主没有看走眼,在斗倒栗姬的过程中,王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荣被废源于馆陶公主不断地在汉景帝面前说他们娘俩的坏话,但王娡在暗中的发力也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最终使得汉景帝下决心废掉刘荣,就是王娡的一次“神助攻”。

根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在汉景帝已经对栗姬有了意见后,王娡就暗中指使一个朝中的太行官,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这一下,可彻底惹怒了汉景帝,当即杀了这个太行官。接着,就把太子刘荣废了。要知道,在历朝立代,谈论立储之事都是大忌。因为,皇帝最忌讳皇子和大臣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这本身对皇帝就是个威胁。而太行官主管朝廷礼制,对这种忌讳再熟悉不过了,可他宁可死都要上这样的奏章,只有一种可能:他是王娡养的死士。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女人的心机真是深不可测。

结语

馆陶公主最终帮助刘彻当上了太子,虽然,她的女儿下场并不算好,可在选择合作目标的问题上,其眼光和手段还是非常独到的。所以,无论馆陶公主带有多少个人目的,汉武帝能成就一番伟业,都必须感谢他这个姑姑。

【参考书籍】: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标签: 馆陶公主

更多文章

  • 汉文帝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馆陶公主

    条条大路通罗马,女人成功途径多。有的女人背景一般,完全靠自己打拼,成为后宫主宰,皇帝专宠,进而权倾天下,如慈禧太后、武则天、杨玉环。有的女人关系硬、有资源有后台,轻轻松松上位,成为后宫老大,如清朝的隆裕太后和我们本文说的馆陶公主刘嫖。馆陶公主之所以受皇帝宠爱,是因为有个给力的母亲。换言之,那个年代是

  • 绛侯公主和馆陶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为何两人的待遇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馆陶公主

    汉文帝一共只有两个女儿,但是两个女儿自小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馆陶公主生前受到待遇极高,受到多方宠爱,而绛侯公主却几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卒年都没有记载下来,同样都是亲生女儿,为何两人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多?馆陶公主的母亲是当朝皇后,是为嫡传,而绛侯公主只是庶出,甚至后世都没有记载她的母亲是谁,

  • 才女班昭去世,既非皇帝更非皇族,为何专权太后素服举哀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班昭

    历史的尘埃,遮不住群星璀璨!“明月揽西楼” 邀您看故事、学历史、知得失!公元117年,北风呼啸的洛阳城,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的东汉太后邓绥,一身素服、一脸哀容的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难道是国丧?可即使皇帝驾崩,以邓太后身份也断然不会亲自举哀送葬。原来邓太后哀悼的,是她此生最重要的闺

  • 班昭为兄请命,续写汉书,著作女诫,史上最全才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班昭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先问大家两个小题目。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都有谁?肯定有人会脱口而出,最早的史学家《左传》、《国语》作者左丘明,撰写《三国志》的陈寿,《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最著名的史学家莫过于《史记》编撰者司马迁了。有谁能记得《汉书》的整理者,我国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再问一个问题,我国史上著名的女

  • 才女班昭入宫成为太后的老师,她认为妇女不应改嫁,被后世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班昭

    才女班昭,在现在社会的知名度很低,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在宋代以后,她却是大名鼎鼎的。《列女传》上有班昭的事迹,自宋代理学流行之后,班昭被看作妇女的典范。班昭是汉朝人(东汉),她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她出生于公元49年,病故于公元120年,享年70岁左右,在古代人寿命短的年代,她是个长

  • 班昭:灵慧的气质美女——《洛阳能人谱》(三一)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小情趣标签:班昭

    “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一首小诗写尽了班昭的生平。由于家庭背景及受父兄的影响、鼓励,班昭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儒家经典和史籍,再加上天份使然,班昭很快便拥有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成为当代的才女。她的浑然天成的灵性之美及端庄气质,在当时女子中,恐无人出其右

  • 曹操觊觎别人的妻子,为何垂涎蔡文姬,却没有对其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蔡文姬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曹操给读者的印象不光彩,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势力,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很大地理位置优势,这说明他还是有一番雄才大略的。曹操除了善于招纳贤士,学术造诣也较高,是东汉末年少有的著名文人之一,但他还有一个独特的癖好,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曾经为了得

  • 曹操花重金赎回的蔡文姬,为何要将她嫁给种田老汉?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蔡文姬

    虽然说,屯田都尉的主要职责也是负责种田,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是种田老汉。事实上,按照两汉的官职,都尉是非常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官阶品秩在比二千石,主要辅助太守主管军事,它包括掌管人员出入京畿的关都尉,掌管边郡与田的农都尉,以及管理归附各族的属国都尉。其中,这个掌管边郡与田的农都尉,也就是后来的屯田都尉,其

  • 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遭匈奴欺辱,作诗: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蔡文姬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时代,但是在这混乱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所以在三国时期,女性更是被当做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工具。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貂蝉外,还有非常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我们知道的是她通晓乐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她侧曾经遭遇匈奴欺辱,为此还作

  • 曹操为何不娶蔡文姬?他负了天下人,唯独不负她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蔡文姬

    曹操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他给后人留下了二个谜团,一个是离龙椅只有半步之遥,就是不坐上去;另一个谜团就是不娶蔡文姬,却对他关爱有加,终生照料。当年曹操为救蔡文姬,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兵10万于西域,匈奴单于逼不得已才放了蔡文姬。我们都知道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喜欢漂亮有才华的女人,这些蔡文姬全都有,而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