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于卫子夫和刘据的悲剧,汉武帝有后悔过吗?看刘询什么结果便知

对于卫子夫和刘据的悲剧,汉武帝有后悔过吗?看刘询什么结果便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历史晓东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3/12/17 1:04:24

刘据和卫子夫相继自尽以后,汉武帝刘彻,可谓是把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呢,作为一国之君,是不能承认错误的。因此他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一切。

方式一、保住刘据的唯一血脉。

当时太子刘据有起兵谋反的嫌疑,所以汉武帝让江充苏文等人去收拾太子刘据。结果这帮人趁乱把刘据的儿子刘进全家都给杀了,只有一个小孙子刘病已活着。

刘病已先被关在了监狱之中,后来在汉武帝后元二年,遇到大赦天下,因此被释放了出来,由祖母史家收养。

在汉武帝奄奄一息的时候,还挂念着这个曾孙,所以留下遗诏,让掖庭抚养刘病已,并且恢复刘病已的宗籍。

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汉书》

虽然汉武帝的这种行为目的不是很明显,但是不排除大赦天下就是为了释放这个曾孙。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只好换个方式来关心儿子的血脉。

方式二、建思子宫、归来望思台。

太子刘据在湖县有旧交,在逃亡的时候,也是来到了湖县。湖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市境内,刘据也就是在这里走投无路,选择自尽的。

后来汉武帝莫名其妙地在这里修建了归来望思台,这是啥意思呢?这就证明了汉武帝已经知道刘据是被冤枉的,所以他选择以这种方式怀念刘据。

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汉书》

同时汉武帝也在长安建了思子宫,这里的子就有两种含义了。一种是说因为思念儿子所建,另一种则是说因为思念卫子夫所建,两种说法其实可以合并为一种。

因为太子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而卫子夫和太子都是因为同一件事而死,汉武帝思念任何一方的时候,都会想到另外一个人。

方式三、灭了江充全族,诛灭苏文。

汉武帝那个时候岁数的确不小了,因此存在老糊涂的可能。当时江充长得少年英俊,是汉武帝喜欢的类型。再加上江充这个人嘴巴很会说话,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宠爱。

所以当江充诬陷太子刘据与巫蛊有关的时候,宦官苏文也在一旁添油加醋,汉武帝一时间也是不明就里。当刘据诛杀江充以后,汉武帝是下意识地派人去镇压太子刘据。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上遂擢千秋为丞相,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汉书》

结果就酿成了刘据的悲剧。事后汉武帝回过味来,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而江充当时已经被刘据杀了,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报仇,汉武帝灭了江充全族。

至于苏文,也被汉武帝活活烧死在了横桥之上。当初在湖县泉鸠里带兵逼迫刘据的那个将军,也被汉武帝灭了族。

后悔害了刘据,不代表就为卫子夫感到可惜。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并没有机会与汉武帝合葬。由此可见,汉武帝临死之前,其实也没有原谅卫子夫。

为啥?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卫子夫背叛了汉武帝。虽然是为了她的儿子选择了背叛,但始终也是背叛。

当时刘据遭到诬陷,不知道该如何的时候,前来找卫子夫商量。卫子夫表示做事情要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于是卫子夫便将皇后印玺交给刘据,让他有资格调动禁军。这是什么行为?这分明是帮助儿子来反汉武帝,你说汉武帝能高兴吗?

在卫子夫心里权衡之下,刘据的重要性,显然已经超过了汉武帝,这是汉武帝不能忍的。而且刘据会怎么对待汉武帝,其实卫子夫已经丝毫不在乎了。

哪怕是刘据诛杀了汉武帝,自立为帝,似乎对卫子夫来说,都不会激起多大的波澜。从她将皇后印玺交给刘据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因此在汉武帝心目中,已经将卫子夫给定罪了。哪怕这件事的起因不是卫子夫和刘据的错,这期间卫子夫也做了她不该做的事情。

虽然两人有接近50年的感情,但是到了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卫子夫还是放弃了汉武帝,这让汉武帝很难接受。

卫氏集团再不打压,可就尾大不掉了。

与其说是江充和苏文捣鬼,倒不如说是汉武帝刻意放纵他们这么做的。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汉武帝想要打击一下卫氏集团,只是后来没想到江充和苏文那么过分罢了。

卫氏集团从卫子夫入宫后开始,便逐渐渗透进了汉室江山。卫青、霍去病都成了汉朝数一数二的名将,此外卫青的三个儿子寸功未立,也都封了侯。卫子夫的姐姐们也得到了较高的地位。

总之卫氏满门,在整个大汉朝地位达到了臣子的巅峰。这个时候卫氏集团并没有急着放手,而是开始积极地筹备联姻工作。

以至于刘家、卫家、公孙家、霍家全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拉都拉不开。这可把汉武帝气坏了,刘据有这么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撑,当时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将来刘据称帝以后,这样的家族,将会成为掣肘他皇权的重要麻烦。

汉武帝灭掉这个家族集团,其实也算是要给儿子刘据扫清障碍。将来他登基以后,可以不需要在乎什么亲族关系,完全将皇权放在手里。可惜后来弄巧成拙了。

总结:汉武帝不给刘据平反,以至于汉宣帝也不敢。

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他被霍光扶上台以后,本打算给爷爷刘据澄清罪名,可是他还需要看一个人的脸色,那就是霍光。

按理说霍光和刘据是亲戚关系,给刘据恢复名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霍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汉武帝最为坚定的小迷弟。

你可以骂霍光他爹不好,但是你不能骂汉武帝一个字!这就是霍光做人的底线。如果给刘据大搞平反的话,那等于就是在诋毁汉武帝。而且汉宣帝是作为汉昭帝的后嗣继承皇位的,从规矩上来说也不该给刘据过多追封。

精神领袖是绝对不容许任何人诋毁的,所以没有霍光点头,汉宣帝也只能给刘据一个戾太子的谥号了,其实完全可以追封个皇帝嘛!

参考资料:《汉书》

标签: 刘据

更多文章

  • 杀太子刘据有功封侯的五个人,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刘据

    自从汉武帝河北一趟游猎,带回一位绝世美女赵氏回宫以后,宫中气氛就开始变了。赵氏音律歌舞样样精通,又风华正茂,汉武帝晚年得此中意可人,自然百般恩宠,14个月后,生下一个皇子,汉武帝晚年得子,喜不自胜,因为上古圣君尧也是14月才生,一高兴,为赵夫人居住的宫殿赐名“尧母门”。这一举动,让底下一帮常常揣测圣

  • 汉武帝最得意的儿子刘据,巫蛊之祸中怎么一步步被逼上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刘据

    二十八岁的汉武帝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他就是刘据。汉武帝随即大赦天下,母亲卫子夫随后被封为皇后。作为王朝的继承者。之后,刘据顺利的被立为太子。汉武帝特别为他建了一座博望苑。想刘据可以学习礼仪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君主 而汉武帝常说的也是太子是守城之君,自己要平定天下为太子做好基础

  • 如果卫青、霍去病不死,刘据的结局还会那么悲催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刘据

    如果卫青和他的侄子霍去病幸免于难,刘举肯定会继承刘彻的皇位。民间有句俗话:人在人间,卫青一生谨小慎微,从不在朝堂树敌。比如,随着日后卫青的地位越来越受尊崇,汉武帝就希望群臣见了大将军都要下拜,但济安还是鞠了一躬。法庭上的困难。可见卫青并不像某些英雄那样嚣张跋扈,拥护他的人自然也不少。汉武帝当时也追求

  • 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自杀身亡,汉武帝迷途知返,为爱子平反昭雪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刘据

    汉武帝晚年疑神疑鬼,神神道道,总想着要成仙,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一些野心家就利用汉武帝的弱点来打击政敌。公元前91年,皇太子刘据受他人栽赃陷害,带着两个儿子逃往湖县(今河南灵宝县),藏在一家贫民的家中,这家主人非常同情太子的遭遇,便收留了他们,主人家靠买草鞋养活刘据父子三人,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刘

  • 汉武帝与儿子刘据的恩怨由来已久?事情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刘据

    汉武帝刘彻以雄才大略著称,汉王朝在他的治理下井然有序,东并朝鲜,西征大宛足以看出其的能力非凡,而且汉将卫青霍去病更是将匈奴打的服服气气。“孝武纂极,四海承平”是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他如此神武,与太子刘据的恩怨是非却一直被人们拿来说事,那他究竟是怎样对待刘据的呢?刘据是汉武帝长子,年仅七岁的时候就被立太

  • 汉武帝刘彻,逼死儿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有没有后悔呢?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刘据

    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后来建“思子宫”怀念儿子太子刘据和两个孙子。刘彻,被称为汉武大帝,西汉的第七任皇帝。汉武帝的母亲王志是二婚,嫁给当时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刘启。卫子夫,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在皇后的位子上,当了38年,这个也是历史上当的时间非常久的皇后。后来被汉宣帝追封为思皇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

  • 汉武帝如此明主,为何会杀掉太子刘据呢?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刘据

    汉武帝刘彻执政期间,朝局安稳,国富民强,匈奴曾几度退回草原深处,不敢觊觎大汉王朝。此时的汉朝,可谓四方朝拜,鼎盛至极。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汉武帝晚年时,却做出了一件动摇国之根基的大事——巫蛊之祸。巫蛊之祸对汉朝影响深远,究其原因,其一是汉武帝到了晚年,疑心重,总是猜忌朝臣;其二,还得提一个叫江充的人

  • 刘彻为刘据平反,处死反太子官员,真的是悔过?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刘据

    因为巫蛊之后的大乱,汉武帝刘彻晚年时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给国家和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巫蛊之乱后刘彻反思自己的过失,开始思念自尽的太子刘据,并采取了一系列弥补的措施。他除了将巫蛊之祸的罪责推在刘屈氂、李广利、江充等一系列反太子派大臣的头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他通过这些操作表示自己对巫蛊之祸反

  • 刘据自杀汉武帝后悔了,卫子夫自杀刘彻后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刘据

    确切地说,卫子夫并非汉武帝所杀,而是自杀身亡,但她的死和刘彻脱不了干系。逼死卫子夫汉武帝从不曾后悔,汉武帝并没有因为卫子夫死了,就原谅她。尽管她卫子夫在宫中陪伴他49年,在皇后位辅佐了他38年,并为他育有一男三女,可最终卫子夫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为他而活的生命。史载:征和二年(前91年)卫子夫卷入巫

  • 处在戾太子刘据和汉宣帝之间的“皇考”,汉武帝晚年也怀念!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刘据

    汉武帝一生共大赦天下18次,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三次都与一人有关,他就是太子刘据,分别是刘据出生、刘据之母卫子夫册后、巫蛊之祸后大赦救出年幼的汉宣帝。说到刘据,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生长在富贵云端里的皇太子,生母卫子夫没有他之前就已经独宠后宫,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更是驰骋漠北的大汉将军,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