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光是权臣也是忠臣,但他终究只是个小臣,而非大臣

霍光是权臣也是忠臣,但他终究只是个小臣,而非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浩说历史 访问量:3586 更新时间:2023/12/9 8:04:42

霍光是忠臣还是奸臣?争论颇多。而说他是权臣,则多无异议。他辅政昭、宣二帝,轻徭減赋、与民休息,大汉江山得以再次中兴;他权力通天、欲壑难填,霍氏子孙遍布朝堂,妻子公然毒杀皇后,终使满门皆没。然而,抛开这些是是非非,霍光是否真具备王佐之才?抑或只是个遵循守旧的唯命之徒?

大臣,以安社稷、定江山为已任,虽死而无憾,譬如汉武帝时期有名的直臣汲黯。为了苍生百姓,他甘冒抗旨被杀头的风险,开粮仓救济灾民;小臣,以逢迎主上为标准,唯君命是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霍光当属于后者。

霍光为官二十余年未尝有过,深得汉武帝信任,其实只是个不学无术之徒

霍光能被汉武帝所赏识,除了他是霍去病的异母之弟外,就是身为汉武帝的近臣,二十年未尝有过。根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的记载:“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霍光在受命辅政刘弗陵前,官职是奉车都尉,其实就是汉武帝的私人司机兼保镖,一个事关皇帝生命安全的重要岗位。从这里可以看出,霍光在那一时期为人中庸,对汉武帝必定唯命是从。而汉武帝晚年时,已经意识到了国家的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无为好过肆意进取。霍光这样的性格有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他甚至还被比作为周公,足见其被信任的程度。

然而,霍光最终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首辅大臣还是被世人所诟病,其中,他不治学业、目光短浅更被班固讥讽为不学无术之徒。根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的记载,刘弗陵死后,昌邑王刘贺被立。但是,二十七天后霍光就要将其废黜。这时,他问大司农田延年:“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田延年回答道:“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身为国家肱骨之臣,通古识今、博览群书,本应该是必备的技能,这样才能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况且,汉朝距离古代较近,所能参考的史籍极少。即便是这样,身为首辅大臣的霍光竟然连“伊尹放太甲”这种人近皆知的事儿都不知道,还要田延年来提醒他,可见其平时读书之少。

歪曲礼制,助长奢侈之风,害延三世

汉代的奢侈之风起于武帝朝,它的危害延及昭帝、宣帝、元帝三朝,而这当中推波助澜的就是霍光了。根据《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记载,一代名臣贡禹曾向汉元帝上书时,提到了霍光歪曲礼制,助长奢侈之风的恶行:武帝、昭帝去世后,霍光都用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作随葬品。除此之外,他让多数宫女去为皇帝守陵,违备了天道人心,即便是汉武帝本人也未必会认同这种做法。

贡禹说得没错,在汉元帝时期,诸侯及富人的妻妾、歌伎多达数百数千,娶女的费用大大超过了限度。于是就出现了“宫内多怨女,宫外多旷夫”的尴尬局面。要知道,在汉武帝之前的文景二帝都以节俭著称。汉文帝临死前特意下诏:“归夫人以下至少使”,汉景帝也在遗诏里写明:“出宫人归其家”。现在,经过霍光的辅政后,出现了种种有违人伦的恶行,实在是令人心痛。

另外,厚葬之风的盛行,让人们争先恐后地将大量钱财置于地下,甚至形成攀比之风。当时很多穷人都因饥饿丧命,接着连安葬的钱都没有,其尸骨也惨遭蹂躏。这种贫富巨大的落差,极易滋生强盗、匪徒之祸甚至农民起义,造成社会的动荡。而霍光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不治学问,难懂礼制;二是想通过厚葬汉武帝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宣示其首辅大臣的正统性。殊不知,此等行为非但不会被认同,反而被授之以柄,徒增了被讥讽的笑料,实在可悲!

结语

霍光以外戚身份被汉武帝重用,又以生性谨慎被授以辅政幼主的重任。虽然在他的辅佐下,昭、宣两朝国泰民安,有中兴的美名。然而,终因他个人不治学问,一味地想讨好汉武帝,为后世的奢侈之风种下了祸根。所以说,霍光只是个唯命是从的小臣,而非心系社稷的大臣!

【参考书籍】:

班固《汉书》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霍光主持了一场暗杀,不听话的西域小兄弟听话了不少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霍光

    汉昭帝时,被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得哭爹喊娘,没有多少还手之力的匈奴,重振旗鼓。在西域地区,强大的匈奴有绝对的威慑力,西域诸国国小力弱,只能在汉朝和匈奴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骑墙派”,日子过得倒是很滋润。西汉王朝尽显大国风范,没有过多责难这些西域国家。日子一久,以龟兹、楼兰为代表的几个国家胆子变大了,它

  • 霍光废帝,做戏要全套——《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二十三)【下】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霍光

    网络图片第二,幕后策划指挥,让名分正当的人出面主持,下达诏命。这个名分正当的人就是太后。虽然在权力上皇帝是最大的,但汉朝以孝治天下,在伦理上皇帝要敬遵太后,由太后主持废帝和下达诏命名正言顺理、理所应当。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太后是皇帝的妈,没有哪个脑子正常的母亲会废掉自己儿子的帝位。但现在是个不一般的情

  • 权臣霍光辉煌一生,辅朝政,扶幼主,立新帝,权倾朝野,忠心耿耿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霍光

    说起霍光,我们就不得不说说汉武帝,整个大汉王朝,正是在这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帝王手中,才一改往昔几十年和匈奴和亲求和平的劣势,主动向匈奴发起攻击一雪前耻,让大汉王朝彻底站起来,摆脱了匈奴自大汉开国几十年来压在头顶上的屈辱感。让大汉的影响力遍布世界,汉人的名号千古传唱。汉武帝(网图)只是这一切,虽然听

  • 霍光:首位废黜皇帝的权臣,告诉你权臣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霍光

    霍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能够废黜皇帝的权臣,从这个人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不少权力的密码。人贵自知这个霍光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的父亲卫仲孺跟他的母亲卫少儿发生了关系之后就怀上了霍去病,秦汉时期民风开放,这种事情倒也是司空见惯,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卫先生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位

  • 霍光,作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光辉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霍光

    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的霍光对汉朝的功劳可以说是非常高。从辅政大臣的角度来看,有人称他和商朝的伊尹为伊霍。可见,他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长颈鹿角是韩先帝遗照为了纪念对韩室的中兴,有很大功劳的11名名臣在长颈鹿角画出11名功臣形象来表示纪念,中国古代道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能登上长颈鹿角第

  •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帝王,刘病已为何在他死后,对其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霍光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帝王,刘病已为何在他死后,对其满门抄斩?想必大家都知道,霍光可谓是三朝元老,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是西汉著名的权臣。同时,他还是霍去病的弟弟,当年大将军霍去病深得汉武帝喜爱,而汉武帝爱屋及乌,也非常信任霍光,后来霍去病去世了,霍光便更加受到汉武帝的照顾。当年汉武帝临终前就是

  • 平民出身的汉宣帝,如何扳倒专权数年、权倾朝野的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霍光

    元平元年,昭帝刘弗陵死后,霍光又废昌邑王刘贺,此时邴吉、张安世这些与刘询关系密切的人都主张迎立刘询。霍光对这个建议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刘询才18岁,在可能的皇位继承人选中年纪最小,而且生长在民间毫无政治势力,立他为皇帝,霍光依旧可以掌握大权。于是,刘询登基了,在霍光集团的威权之下,刘询最终凭借皇帝的

  • 霍光废帝,做戏要全套——《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二十三)【上】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霍光

    网络图片霍光在汉昭帝驾崩后,拥立昌邑王刘贺继承了帝位。但这个刘贺有点缺乏头脑。登基之后,没有首先封赏重用霍光,而是把之前封国的许多旧臣带到京城,提拔充任重要的官位,大有迫不及待想要清除霍光势力的意思。霍光在汉昭帝时期就已经权倾朝野,政事基本都是他说了算。现在拥立一场,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取得更大的辉煌

  • 霍光权倾一世却不想被一个女人连累竟然被刘病已将霍氏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霍光

    大汉两朝名将霍光,在汉武帝时期深受重用更是受到了托孤的重责,在在当时应该是极大的信任和荣宠。霍光可谓是汉朝掌权最大的人,风光无限,可惜死后却被妻子坑了一把。汉昭帝在位期间,霍氏家族权倾朝野,在破获谋权一案后,朝中凡是霍家人都身居要职,当时的霍家可真是风光无限,百姓都知道霍光大将军的权力很大,很受皇帝

  • 功勋卓著却惨遭灭门,霍光一族的下场是历史不公,还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霍光

    西汉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璀璨和辉煌的一个朝代,而能成为这个朝代之中的肱骨之臣更不是泛泛之辈。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西汉权臣——霍光的一生,看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权力中心,是如何在功成,又是如何在自己身死后两年满门惨遭抄斩?这其中到底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霍光虽然看似出身不高,但是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