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光废帝,做戏要全套——《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二十三)【下】

霍光废帝,做戏要全套——《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二十三)【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文磊 访问量:1417 更新时间:2024/3/4 21:29:46

网络图片

第二,幕后策划指挥,让名分正当的人出面主持,下达诏命。

这个名分正当的人就是太后。

虽然在权力上皇帝是最大的,但汉朝以孝治天下,在伦理上皇帝要敬遵太后,由太后主持废帝和下达诏命名正言顺理、理所应当。

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太后是皇帝的妈,没有哪个脑子正常的母亲会废掉自己儿子的帝位。

但现在是个不一般的情况。刘贺是从封国选上来的,和太后并没有血缘关系。

况,太后还是霍光的外孙女!

你刘贺真是命该被废啊!

霍光在未央宫搞定了群臣以后,就带着他们到了太后那里,一起太后禀报了刘贺应该被废掉的种种表现。

太后不待迟疑,马上开始安排部署,把刘贺身边的旧臣隔离到宫门外,然后都抓进了监狱,而刘贺也被“保护起来”,随后又被召到武帐中,在太后的主持下宣读他的一连串罪过。

第三,收集材料,罗织罪名,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越离谱越好。

霍光把刘贺来京途中和登基后做的不合礼仪、违反法度的事,无论大小都收罗起来,包括给昭帝居丧期间偷偷吃肉,玩女人,无哀色等,由尚书令当场念了出来。更为重磅的一条是,刘贺在当皇帝二十七天的时间里,下令征调人员物资就多达一千一百二十七次。这一条成了刘贺的历史标识,是他的专属,让许多人乍一看就觉得刘贺确实应该被废。至于里面有多少夸张成分,就不得而知了。

刘贺最后还想争辩一下,说“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就是只要臣下辅助得好,君即使出了错也不会失去天下。显然这句话指向了霍光。但霍光不会再给他机会,只对刘贺说了句,他已经不是皇帝,不能再称呼自己君王了,接着就扶着全身瘫软的刘贺出了武帐,把他送回了原来在京城的府邸。

霍光临走时,不忘再侮辱一下刘贺的智商。他说大王你完全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才失去了天下,我宁愿辜负大王你,也不能辜负江山社稷。大王你以后就好自为之吧,我没办法长久陪伴在你的左右了。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霍光竟然还抹了两把眼泪,这个表演水平着实是高。

第四,假戏真做,找人背锅,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霍光废了刘贺之后,还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追责。就好比某个地方出现了事故,救治完伤员处理完现场后,还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当然了,霍光肯定不会问自己的责。尽管无论从那个角度讲,霍光都是第一责任人,是“罪魁祸首”,但他始终在做好人,对外呈现的效果是,刘贺犯了大的罪过,严重危害社稷,无论是朝臣还是刘氏本家都已不能容他,所以他被废了,他霍光也是无可奈何啊,也是为了国家啊。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说,他霍光是不应该有任何责任的。

那么该追谁的责?就是刘贺身边的那帮旧臣。这些人以“在国时不举奏王罪过,令汉朝不闻知,又不能辅道,陷王大恶,皆下狱”,被诛杀二百余人。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受刘贺之命跟随来朝,无缘无故做了冤死鬼。

至此,霍光的全套表演结束。

明明是害怕自己的权势地位不保,进而谋划废帝,最后做成了是刘贺自己不行,危及江山社稷,被朝廷内外一同废了,同时追究了刘贺身边辅佐之臣的罪责。

整个手段不是一般的高。历史对他的废帝之举并没有不好的评价。

搞政治,这种虚虚实实的斗争手段必不可少,认死理,一味的实干,在体制内只会默默无闻、不断吃亏。

即使不搞政治,做其它的事,也要灵活委婉,该虚的时候也得虚,会表演也是一种实力,有时候也是成大事的必需。

网络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权臣霍光辉煌一生,辅朝政,扶幼主,立新帝,权倾朝野,忠心耿耿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霍光

    说起霍光,我们就不得不说说汉武帝,整个大汉王朝,正是在这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帝王手中,才一改往昔几十年和匈奴和亲求和平的劣势,主动向匈奴发起攻击一雪前耻,让大汉王朝彻底站起来,摆脱了匈奴自大汉开国几十年来压在头顶上的屈辱感。让大汉的影响力遍布世界,汉人的名号千古传唱。汉武帝(网图)只是这一切,虽然听

  • 霍光:首位废黜皇帝的权臣,告诉你权臣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霍光

    霍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能够废黜皇帝的权臣,从这个人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不少权力的密码。人贵自知这个霍光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的父亲卫仲孺跟他的母亲卫少儿发生了关系之后就怀上了霍去病,秦汉时期民风开放,这种事情倒也是司空见惯,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卫先生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位

  • 霍光,作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光辉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霍光

    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的霍光对汉朝的功劳可以说是非常高。从辅政大臣的角度来看,有人称他和商朝的伊尹为伊霍。可见,他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长颈鹿角是韩先帝遗照为了纪念对韩室的中兴,有很大功劳的11名名臣在长颈鹿角画出11名功臣形象来表示纪念,中国古代道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能登上长颈鹿角第

  •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帝王,刘病已为何在他死后,对其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霍光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帝王,刘病已为何在他死后,对其满门抄斩?想必大家都知道,霍光可谓是三朝元老,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是西汉著名的权臣。同时,他还是霍去病的弟弟,当年大将军霍去病深得汉武帝喜爱,而汉武帝爱屋及乌,也非常信任霍光,后来霍去病去世了,霍光便更加受到汉武帝的照顾。当年汉武帝临终前就是

  • 平民出身的汉宣帝,如何扳倒专权数年、权倾朝野的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霍光

    元平元年,昭帝刘弗陵死后,霍光又废昌邑王刘贺,此时邴吉、张安世这些与刘询关系密切的人都主张迎立刘询。霍光对这个建议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刘询才18岁,在可能的皇位继承人选中年纪最小,而且生长在民间毫无政治势力,立他为皇帝,霍光依旧可以掌握大权。于是,刘询登基了,在霍光集团的威权之下,刘询最终凭借皇帝的

  • 霍光废帝,做戏要全套——《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二十三)【上】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霍光

    网络图片霍光在汉昭帝驾崩后,拥立昌邑王刘贺继承了帝位。但这个刘贺有点缺乏头脑。登基之后,没有首先封赏重用霍光,而是把之前封国的许多旧臣带到京城,提拔充任重要的官位,大有迫不及待想要清除霍光势力的意思。霍光在汉昭帝时期就已经权倾朝野,政事基本都是他说了算。现在拥立一场,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取得更大的辉煌

  • 霍光权倾一世却不想被一个女人连累竟然被刘病已将霍氏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霍光

    大汉两朝名将霍光,在汉武帝时期深受重用更是受到了托孤的重责,在在当时应该是极大的信任和荣宠。霍光可谓是汉朝掌权最大的人,风光无限,可惜死后却被妻子坑了一把。汉昭帝在位期间,霍氏家族权倾朝野,在破获谋权一案后,朝中凡是霍家人都身居要职,当时的霍家可真是风光无限,百姓都知道霍光大将军的权力很大,很受皇帝

  • 功勋卓著却惨遭灭门,霍光一族的下场是历史不公,还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霍光

    西汉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璀璨和辉煌的一个朝代,而能成为这个朝代之中的肱骨之臣更不是泛泛之辈。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西汉权臣——霍光的一生,看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权力中心,是如何在功成,又是如何在自己身死后两年满门惨遭抄斩?这其中到底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霍光虽然看似出身不高,但是他的关系

  • 霍光与王莽,说说权臣篡位和宦官势力崛起的必然性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霍光

    王莽上台以后,搞了许多七荤八素的事情,频频带着祖宗的高帽子大搞舆论活动,不过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土地改革,在那个落后的封建的时代,上台不稳,就大搞土地革命,实行封建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王莽这个想法虽然具有历史高度的前瞻性,不过太前卫了,小百姓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到那么高。又改革经济体制,搞大钱,思想先进性过

  • 霍光被族灭,这是封建政治的必然,根本无解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霍光

    霍光死后被族灭是必然,霍光提早死亡是他的最大幸运,霍家根本不可能避免死后全族被诛杀的命运,从他废除昌邑王刘贺那一天就注定的,作为朝臣擅自废立皇帝,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的,即便汉宣帝是既得利益者,但霍光权力大到能够随意废立皇帝的程度,稍有不慎,下一个被废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如芒在背四个字,是汉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