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宫、沮授、审配、张任,盘点汉末三国时期那些宁死不降的忠臣

陈宫、沮授、审配、张任,盘点汉末三国时期那些宁死不降的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海春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3/12/7 6:29:39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便曾经表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多宁愿奉献出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气节,贯彻“忠义”二字的人物。举例来说,南宋末年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仍然拒绝投降蒙元,并创作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时局混乱,人才在各势力间游走的情况十分普遍,如名将赵云原本就是公孙瓒的部下,后来才投奔刘备,而蜀汉后期的大将军姜维则是由相互敌对的曹魏归降蜀汉。即使在那样一个投降并不算特别可耻的年代,仍然有许多文臣武将选择了宁死不降,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气节。

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虚构了一段陈宫协助刺杀董卓失败的曹操出逃,但由于吕伯奢事件与其分道扬镳的情节。实际上,陈宫是在曹操就任兖州牧时才加入其麾下,后来曹操为报父仇征讨徐州,陈宫便趁机暗中联合陈留太守张邈等人反叛,改奉正走投无路的吕布为主公。

吕布兵败被杀后,曹操再次见到了背叛他的陈宫,并以其母亲、女儿为要挟进行劝降。面对威胁,誓死不愿再归顺曹操的陈宫冷静回答道:“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见陈宫态度如此坚决,曹操只好将其处死,同时下令供养其老母、为其女安排亲事。

与陈宫一同赴死的还有高顺,《后汉书》中形容他道:“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从有史料记载的战绩来看,高顺曾与张辽一同击败刘备,逼迫其抛妻弃子独自逃亡,随后又率军击败了曹操派来援救的夏侯惇。吕布败亡后,曹操将高顺枭首后安葬。尽管没有明文记载高顺拒绝了曹操的劝降,但能力、品行都如此出众的他若非宁死不降,又怎会被爱惜人才的曹操杀害呢?

消灭吕布后,曹操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雄踞河北的袁绍,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两位宁死不降的文臣,那便是沮授和审配。沮授曾为初到河北的袁绍提出了堪比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那便是平黄巾、除张燕、灭公孙瓒,先跨有幽、并、冀、青四州,后南下迎奉汉帝,从此号令天下,成就一番霸业。

可惜的是,袁绍虽在沮授的辅佐下平定河北,却因没能继续听从其建议而在官渡之战的直接交锋中负于曹操。官渡之战后,沮授因没来得及北撤而被曹操擒获,虽然得到了后者的厚待,沮授却始终不愿投降,甚至还密谋逃回袁绍身边。计划败露后,曹操下令将这位曾让他感慨“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的杰出谋士处死。

袁绍病逝后,其子袁谭、袁尚陷入内斗,曹操将二人逐个击破,随后围困审配镇守的邺城长达数月之久。城破之后,曹操劝审配投降,但后者“意气壮烈,终无和桡辞”,最终惨遭杀害。尽管被荀彧评价为“专而无谋”,但审配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且对袁家忠心耿耿,配得上裴松之评价的那句:“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

宁死不降的忠义之士当然不会只让曹操遇到,在平定蜀地的过程中,刘备、张飞便分别遇到一位。先看刘备这边,在接连击败或招降了刘璋派出的众多将领后,他遭遇了来自张任的顽强抵抗。尽管处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张任仍旧屡败屡战,最终兵败被擒。刘备因欣赏张任的忠勇而打算将其招降,但张任却拒绝道:“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随后,刘备下令将张任处死,并为之叹息不已。

张飞遇到的则是巴郡太守严颜,在作战失利后他拒绝张飞的劝降,并表示:“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愤怒的张飞下令将其砍头时,严颜仍然面不改色,其过人的魄力与赤胆忠心令张飞敬佩不已,于是一向冲动的张飞将其释放,并奉为了上宾。

刘备入蜀后留守荆州的关羽发动北伐,在水淹七军逼迫追随了曹操三十年的于禁投降后,他却遇到了庞德这块硬骨头。尽管距离归顺曹操才过了三年,庞德却坚定地拒绝关羽的招降道:“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庞德被关羽杀害后,曹操“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又感慨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忠勇的壮士外,跟随刘备伐吴,兵败被擒后不但不投降还痛斥“吴狗”的傅肜、蜀汉覆灭前夕战死绵竹的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和因不愿投降而自刎于昭烈庙的北地王刘谌、东吴灭亡前不愿投降也不肯逃亡,最终以身殉国的张悌等也都选择了用生命捍卫气节,其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标签: 沮授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前,袁绍谋士分两派,袁绍如采纳沮授田丰的建议能胜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沮授

    #三国风云录#在官渡之战中,袁绍败给了曹操。因为这场战役,袁绍备受非议。大家对袁绍的战略、战术横加指责,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接受沮授和田丰的良言相劝造成的。似乎袁绍只要接受了沮授和田丰的建议,就能够打败曹操一样。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看历史上,袁绍和曹操其实是一对发小。他两个人气味相投,都是不

  • 河北多英豪-沮授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沮授

    如果是袁绍帐下的谋士中,田丰是一头倔驴,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管袁绍是什么态度,他都会直言不讳地指出袁绍的错误,希望他可以改进,那沮授,就更像是一位严格的典军之才,又或者说,军师一样的人物,毕竟统帅三军除了谋略,还需要治军严明,进退有据,安营扎寨等一系列安排,自然需要一位经验丰富而又不偏不倚的人来做,田

  • 左慈戏曹:他是三国里的术士,只用一瓶酒一块肉,耍的曹操团团转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左慈

    这个环节其实是出现在三国演义一书当中,演义这东西可信度不高,但是可阅读性还是很高。罗贯中的演义也不是凭空写出来的,也是根据正史的内容。历史上确实是有左慈这个人,只是没有三国演义里面说的这么神罢了。在三国演义当中,左慈是一位道士。不仅可以穿墙入地,甚至是还可以从碗里面钓鱼。他从小就很聪慧,在山里面修行

  • 小游戏:穿越到三国,你是谁?可能是关羽,也可能是左慈仙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星科幻谈标签:左慈

    新年了,花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每天闪金光。游戏中增加了一个“一梦三国”玩法,也就是三国人生模拟器,很多玩家都变成了关羽、荀彧,有人成为傅肜、陈武、邢道荣一类的角色。目前估计有30-100种不同的人生体验,感觉还是太少了,希望策划研发1000种不同的人生,这样游戏可玩性会大大提高。花

  • 耳聋左慈丸,为啥却说突发性耳聋不能用?

    历史人物编辑:时尚大师密密标签:左慈

    最近有个患者,因突发性耳聋在神经内科,已经十多天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神经内科想试试中医的治疗,于是就请了会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我一方面给她开出了针灸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开了一个中成药,叫耳聋左慈丸。病人拿到药后很认真的看了说明书,然后提出异议,因为耳聋左慈丸说明书显示突发性耳聋禁用!那么为啥治耳

  • 神秘的左慈有多恐怖?耍得曹操团团转,随便一个徒弟就能一统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说家标签:左慈

    前言三国中有位仙人,一本《遁甲天书》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还曾将其中阵法摆成,一张看似平平无奇的“八阵图”,将东吴陆逊的十几万大军,一网打尽。能够被历史承认为神仙左慈,是何等可怕的存在?神秘莫测的算命之法,骗过了曹操,让曹操和东吴对他恨之入骨,一个弟子就能统一三国,他到底是何方神圣,难道他真的有那么大的

  • 左慈被人称为仙人,为何曹操却总想杀他?我总结了三条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左慈

    左慈是三国世界里的一位传奇人物,有人说他能上天入地,有人说他最后得到成仙……他的故事被收录于《后汉书》和葛洪《抱朴子》、《神仙传》中,读之总是让人称奇,但他在三国的世界里处境并不好,曾经几次曹操都想杀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神仙传》:1,曹公闻而召之,闭一室中,使人守视,断其谷食。2,既而已失慈矣

  • 太平广记之左慈小传,三国第一神人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左慈

    左慈字元放,是东汉末年著名方士。他早年精通五经,还懂得占星之术。当时朝廷腐败不堪,眼看就要天下大乱,左慈十分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知道在乱世中,高官厚禄都不可靠,反而更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避世隐居,学习道术。后来,他在天柱山的一个石洞得到了一部名曰《九丹金液经》的道书,依照书中记载的道术修炼,自此

  • 左慈:被史书认可的仙人,他有何本事?为何曹操和东吴都想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左慈

    我国自古流传着关于仙人的神话传说,其中能够被记录于史书中的却没有几位,左慈便是这少数人当中比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后汉书》里,对于左慈的描写就显得神乎其神,像什么变化为羊、盆中钓鱼都有。显露出异术的左慈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般收到欢迎,反而先后遭遇了曹操和东吴的追杀。《后汉书》:操怀不喜,因坐上收,

  • 历史上真实的左慈,不但是个老色鬼,还被曹操当成玩物戏弄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左慈

    (神秘的仙人左慈。骤然出现,潇洒离去)说到左慈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三国演义里的神仙不少,但比起匆匆露一面的南华老仙,装神弄鬼死得不明不白的于吉,左慈的故事最为飘逸也最为传奇。(遁甲天书,我一度认为是整个三国里最最珍贵的宝物)首先他的登场就颇为不凡,先是用柑橘戏弄了曹操一番(曹操打开的都是空壳,而左慈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