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年,汉安帝驾崩,年仅32岁,他是东汉王朝的又一个短命皇帝。与他的父亲汉和帝一样,他也留下了一个影响东汉朝局的女人,阎太后。
二十五年前,河南荥阳阎家,降生了一个小女婴。阎氏家族,从祖父阎章时,开始崛起,阎章在汉章帝时官拜尚书。儿子阎畅为城门校尉。
官宦人家皆注重教育,阎家也是如此。他们培养儿子的时候,也没有忽视女儿的教育,小阎姬自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初入宫廷,因宠登后位
阎姬长到十三岁时,按照汉朝的规矩,官宦人家的女孩子,要参加每年一次的选秀。阎姬被选入了宫廷,成为汉安帝众多妃子中的一员。
宫廷生活,外人看去,妃子们生活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奴仆环绕,锦衣玉食,神仙般的生活。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懂得深宫中的阴暗。这里不是天堂,是地狱。绝大部分的女人,在这深宫中,只有点点红烛相伴,熬过一个又一个暗黑的夜晚。
阎姬是一个例外。她绝色的容颜,婀娜的身姿,浑身散发出来的令人窒息的气质,令汉安帝着迷,琴、棋、歌、舞,阎姬的样样精通,凭借着这些过人的才艺与姿色,阎姬将皇帝的心牢牢地拴住。
入宫的第二年,她就被汉安帝封为贵人,位列汉朝后宫上游。紧接着,阎姬又被册封为皇后。
表里不一,阎后如阎罗
汉安帝的眼中,他的阎皇后是知书达理、温婉可人的女人,统领后宫,必能使这方宫斗场,成为和谐温馨的百花园。
但是,汉安帝看人不准,他的阎皇后,实质上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女人,外表温柔可人,骨子里却狠毒至极。
阎皇后受到汉安帝的恩宠,却没有生出一儿半女。不生育,似乎是东汉皇后的魔咒:从汉明帝的马皇后、汉章帝的窦皇后,到汉和帝的阴皇后与邓皇后,都不生育,这种现象实在是难以解释。而阎皇后也成为了这种悲催的女人。
没有孩子的女人,心理多少都会有些缺憾吧,至少阎皇后是这样。
皇后可以无子,皇帝却不能无儿,没有儿子将严重影响到皇位的传承,动摇王朝的江山。生不出儿子,则是后宫女人的悲剧所在,这将导致她们没有了在后宫挺直腰板生活的资本。
邓太后为了汉安帝能够子嗣繁盛,每年都给汉安帝诏选大量良家女子,入宫服侍。
不经意间,汉安帝召幸了一个宫女李氏,李氏诞下一个儿子,取名刘保,这是汉安帝的第一个儿子,自然成为了太子。儿子被封为太子,给李氏带来的却是灾难,阎皇后妒火中烧,暗中将李氏毒死,以皇后的权势,将这件事掩饰成“李氏抱病而亡”。
刘保失去了母亲,邓太后下诏,令阎皇后抚养刘保。
当年马皇后抚养汉章帝时,母子感情深厚,马皇后不是亲娘,却胜似亲娘,给了汉章帝温暖的童年。
阎皇后却没有这份母性,至少她不愿意给予太子刘保这份母爱。
眼瞅着刘保逐渐长大,阎皇后日夜在汉安帝面前,诽谤中伤刘保。汉安帝本来就不是英明的君主,处理家事上也是糊涂虫。在阎皇后的枕头风的吹拂下,汉安帝对太子刘保非常不满,昏头昏脑地将太子废掉,改封为济阴王。
祸乱朝政,害家族
太子刘保被废,汉安帝却迟迟不册立新太子,也许是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不用那么早立太子;也许是他觉得刘保是含屈受冤了,遇到合适时机,再重新立他为太子。总之,储君之位就那么空置着,而汉安帝在公元125年驾崩时,都未来得及指定接班人。
这就给了阎姬绝好上位弄权的机会。
阎太后在给汉安帝发丧后,立即任命自己的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紧接着,阎太后与阎显关上门商讨新君人选,济阴王刘保直接被排除。为了方便控制朝局,阎太后最后敲定刘懿为皇帝,而他只是个一岁多的孩子。
新君选立,尚在襁褓之中,阎太后自然有理由专制国事。
阎太后打算好好专制十来年,就像汉安帝的母亲邓太后那样。但她不明白,自己根本不具有邓太后的政治能力、人格魅力,邓太后执政,任用一批能臣干将,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她本人从年轻时就练就一种人格魅力,令大多数朝臣都心悦诚服。并且邓太后对族人严加管理,连大将军邓骘都不敢违反法纪与礼制,在民间、在朝堂,邓氏深得人心。
阎氏兄弟(阎显、阎景、阎耀、阎晏)鸡犬升天,纷纷官至九卿。但他们本身能力十分欠缺,又贪污腐化,奢靡享乐,纵容家人违法不轨。更糟糕的是阎氏兄弟个个才不配位,德行低劣。而阎太后对此却采取纵容鼓励的态度,东汉朝政秩序被严重败坏。
小皇帝被扶植起来才二百余天,就夭折了。阎太后再次面临选择新君的严峻问题。正当她与兄长阎显谋划继承人时,宦官孙程率领一班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帝,并将阎氏兄弟全部捕捉起来,连同一帮同党,都被处死,阎氏家族无论少长,全部被杀。阎太后也被囚禁起来。
朝堂之上,热热闹闹,汉顺帝刘保手握权力,享受着作为皇帝的快乐。而圈禁的后宫,却是无比的凄冷,连吃口热乎的饱饭,都成为了奢望。阎太后不明白,自己为何能够如此迅速地,从天上掉落地狱,这是生不如死的感受。第二年,阎太后便在郁郁寡欢中去世,年仅三十岁。
历史上常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事情发生。阎太后本来想学着婆婆邓太后那样,临朝专政,将皇帝掌握在股掌之间,却不知道自己本身能力实在欠缺。在扶植小皇帝登基的那一刻,阎氏家庭的悲剧,其实就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