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进成都后,为啥敢于私自对蜀汉的官员进行册封,擅自任命魏军将领官职呢?
邓艾并不是大老粗,他也算的上熟读历史(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
他参照的对象就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辄依邓禹故事)
但是你能和邓禹比嘛?
邓禹:南阳新野人。
光武帝:南阳郡蔡阳县人。
两人还是洛阳读书时的同窗(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在光武帝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尚未开创基业时,邓禹就北渡追随,同时献上了顶级谋略: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老乡,老同学,革命之初就入伙,这三项硬条件,你邓艾一个都不具备!
邓禹对光武帝来说,那是绝对的心腹,真正的自己人。
邓艾呢?
更别提,邓艾是寒族,而司马昭的核心支持力量还是士族。
一图胜千言。
比如诸葛诞,哪怕他曾举兵反对司马昭,但是因为姻亲等关系(诸葛诞女儿嫁了司马懿三儿子司马伷)
后来司马炎还主动找诸葛靓叙旧(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间,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又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
司马炎不计前嫌,任诸葛靓为侍中(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
钟会即便后来谋反,但仅仅是灭了他这一支而已,整个钟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邓艾的结局就很惨,哪怕你是千古大冤,直到273年,司马炎才下诏为其平反: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很多时候,认清、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