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啥东汉的邓禹可以私封降臣,参照惯例而行的邓艾却被诬告谋反?

为啥东汉的邓禹可以私封降臣,参照惯例而行的邓艾却被诬告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月烧川菜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1/7 19:53:23

邓艾进成都后,为啥敢于私自对蜀汉的官员进行册封,擅自任命魏军将领官职呢?

邓艾并不是大老粗,他也算的上熟读历史(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

他参照的对象就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辄依邓禹故事)

但是你能和邓禹比嘛?

邓禹:南阳新野人。

光武帝:南阳郡蔡阳县人。

两人还是洛阳读书时的同窗(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在光武帝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尚未开创基业时,邓禹就北渡追随,同时献上了顶级谋略: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老乡,老同学,革命之初就入伙,这三项硬条件,你邓艾一个都不具备!

邓禹对光武帝来说,那是绝对的心腹,真正的自己人。

邓艾呢?

论关系,邓艾其实是司马懿的人,和司马昭的关系较为疏远。

更别提,邓艾是寒族,而司马昭的核心支持力量还是士族。

一图胜千言。

比如诸葛诞,哪怕他曾举兵反对司马昭,但是因为姻亲等关系(诸葛诞女儿嫁了司马懿三儿子司马伷)

后来司马炎还主动找诸葛靓叙旧(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间,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又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

司马炎不计前嫌,任诸葛靓为侍中(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

钟会即便后来谋反,但仅仅是灭了他这一支而已,整个钟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邓艾的结局就很惨,哪怕你是千古大冤,直到273年,司马炎才下诏为其平反: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很多时候,认清、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啊!

标签: 邓禹

更多文章

  • 战绩垫底的邓禹,凭什么荣登东汉功臣榜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邓禹

    两汉之交,是一个堪比三国和五代的乱世。王莽不得人心的改革,先是引爆了绿林赤眉的炸弹,而后陇西隗嚣、蜀中公孙述等纷纷割据一方,华夏大地再度陷入了战火纷飞的局面。但不同于后世,新朝末年的乱局仅用了十数年便得以终结,而一统之功则归属于光武帝刘秀和他的功臣集团。为了追感功臣,刘秀之子明帝刘庄命人在洛阳南宫云

  • 邓禹西征赤眉军,从天之骄子到功败垂成,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邓禹

    邓禹是个聪明人,二十四岁就官至大司徒,典型的天之骄子。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刘秀对这位老同学肯定是百分之百认可。但是,西征赤眉军的惨败又让刘秀怎么也满意不起来。从两万精兵到百万之众再到只剩二十四人的狼狈结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失利?一、成功的预测却为后来失败种下了祸根建武元年,赤眉军入关开始进攻驻扎

  • 刘秀真相信冯异?作为王莽的重要大将,为何在刘玄和刘秀之中徘徊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冯异

    西汉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贤良谋士张良为其出谋划策。东汉刘秀打天下的时候,则有文武全才冯异为其出生入死。这两个人身上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张良和冯异原先都在其他人手下做事,后期才遇到了各自的明主。那么冯异为什么被称之为大树将军呢?01冯异原本是王莽手下官员。冯异就是冯公孙,早年就在王莽手下为官,虽然不是

  • 解析东汉战争:赤眉军撤离长安,冯异引兵出击,收降8万赤眉军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冯异

    公元26年,九月。关中政局大动荡,东汉军统帅邓禹被赤眉军击溃,更始残部延岑统领大军击溃十万赤眉军,屯军于蓝田一带。赤眉军经此浩劫,准备全军撤离长安。关中即将易主,在洛阳的刘秀颇为着急,关中可是祖宗的立业根基,这玩意被别人夺走,自己老刘家的脸面也没有了。更何况,延岑这家伙自从在关中大败赤眉军后,关中的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云台二十八将-“大树将军”冯异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冯异

    自古乱世英豪,总有人乘风而起,携百万兵安定乱世,毫无疑问,王莽建立的新朝不得人心,四处叛乱而民不聊生,强大的刘汉宗室还在各地有着很强大的吸引力,最终赤眉军拥立更始帝刘玄,刘秀,刘縯等刘姓子弟也纷纷甫从,一时间天下风雨飘摇,最终光武帝刘秀定鼎天下,而这其中,除了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是战功显赫的云台二

  • 《美人心计》即便栗姬生下了皇长子她在皇帝心中依旧是一个跳舞的

    历史人物编辑:戏太汽车标签:栗姬

    《美人心计》即便栗姬生下了皇长子她在皇帝心中依旧是一个跳舞的栗姬一个从宫女上位的女人,她的儿子最后还成了太子,妥妥的人生赢家,若不是因为她自己太作死了,她原本有母仪天下的命的,只可惜她终究是上不得台面,太过斤斤计较,最终儿子丢了太子之位,她也远离了至尊之位。栗姬很得皇帝喜欢,至少在刘启是太子的时候是

  • 汉景帝你要善待我的11个儿子,栗姬我不管 然后亲儿子皇位没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栗姬

    公元前150年,38岁的刘启病逝,临终前叮嘱宠妃栗姬,“朕死后,你可要照顾好朕的那11个儿子呀”!没想到,栗姬直接不屑一顾的说道,“她们又不是我的儿子,我凭什么管那么多,跟我有什么关系”?刘启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栗姬以为自己说得对极了,却不知道,这正是她噩梦的开始。栗姬受宠,母子风光无

  • 汉武帝登上帝位中很重要的一个女人,栗姬

    历史人物编辑:小鹏说穿衣搭配标签:栗姬

    汉武帝刘彻在他的父辈文景之治之后迎来了大汉盛世,除了他自己的文韬武略之外还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栗姬。金屋藏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当媳妇,当时年少的武帝立即表示只要阿娇嫁给自己,他就会砌一座金制的房子让阿娇住进来。听的馆陶公主是笑逐颜开,于是在他登上

  • 汉景帝宠妃栗姬到底犯了什么错?把儿子的皇位和性命都玩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栗姬

    01《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道理虽然浅显,真正能做好的,却并不多,哪怕帝王将相之家,也未必尽如人意。看过宫斗剧的都知道,能在皇宫大院活下来,并诞下皇子,一路高升的妃子,都非平庸之辈,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元春也没能生个皇子,笑到最后。然而奇葩也不是没有。马上要出场的这

  • 汉景帝为何不立宠妃栗姬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栗姬

    汉景帝像汉景帝,即刘启,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与窦皇后的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一生共在位16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明君主,在西汉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为后人所称颂。大文学家苏辙曾这样评价汉景帝:“汉之贤君,皆曰文、景。”汉景帝一生后妃不少,其中栗姬就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之一,她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