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氏谋反就是冤案,汉宣帝四招摧毁霍光一手建立起来“霍家邦”

霍氏谋反就是冤案,汉宣帝四招摧毁霍光一手建立起来“霍家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4407 更新时间:2024/4/10 10:18:02

汉宣帝地节二年,掌握大汉政权二十年之久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逝。两年后,以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霍山等为首,企图发动政变,谋害汉宣帝,拥立霍禹为帝。结果,没等到举事的那一天,就因为消息泄露而失败。霍家满门,除了皇后霍成君被幽禁外,全部被处死,曾经权势熏天,掌握帝国命运的霍氏家族,竟然在霍光去世后两年多的时间内灰飞烟灭!

霍氏灭门

当初,霍家子弟、远近亲属,以及门生故吏数百人,完全掌控了大汉的政治系统。霍光执政期间,不光废了短命皇帝刘贺,还把汉昭帝和汉宣帝变成了傀儡皇帝,回顾整个中国几千年历史,大臣能达到霍光这个高度的寥寥无几。那么,霍光一手建立起来的“霍家邦”,何以败亡得如此之快呢?

霍家人很不幸,他们碰上了一个政治才能极其出色的君王汉宣帝,正是汉宣帝一手导演了这出精彩大戏。可以肯定地下一个结论:霍氏谋反案就是汉宣帝一手炮制的冤案!汉宣帝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只用了四招,就肢解了强大的“霍家邦”!

我们先来看看“霍家邦”有多生猛!

“霍家邦”根深蒂固,几乎无可撼动

霍光一共进行了三次权利大洗牌。第一次是汉昭帝元凤元年,在处置完上官、桑弘羊谋反事件后,霍光成为“独辅”,集军政大权于一人之手。第二次是在汉昭帝元平元年,霍光大量提拔家族子弟进入重要岗位,牢牢控制了军队。

霍光

汉宣帝即位后,霍光又进行了第三次人事大调整,这次调整过后,“霍家邦”正式形成,其势力之强,令人乍舌!我们来看一下霍氏部分亲属在朝中的官职。

霍光: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霍禹(霍光之子):中郎将;霍云(霍光侄孙):中郎将;霍山(霍光侄孙):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骑兵;范明友(霍光女婿):未央宫卫尉、度辽将军;邓广汉(霍光女婿):长乐宫卫尉、将军;任胜(霍光女婿):中郎将、羽林监;赵平(霍光女婿):散骑都尉、光禄大夫;王汉(霍光孙女婿):中郎将;张朔(霍光外甥女婿):光禄大夫、给事中。

汉宣帝

从以上情况看,霍家出了三位将军,四位中郎将,两位都尉。将军是西汉高级军官,卫尉是皇宫宫城卫戍部队,也就是说范友明控制了皇帝的安全,邓广汉控制了太后的安全。中郎将是中高级官员,统帅御林军,负责皇帝的护卫工作,守卫门禁安全,也就是说“霍家邦”控制了皇帝禁卫军系统。都尉是中级军官,散骑都尉统领羽林骑兵,奉车都尉负责皇帝车架出行护卫,同时霍山手上还有一支胡人部队。

可以说,只要霍光使个眼色,汉宣帝分分钟驾崩!

其他出任诸曹大夫、给事中,及各部门的远近亲疏百余人,再加上霍氏党羽,可以说“霍家邦”完全掌控了朝政。霍光只有一个儿子,女儿至少有七个,除了以上四个,还有两个分别嫁给上官桀金日磾的儿子,另一个则是汉宣帝的皇后霍成君。关键时候,女婿们都发挥了价值,成为“霍家邦”的中流砥柱。

霍光后期专横跋扈,用他的亲信任宣的话来说就是:“持国权柄,生杀在手!”丞相田千秋就是摆设,田千秋的女婿徐仁、廷尉、左冯翌等好几位高官,就因对霍光不够“温顺”,被下狱杀害。

霍禹

这种态势下,霍光才是真皇帝,虽然没有名号。霍光曾经有一次惺惺作态,要将权力交还给汉宣帝,吓得汉宣帝连连推让,说什么都不敢接受。史书说,汉宣帝和霍光同乘车架,总是感觉“如芒在背”。

“霍家邦”根深蒂固的势力,似乎就是一个牢不可破的系统!

汉宣帝的第一招:立!即建立自己的政治核心圈

汉宣帝为了铲除“霍家邦”,忍了六年,也默默谋划了六年。霍光去世的当年,为了稳住“霍家邦”,汉宣帝一边给他们加官进爵,一边着手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

霍禹承继霍光的博陆侯,任右将军,接任大司马;霍云封冠阳侯;霍山封乐平侯,领尚书事。

同时,汉宣帝封岳父许广汉为侯,同时大力提拔许氏、史氏和王氏外戚进入内朝。许氏就是许广汉家族子弟,史氏就是汉宣帝奶奶的娘家人,王氏就是汉宣帝母亲的娘家人。

许平君

除了外戚,汉宣帝还提拔大司农魏相为御史大夫、给事中,后升任丞相;金安上(金日磾的侄子)为侍中,掌宫门禁卫。这两人,一攻一守,为汉宣帝扳倒霍氏做出了巨大贡献。

魏相、金安上和外戚子弟进入内朝中枢后,汉宣帝首先架空了霍山领尚书事的权,他下令,百官上疏可以以密奏的方式,直接由中书令呈交皇帝,而不需要经过尚书台。这一招,让霍山“无事可领”,所有朝政又重新回到汉宣帝手中。

还有一位重臣对汉宣帝来说也很重要,光禄勋、车骑将军张安世。霍光在世的时候,张安世是他的重要支持者,也是废刘贺,扶立汉宣帝的主要参与人。不过,与很多大臣完全投靠霍光不同,张安世与霍光更像是相互利用,共同合作。

汉宣帝将张安世提拔为大司马,与霍禹并列。显然,汉宣帝对张安世还是有点吃不透,尽量以安抚的形式拉拢,至少不将他推向“霍家邦”。

汉宣帝的第二招:破!即解除“霍家邦”兵权

汉宣帝与许平君

霍光去世的第二年,汉宣帝听到一则传闻:当年皇后许平君,是被霍光的妻子霍显买通御医毒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

汉宣帝与许平君是贫贱夫妻,伉俪情深,这个传闻加快了汉宣帝的行动步伐。突然有一天,汉宣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霍家邦”的兵权。

霍云解除中郎将之职,调任玄菟郡太守;霍山解除奉车都尉和领胡兵之职,专任尚书事;范明友解除未央宫卫尉、度辽将军之职,调任光禄勋;邓广汉解除长乐宫卫尉、将军之职,调任少府;任胜解除中郎将、羽林监,调任安定太守;王汉解除中郎将,调任武威太守;张朔解除光禄大夫给事中,调任蜀郡太守。

加上先前出任大司马,却并未被授予将军衔的霍禹,“霍家邦”一夜之间,全部被从军队系统剥离!

不久,汉宣帝又下令,霍家子弟一律不得进入皇宫宿卫工作。“霍家邦”空缺出来的岗位,大多被等候已久的许氏、史氏和王氏外戚占据,从此,汉宣帝终于可以睡安稳觉了!

许广汉

汉宣帝的第三招:逼!不断搓火,逼“霍家邦”做出越轨之事

到此为止,“霍家邦”其实已经变成了没牙的老虎,为什么他们还要谋反呢?其实都是汉宣帝逼的,汉宣帝需要他们“造反”,好从根上铲除可能存在的隐患,或许为了自己战战兢兢的六年,或许为了屈死的许平君!

魏相充当了逼反“霍家邦”的第一打手。说来也是霍家人自作孽,平时霸道惯了,连家奴都横着走路。有一次霍家的家奴跟魏相的家奴为了争道发生口角,霍家的家奴不光打了魏相家奴,还冲到魏相府上,差点拆了他的大门,逼得时为御史大夫的魏相,给霍家的家奴磕头才算完事!

朝廷三公给霍家奴才磕头,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魏相与霍氏势不两立是真的,他将霍光以前提拔的亲信全部废黜,又不停发表诋毁霍光的言论,似乎在为清算霍光做舆论宣传。

一边削权,一边打压势力,一边散布诋毁言论,惹得“霍家邦”愤愤不平,他们开了一次小范围会议。会上霍显提议想办法给魏相安排个罪名,干倒他!霍山说,魏相廉洁,很难做到的,反而我听到外面说咱们家害死了许皇后,不知真假。

霍显

霍显有点害怕了,不能再对自家人隐瞒了,承认这事就是她干的。大伙儿如雷轰顶,埋怨霍显:怪不得皇上针对咱们,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呐!恐惧之下,有了不轨之心。

接着又发生了两件事,把霍家人逼到了悬崖边上。女婿赵平有个门客叫石夏,此人擅长观星象,他对赵平说:“星象表明霍山可能有杀身之祸!”古人比较忌讳借星象说政治,一旦发现就轻者身死,重者株连。

霍云的舅舅李竟有个朋友叫张赦,张赦给惶惶不安的“霍家邦”出了个主意:“干嘛不请太后帮忙,先除掉许广汉和魏相,然后再废掉皇帝,太后一句话的事!”

这两件事都被人告发了,执金吾就要上门抓人,汉宣帝却叫停了。这下“霍家邦”更害怕,霍山说:咱们家的事太大,就算皇帝宽容,也架不住底下人的撺掇,早晚我们会被灭族,还是赶紧动手吧!

这是“霍家邦”第二次家庭会议,霍光的女儿们都来参加了,决议形成:着手准备造反!

霍家诸女

紧接着李竟因为私下交结诸侯被捕入狱,结果审讯出了意外结果,李竟招出了“霍家邦”的阴谋!汉宣帝立刻下了一道圣旨:霍云、霍山罢官归家;同时对霍家女婿们怠慢太后,及管家冯子都屡屡违法,予以严厉申斥!

太吓人了,明晃晃的大刀片,就在“霍家邦”头上飞来飞去,就是不落下来!

汉宣帝的第四招:诬!栽赃陷害,以谋反罪将“霍家邦”一网打尽

不知道是霍家人吓出神经了,还是真的,霍家开始屡屡出现怪事:井水翻涌、老鼠跳舞、猫头鹰光临、大门自坏,甚至霍光也来托梦:“你们马上就要被抓了!”

霍家人快崩溃了,再次召开“常委会”,形成了具体行动方案:由上官太后宴请汉宣帝的姥姥博平君,并让魏相和许广汉作陪。宴席上由邓广汉和范明友承太后旨意,斩杀二人,同时由太后下旨,废掉汉宣帝,立霍禹为帝!

方案拟定,还没实施,霍云突然接到圣旨:调任玄菟郡为太守。霍家人一愣神之间,霍山又突然被捕,罪名是泄露国家机密。霍显上疏,请求以钱财替霍山赎罪,汉宣帝不许。接下来的事件交代得含糊不清,说政变阴谋被揭露了,怎么揭露的不知道。霍云、霍山、范明友立刻自杀了,霍显、霍禹和邓广汉被捕。

汉宣帝

没多久,审讯结果出台:霍禹被处腰斩,霍显及诸女、诸子弟全部被杀,案件牵连数千家被灭门!只有霍成君活下来,她被废黜皇后位,幽禁昭台宫。

自此,烜赫一时的“霍家邦”灰飞烟灭!

很明显,这是汉宣帝精心策划的一场冤案,很多情节甚至都是编造的。比如方案中,请上官太后下旨废黜汉宣帝,上官太后哪来的废立皇帝的权力?当年废黜刘贺,上官太后就是个橡皮图章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霍光手上的兵!请问霍家现在还有什么?

从霍家被解除兵权的那一刻起,霍家就已经成了案板上的肉,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了,这时候造反,纯粹逗人玩。就算偶然因素,暗杀汉宣帝成功,霍禹凭什么等坐上龙椅?他有兵权吗?兵权已经落在汉宣帝的外戚手上了,霍禹有十个胆,也不敢坐!

所以,“霍家邦”造反子虚乌有,所谓告状者,要么是群众演员,要么是瞎猫碰着死老鼠的误打误撞,甚至诬告!

霍成君

不过,汉宣帝一步一个陷阱,把“霍家邦”逼成“神经病”的手段,实在太高明了。他先以温水煮青蛙,让“霍家邦”失去防范意识,沉浸在荣升的喜悦中;接着突然解除他们的兵权,让他们没有丝毫的应变空间,从此失去对汉武帝的威胁;紧接着,汉宣帝耍起猫戏老鼠的游戏,让“霍家邦”始终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在高度紧张中举止失措,给人留下似是而非的把柄;最后捏造一个其实是“未遂”的谋反案,给“霍家邦”画了个句号!

为大汉帝国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的霍光,身后竟然落得亡家灭族。其实这也怪不得汉宣帝心狠,霍光治国有方,治家无道,霍氏子弟,包括他的妻子在内,都是目无法度,享乐无度,横行霸道的不法之徒。这样的家族,手执国家利器,要了自己的命,不是早晚的事么?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揭秘“霍光辅政”的真实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霍光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祖籍河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西汉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被封为冠军侯。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善于长途奔袭作战,果敢勇猛,积极推行“大迂回和大穿插”的战争思路,多次有效击退匈奴的进攻,使匈奴由之前对西汉的“攻势”转变为“守势”。可惜

  • 他抗旨力救皇曾孙,与权臣霍光共废皇帝,没有他就没有西汉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霍光

    也许有朋友知道,西汉宣帝刘询是位从小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他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由囚徒到皇帝的帝王。要提到宣帝刘询从囚徒到皇帝华丽蜕变的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历史人物,没有这位历史人物,刘询还是那个吃牢饭的刘病已。汉宣帝评价他宏博雅量;大才子解缙评价他为汉朝好宰相;王夫之评价他为再造西汉的功臣。没

  • 三股势力围剿霍光,他是如何从中脱险,最终坐稳了辅政大臣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霍光

    霍光的女婿上官桀希望自己的女儿上官氏能够成为汉昭帝的皇后,所以他就向霍光申请,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昭帝。当时的汉昭帝十二岁,而上官氏才不过六岁。两个人已经成为了政治交换的筹码,而上官氏就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谁都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霍光明白自己的这个女婿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一定是希望通过自己的

  • 霍光密谋废黜皇帝,竟被牛人凭一本书预测出来,霍光惊得一身冷汗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霍光

    汉昭帝驾崩后,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可惜刘贺不争气,屡屡违法,还跟霍光发生了冲突,并准备从霍光手上夺权。霍光这个政坛老油条,怎么会甘心被一个自己拥立的年轻人控制住,他找来光禄勋张安世,一起密谋废黜刘贺。这件事进行得极其机密,只有霍光与张安世两人知道。突然有一天,有人向霍光汇报,皇帝让人将光禄

  • 霍光的成才之路,因何成为托孤大臣,是家族的荣光还是个人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霍光

    公元前87年,雄才大略而又富有争议的汉武帝去世,在他死后,接掌大汉的一个年纪仅仅只有7岁的娃娃,而且,为了防止后宫专权的情况出现,汉武帝还残忍杀害了小太子的母亲,年幼的太子必然无法亲自管理大汉的江山,必然要有托孤大臣的存在,汉武帝经过再三的挑选,选中了霍光,此后的二十年间,霍光成为了大汉朝的实际掌权

  • 霍光明明权势滔天,为何他敢废皇帝却不敢称帝?原来我们都误会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霍光

    以前读汉代历史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会了解到霍光这个人物,虽然它只是汗王朝时期的一个全程,但是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就连关于他的成语也是多的数不清,其中典型的芒刺在背就是由他和汉宣帝两人的关系所引起的。当时霍光的权势可谓是大到吓人的地步,历经四朝的元老级别大臣,他掌控了整个汉王厅的所有政治资源

  • 汉代第一权臣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历史标签:霍光

    霍光,可以确定是,绝非奸臣,而是一代能臣,汉武帝能让其辅政,绝对是眼光独到,颇有知人之明。霍光是中国历史第一位权臣。也是第一位被夷三族的权臣,但霍光本人却是善始善终,这是很意外的。也给后世权臣留下了一个例证,要么篡位,要么等死。而历史也正面临封建时代权臣也只有这两条出路。霍光,生年不祥,霍光是一代名

  • 霍光之死,小时候真不知道这首《羽林郎》跟他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霍光

    今天,大鹏要给大家说的是权臣霍光。他的历史地位很特殊,不是皇帝胜似皇帝。就以汉宣朝为例,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要先向霍光报告,然后再上奏皇帝。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霍光的一干亲戚也因此在朝堂上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职务。霍光每次上朝,汉宣帝总是收敛笑容,恭恭敬敬的接见霍光,生怕霍光一不高兴把自己给废了。

  • 霍光死后,霍氏集团迅速败亡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妹讲史标签:霍光

    大臣要权倾朝野和皇权抗衡,那么最简单的,肯定要绝对控制京师的兵权。比如周勃等汉初大臣灭吕氏,废少帝,董卓入洛阳后的一系列行为包括之后李傕郭汜的行为,全都是倚仗了他们的武力。而霍氏的兵权逐渐的一直被宣帝剥夺中。“徙光女婿度辽将军、未央卫尉、平陵侯范明友为光禄勋,次婿诸吏中郎将、羽林监任胜出为安定太守。

  • 霍光死后,霍家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霍光

    霍光是大名鼎鼎的大司马霍去病的弟弟,他十多岁的时候,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后来他入了宫,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临终的时候,钦定小儿子刘弗陵为接班人,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