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景致记录:在云南昆明,徐霞客登西山,观浩浩荡荡的滇池大观

景致记录:在云南昆明,徐霞客登西山,观浩浩荡荡的滇池大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景致记录 访问量:1469 更新时间:2024/1/23 12:00:02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前往云南途中,遇溪水暴涨,幸得好心人指路,才免于涉险。到了云南昆明滇池,他弃舟登西山,俯瞰滇池胜境,不知见到了怎样的风景?

从云南昆明出发,徐霞客往西南走了两里,上了船。两岸耕地平整,夹水延伸。水中长满芦苇,挤得航道十分狭窄。船在草海中航行,令他看不见农田,也感觉不到滇池之大。

在高晓,徐霞客上了岸。高晓位于西山中部低洼处,数百户人家靠山临水而居,这里也是滇西大路的必经之路。

在杨太史祠,徐霞客吃了午饭,他走了三里路,来到半山腰的华亭寺。华亭寺正面朝东,背靠陡峰,前方对着草海。

山谷中,两股飞流悬挂,直坠入石窟。山下壑谷,有一座太平寺。

在高高峙立的山谷东,与大路平行相对的,是太华寺。太华寺也是正面朝东,殿前石阶两旁全是山茶花树,靠南的那一棵大得出奇。徐霞客从太华寺前廊往南,穿过厢房,进入一碧万顷阁,这里只能看见草海,领略不到浩浩荡荡的滇池大观。

罗汉寺的南庵和北庵,如蜂房燕窝一般,层层叠叠建在悬崖上,仿佛要坠落。罗汉寺正殿往南,是朝天桥。朝天桥架在断崖间,上下都是悬崖。灵官殿在桥南,徐霞客来到殿东侧,攀崖壁,登峻道,越往上越奇妙:有楼,供奉着纯阳祖师;有殿,供奉元始天尊;有阁,供奉玉皇大帝;还有抱一宫。这些建筑全都朝东,正对着滇池,镶嵌在悬崖之中。

徐霞客每向上攀登几十丈,崖间便有一块斗大的平台,平台上架木建成庙宇。各个殿都不大,与白云崖石,彼此点缀、彼此映衬。罗汉寺南地势开阔,可以观览整个滇池外海的胜境。

南崖边有一间亭子向前突出,北崖边有一楼房横列,楼前一棵高大的柏树,碧绿的枝叶飘浮在空中。徐霞客傍楼而坐,如同乘坐在高悬的船上,丝毫感觉不到下面有崖石支撑。

抱一宫南面陡峭的崖壁上,钉有木桩,铺成栈道,穿通石洞,栈道悬在崖上的树木中,石洞穿透崖间缝隙,极其险阻峻峭。有小楼穿过缝隙,粘在石崖边,里面寝室、神龛、炊具都有。

徐霞客看完北庵,往回走,下朝天桥,去罗汉寺正殿拜佛。殿后山崖高达百仞。崖脚有一汪方方的泉水汇聚,这是从朝天桥山缝中涌出来的泉水,名叫勺冷泉。

徐霞客往南越过泉水,转向东南,这里山崖更加高耸,平地像一缕腰带绕在半山,平地下全是坍塌的斜坡、崩裂的崖壁,直插入滇池底,小平地上的佛寺神宇,有雷神庙、三佛殿、寿佛殿、关帝殿、张仙祠、真武宫。

真武宫之上,山崖愈加耸立奇特。南庵尽头,有小楼辟石而建。据说,梁曾在这里避暑,因此又叫避暑台。徐霞客再往南,庵尽而崖不尽,崖壁高耸,白云覆盖,重重山崖分开又合拢。南崖绝壁下,是猜兰阁旧址。

洋洋洒洒一篇游记,徐霞客仍然没能写尽滇池风光。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主,谢谢!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徐霞客的儿子为什么姓李?徐霞客能名留青史,多亏这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徐霞客

    如今提起《徐霞客游记》许多人不陌生,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也被后人称颂为“千古奇人”,在没有火车飞机的年代,徐霞客独自游历考察了21个省市地区,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对徐霞客可以说是人人敬仰,不过却很少有知道徐霞客的后代,其实徐霞客是有4个儿子1个女儿的,在这4个儿子之中只有一个叫李寄的名气较大,为后人所熟悉

  • 徐霞客号保障舰

    历史人物编辑:悲喜历史标签:徐霞客

    徐霞客号保障舰(弦号:88),是中国048工程的配套舰,主要用于一系列海试期间舰员、飞行员、航空机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居住、休息。该舰中船集团所属433厂于2011年建造,其最多可容纳2500人在外海生活三周。徐霞客号还可以执行海外大规模撤侨任务,并作为超大型航海实习舰使用。徐霞客号88级航母保障训

  • 孔有德与李定国斗智斗勇,最后身死桂林,他被封定南王后悔吗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孔有德

    孔有德是明末绕不开的一个人,提到孔有德,那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老上级毛文龙。这位仁兄可谓是明末风云人物,在他的治理下,小小的皮岛,居然成为了后世争论不休的焦点。有人认为毛文龙的皮岛是大明朝存亡的关键,也有人认为皮岛的存在歧视起不了多大作用。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后,孔有德转而投降满清。袁崇焕觉得皮岛上的毛

  • 明朝第一位“武状元”,平定孔有德叛乱时在登州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孔有德

    古代科举有文武之分,两者皆有状元。严格来说,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作“状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文科殿试早已有之,而武科殿试迟至明末才称为定制。《明史•选举志》载:“崇祯四年,武会试榜发,论者大哗。帝命中允方逢年、倪元璐再试,取翁英等百二十人。逢年、元璐以时方需才,奏请殿试传胪,悉如文例。乃赐王来

  • 李定国攻打孔有德,孔有德兵败,杀死妻妾自焚,一双儿女乔装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孔有德

    1652年,归顺南明政权的张献忠义子李定国,率军围攻广西,攻下了桂林,投降清军,被清朝封为定南王的孔有德,在战斗中,额头中了一箭,身受箭伤的他,无力扭转战局。见大势已去,孔有德杀死了身边的妻妾,将所有的财物堆积在王府中,放火自焚了。在自焚前,孔有德本来计划让自己的两位夫人,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乔装打

  • 毛文龙是被冤杀?下属孔有德叛乱投降,给明朝提前挖好了墓

    历史人物编辑:老张聊史标签:孔有德

    毛文龙是东江总兵,多次攻打后金。毛文龙的目的不是为大明效忠,他确实不怎么贪污,把银子都用在了东江,但是他的目的是为了当东江的军阀,还要吃着朝廷的军饷。毛文龙的塘报和现代网文小说有的一比,镇江大捷斩首6000余,导致王化贞信心大增,真的开始了浪言玩兵,导致后来广宁大败,这要是让后来的崇祯知道真相,恐怕

  • 潘季驯治理黄河,他有三大绝招,对后人治理黄河仍有“特殊”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密坊标签:潘季驯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人类的文明缘起于“逐水而居”。而黄河就是华夏的发源地,可黄河是一条水患连连的河流,甚至有人说,谁能治住水患,谁就是华夏的功臣。明朝的时候,出了一个名叫潘季驯的治理黄河的高手,他有三大绝招,对于我们现代人治理黄河,究竟有没有意义:(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

  • 沈一贯担任内阁首辅后,明朝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党争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沈一贯

    伴随着“国本之争”的持续进行,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这几位内阁首辅都相继离职。于是,沈一贯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四十二位内阁首辅,以他为标志,明朝的党争已经公开化。沈一贯(1531年——1615年),字肩吾,又字不疑,号龙江,南直隶鄞县(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他是明朝中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可惜,后世对他

  • 李康妃虐杀帝母,制造历史著名“移宫案”最终高寿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李康妃

    晚明三大疑案或称明末三大案,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李康妃,亦称西李。明光宗之妃,颇受宠爱,亦为明熹宗、明思宗之养母。生有皇四子怀惠王朱由模、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初为选侍,光宗继位,欲封皇贵

  •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客氏先后害死朱由校3个皇子,他却毫不在乎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客氏

    明朝在朱由校时期,可以说是比较让人悲哀的,他是一个不喜欢处理朝政,整天忙着研究木工的皇帝,也正是因为这个喜好,朱由校把整个朝廷的事情都交给乳娘客氏以及大太监魏忠贤去管理,促使明朝的灭亡速度加快了不少。不仅如此,因为客氏的存在,朱由校的皇后以及妃子,都没有为朱由校生下一个儿子,一直到张裕妃怀孕之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