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有德与李定国斗智斗勇,最后身死桂林,他被封定南王后悔吗

孔有德与李定国斗智斗勇,最后身死桂林,他被封定南王后悔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唐宋风华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4/1/10 10:26:22

孔有德是明末绕不开的一个人,提到孔有德,那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老上级毛文龙。这位仁兄可谓是明末风云人物,在他的治理下,小小的皮岛,居然成为了后世争论不休的焦点。有人认为毛文龙的皮岛是大明朝存亡的关键,也有人认为皮岛的存在歧视起不了多大作用。

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后,孔有德转而投降满清。

袁崇焕觉得皮岛上的毛文龙,每年吃空饷严重,又不干实事。所以袁崇焕到了皮岛以后,不经过崇祯皇帝的允许,就擅自把毛文龙给杀掉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毛文龙是皮岛主将,他的死极有可能动摇军心。皮岛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为是孤悬海外的一座小岛,所以这里非常不利于明朝的统治。

就算是毛文龙在的时候,其实也不怎么听从明朝的命令,更不要说现在大帅被斩杀以后了。果不其然,以孔有德为首的将领,在毛文龙死后,主动发起了兵变。

登州城东西南皆距山,北临海,城北复有水城通海舶。大典督诸军筑长围困之,九成出战死,明师攻益急;有德乃谋来降,以子女玉帛出海,仲明单舸殿,经旅顺,明总兵黄龙以水师邀击,擒承禄、光福,歼应元,斩级千馀。有德等退屯双岛龙安塘,食尽,遣所置游击张文焕、都司杨谨、千总李政明以男妇百人泛海至盖州。---《清史稿》

孔有德甚至打算占领登州自立为王,打下登州以后,又往莱州进发。可惜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实现,莱州的防守实在是太严密,以至于四个月的时间,都没能打下莱州。

幸运的是,明朝的援军压根就没打算救莱州,一直屯兵在一旁看热闹,这给了孔有德充分的时间撤退。孔有德带着大量的军民还有红夷大炮到了清廷,这其实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很多迹象表明,孔有德在内的三顺王,早在毛文龙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跟满清政府有过很多接触,这次的投降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情罢了。

皇太极那叫一个兴奋啊,孔有德非常熟悉朝鲜局势,又带来了大批的匠人和红夷大炮,所以受到的待遇非常高,甚至在不久之后被封王。

孔有德先灭朝鲜,后带领清军入关,被封定南王。

不得不说孔有德的确是满清大军的福音,因为他对朝鲜再熟悉不过了。当年在毛文龙手下的时候,就经常跟朝鲜有不少接洽工作。所以孔有德为了在皇太极面前邀功,主动申请跟自己的旧日伙伴耿仲明一起,带着6000人马对付朝鲜。

朝鲜本身就是弹丸小国,压根就不是明朝军队的对手,原本仗着明朝撑腰还能跟清廷对抗,这回孔有德带着大军前来,没几下就把朝鲜给收拾了,表示向清廷臣服。

这件事使得皇太极得到了很大的灵感,满清的天下,为什么非要女真人去打呢?汉人也完全可以帮着女真人打天下啊!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爵位和利益,这帮人还不拼了命帮你干?

顺治元年,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追击李自成至庆都。九月,上至京师,赐有德等貂蟒朝衣。十月,上御皇极门大宴,复赐鞍马。旋命有德从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西讨李自成。二年,陕西既定,移师下江南,克扬州,取明南京,攻江阴,有德皆有劳。八月,师还,赐绣朝衣一袭、马二、黄金百、白金万。---《清史稿》

所以从孔有德立下大功以后,皇太极几乎将招降汉人官员定位为满清立国的国策。后来满清大军在入关以后,孔有德成了满清忠实的急先锋。

他一方面跟着多铎一起对付李自成的大军,一方面又南下对付南明弘光朝廷的残余部队,积极性非常高,所以满清为了表示足够的信任,给与了孔有德单独领兵的权力。

孔有德至此就更加卖力了,他帮助满清,不断压缩南明永历政权的地盘,夺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正要往广西进发的时候,却遭遇了人生宿敌。

孔有德遭遇李定国,桂林成了他的葬身地。

孔有德这个时候意气风发,打得南明军队措手不及,几乎拿下整个广西地区的时候,却在桂林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首先对孔有德产生威胁的是翟式耜,桂林一战孔有德几乎是吃了第一次败仗,败给了名不经传的翟式耜。

不过他没有气馁,而是选择跟翟式耜打持久战,最终攻破桂林,进驻靖江王府。靖江王和翟式耜都被孔有德给处死。这个时候的孔有德已经被满清封为定南王,地位不在吴三桂之下,不出意外,整个广西将会成为他的封地,他当然要在广西疯狂打击南明军队。

但是这个时候,孔有德终于遇到了一生最大的对手,那就是晋王李定国。张献忠死后,李定国等人其实等于就是带着大军投靠了南明,所以李定国便成为了南明的将领。

七月,定国自西延大埠取间道疾驱击破全州军,薄桂林,驱象攻城。城兵寡,定国昼夜环攻,有德躬守陴,矢中额,仍指挥击敌。敌夺城北山俯攻,有德令其孥以火殉,遂自经,妻白氏、李氏皆死於火。事闻,谥有德武壮。---《清史稿》

在孔有德占领了整个广西以后,李定国的大军一路奔袭而来,势不可挡,孔有德的部署被李定国军全线击溃,大军直奔桂林而来,孔有德只能亲自上前线指挥应对。

在兴安县严关处,李定国用大象阵击败了孔有德的大军,孔有德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压根就不知该如何自处。这个时候李定国的大军已经包围了整个桂林城,孔有德的脑袋甚至被射中了一箭。

这个时候的孔有德知道,活下去是没什么希望了,回想起这一路走来,他手里沾满了汉人的鲜血。他知道包括自己在内,所有跟他相关的亲人,都会惨遭李定国大军的报复蹂躏。

所以这个时候,他学习崇祯皇帝,将自己的家人全部杀光,随后朝着满清朝廷的方向拜了拜,自己也自杀了。

总结:孔有德对自己被封定南王后悔吗?其实他从投降满清的时候就没得选了。

孔有德原先是毛文龙的手下,毛文龙死后,很多人认为他是因为感念于毛文龙的恩情,所以投降了后金。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他的的确确就是打算投降满清,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因为当时投降满清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大明朝地大物博,还有百万大军可以控制,投降满清能掀起什么巨浪呢?所以孔有德这次的投降,绝对不是头脑发热,一时意气。

他的所有选择都是深思熟虑,而且有过周密部署的。他从登州造反开始,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的所有退路,否则他怎么敢凭借几千人马造反呢?

在他投降满清以后,他就没得选了,因为他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只有不断往前,才能看到希望。所以他选择为满清立功,他的功劳越大,他投降以后的地位就会越高。

所以他会后悔吗?他绝对不会后悔。看看袁崇焕的下场就知道,就算你为大明朝卖命,那大明朝又能怎么对待你呢?

孔有德虽然在桂林战死了,但是他是不会后悔,他用行动告诉满清,自己投降了就要一直为满清建功立业,直到最后一刻。

孔有德死后,他的女儿孔四贞倒是侥幸活了下来,成为了孝庄太后的义女,后来更是跟丈夫一起,享有了广西地区的食邑,算是满清政府对孔有德的补偿吧。

标签: 孔有德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位“武状元”,平定孔有德叛乱时在登州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孔有德

    古代科举有文武之分,两者皆有状元。严格来说,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作“状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文科殿试早已有之,而武科殿试迟至明末才称为定制。《明史•选举志》载:“崇祯四年,武会试榜发,论者大哗。帝命中允方逢年、倪元璐再试,取翁英等百二十人。逢年、元璐以时方需才,奏请殿试传胪,悉如文例。乃赐王来

  • 李定国攻打孔有德,孔有德兵败,杀死妻妾自焚,一双儿女乔装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孔有德

    1652年,归顺南明政权的张献忠义子李定国,率军围攻广西,攻下了桂林,投降清军,被清朝封为定南王的孔有德,在战斗中,额头中了一箭,身受箭伤的他,无力扭转战局。见大势已去,孔有德杀死了身边的妻妾,将所有的财物堆积在王府中,放火自焚了。在自焚前,孔有德本来计划让自己的两位夫人,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乔装打

  • 毛文龙是被冤杀?下属孔有德叛乱投降,给明朝提前挖好了墓

    历史人物编辑:老张聊史标签:孔有德

    毛文龙是东江总兵,多次攻打后金。毛文龙的目的不是为大明效忠,他确实不怎么贪污,把银子都用在了东江,但是他的目的是为了当东江的军阀,还要吃着朝廷的军饷。毛文龙的塘报和现代网文小说有的一比,镇江大捷斩首6000余,导致王化贞信心大增,真的开始了浪言玩兵,导致后来广宁大败,这要是让后来的崇祯知道真相,恐怕

  • 潘季驯治理黄河,他有三大绝招,对后人治理黄河仍有“特殊”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密坊标签:潘季驯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人类的文明缘起于“逐水而居”。而黄河就是华夏的发源地,可黄河是一条水患连连的河流,甚至有人说,谁能治住水患,谁就是华夏的功臣。明朝的时候,出了一个名叫潘季驯的治理黄河的高手,他有三大绝招,对于我们现代人治理黄河,究竟有没有意义:(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

  • 沈一贯担任内阁首辅后,明朝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党争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沈一贯

    伴随着“国本之争”的持续进行,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这几位内阁首辅都相继离职。于是,沈一贯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四十二位内阁首辅,以他为标志,明朝的党争已经公开化。沈一贯(1531年——1615年),字肩吾,又字不疑,号龙江,南直隶鄞县(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他是明朝中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可惜,后世对他

  • 李康妃虐杀帝母,制造历史著名“移宫案”最终高寿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李康妃

    晚明三大疑案或称明末三大案,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李康妃,亦称西李。明光宗之妃,颇受宠爱,亦为明熹宗、明思宗之养母。生有皇四子怀惠王朱由模、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初为选侍,光宗继位,欲封皇贵

  •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客氏先后害死朱由校3个皇子,他却毫不在乎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客氏

    明朝在朱由校时期,可以说是比较让人悲哀的,他是一个不喜欢处理朝政,整天忙着研究木工的皇帝,也正是因为这个喜好,朱由校把整个朝廷的事情都交给乳娘客氏以及大太监魏忠贤去管理,促使明朝的灭亡速度加快了不少。不仅如此,因为客氏的存在,朱由校的皇后以及妃子,都没有为朱由校生下一个儿子,一直到张裕妃怀孕之后,朱

  • 明熹宗张皇后:在魏忠贤、客氏的陷害下逃出生天,明亡时自缢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金娃趣谈史标签:客氏

    懿安张皇后是明熹宗的皇后。张皇后所处的环境与明朝其他皇后有很大不同。明朝虽然历朝几乎都有太监或者权臣专权,但是天启朝专权的魏忠贤与客氏的权力却格外大。可能是因为客氏的缘故,两人不仅在朝堂上专权乱政,管辖的范围甚至直接渗透到宫中。而且他们在宫中针对的对象主要还是皇帝的妃嫔,包括皇后本人。这种方式的直接

  • 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客氏

    明代中后期的皇宫有许多诡异难解的事情,那里的皇帝、太监、女人和大臣不断上演着离奇的桥段。不过,要说最具传奇色彩,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物,我觉得明熹宗的奶妈客氏当算一位。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宫女和乳母在宫中都是女仆,是没有名分的一类,宫女如果被临幸和得宠,则会取

  • 魏忠贤为何最恨天启皇帝:奶娘客氏与天启之间存在着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明末最有名的太监,纵观明朝历史,混出了名气的最牛太监也就那么几个:明成祖时期的郑和,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英宗时期的王振,还有就是我们本期要讲的主人公魏公公,魏公公此人相当狠,狠到一般人都看不出来,谁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进宫什么都不懂的傻大个,进宫之前竟然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流氓式人物,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