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景致记录:贵州盘江铁桥,经过战火洗礼,已不是当年徐霞客所见

景致记录:贵州盘江铁桥,经过战火洗礼,已不是当年徐霞客所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景致记录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3/12/7 1:50:33

前一篇旅游写道,在贵州白云寺和白基观,徐霞客分别碰见红尘内外之人。在贵州盘江,徐霞客眼里的盘江铁桥,究竟是何模样呢?

(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五,下午,徐霞客与马帮约定的旧城,在盘江之上五里处,他与顾仆急忙往前赶。

沿途,有横跨在山涧上的利济小石桥,山涧水已干枯。距离利济小石桥半里远,有盘江铁桥,铁桥下的盘江,波涛汹涌,江水浑浊如黄河,十分湍急。在这万山之中,众多河流都是清澈的,唯独盘江却浑浊,令徐霞客百思不得其解。

盘江峡谷虽不宽,却非常深。徐霞客远望盘江铁桥,桥身飘荡深远。待他踩在铁桥上,却巍然不动。这座铁桥,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牛马往返,这些牛马还都是负重前行。

盘江铁桥的桥体,由纵粗铁链,与纵横交错的细铁链,构成网络。桥底有三十三根铁链,铁链上铺有两层木板,木板厚仅八寸,宽八尺多。

盘江铁桥东西两侧山崖,相距不足十五丈,高将近三十丈。桥下江水奔腾,水深不可测。最初当地人用船摆渡,多发生淹没溺水事故。后来也也曾用石块垒砌桥,却无法建成。直到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朱布政使任提刑按察使,他命安普游击将军四川人芳先用铁链建桥。山崖两端各有两尊石狮子,高约三四尺,桥栏杆所用铁链全部从石狮子口里出来。

盘江铁桥东西两头,各自横跨着巨大的牌坊。东面牌坊由总督朱公题写着“天堑云航”。西边牌坊是傅宗龙任监军御史时题写。傅宗龙又竖了一块圆石碑,题名“小葛桥”,说武侯诸葛亮用铁链造了澜沧江桥,历数百千年,这里才有了此桥。

徐霞客觉得“渡澜沧为其他人”,是汉武帝时的旧事。澜沧江上没有铁索桥。铁索桥的旧址在丽江,也不是诸葛亮建的。

盘江铁桥两端,碑刻祠堂庙宇众多。偏生暮雨骤降,徐霞客无法细看。他和顾仆走进新城门,沿山崖往上登。

新城是建盘江铁桥之后,增设的,还设置了卫所,成了军事重镇。徐霞客听说旧城在新城五里外,就与顾仆冒着雨,竭力跌跌撞撞地沿石阶往上登。他们弯弯曲曲向上走了四里路,雨才停,天渐渐晴朗起来。他们向西穿越山坳,走了半里路,在岭后山冈上,有旧城高悬。

徐霞客和顾仆走进旧城东门,城内有总兵府镇守。

总兵府衙与客栈房舍没有区别,早晚用喇叭发号令,喇叭声也不宏亮,也没有锣鼓声。当晚,他们投宿在军人张斋公家里。

盘江铁桥,位于如今的贵州晴隆县东20公里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盘江铁桥是入缅抗日中国远征军和盟军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日军曾不遗余力地对盘江铁桥进行轰炸。只因地势险要,再加上防卫得当,日本军机无计可施,反而被钢炮击伤,只得仓皇逃窜。

如今的盘江铁桥,经过战火的洗礼,修修补补,已经不复当年徐霞客所见。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江西青原山有座净居寺,历史悠久,环境清幽,徐霞客曾来此游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榜进士标签:徐霞客

    位于江西吉安的青原山名气不算太大,却是一座相当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山,被南宋诗人杨万里称为“山川第一江西景”,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热门打卡地。原本山中寺庙众多,可惜因各种原因都湮没在历史中,现在山中的净居寺也属后代重建,虽是重建,却是佛教史上相当有地位的一座名寺。净居寺山门不大,红墙绿树青砖,一派清幽。最

  • 景致记录:贵州晴隆甘泉碑具写实风,以及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晴隆的威山,看见了海市蜃楼,听到了宛如琴音的水滴声。这天,徐霞客还游览了两处,一处是颇具写实风的晴隆甘泉碑,一处是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七,徐霞客下了威山,经原路来到茶庵,恰巧遇上巡按冯士俊冯大人巡察。空旷的山野间,扛着族旗的人穿关隘、越山坳,倍

  • 景致记录:徐霞客看到的贵州平坝,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江清村攀登了岩洞,那里的钟乳石,令他流连忘返。当天,他游览了铜鼓山岩洞,不知这座岩洞有何特色?(公元1638年)四月十九,徐霞客一行人从江清村岩洞往北行,向上爬上土垄,走了二里路,有条大溪自西流往东,溪流之上十多座拱桥横跨,这就是新建的洛阳桥。桥下水流很大,这条河就是志

  • 景致记录: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徐霞客赏美景,叹离散,与僧人夜话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到了贵州长顺白云寺,面对寺中全是建文帝传说,他始终人间清醒。这天,因雨的缘故,数次打断了徐霞客行程,徐霞客仍抽空探索高山潭水取之不尽之谜,寻访白云山风光怡人之处。(公元1638年)四月十六,夜里风雨大作,拂晓时分晨雨霏霏,早餐后,徐霞客坐在小窗下,等待天气转晴,他打算探寻龙潭

  • 读《徐霞客游记》醒悟人生(一)

    历史人物编辑:梦园的生活标签:徐霞客

    01旅游最大的障碍是下雨明代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享年56岁,在外探险游历了30年。他不怕艰难险阻,最怕下雨。人生苦短,他想多游历多探险更多一些的祖国大好河山!游记中经常有他冒雨徒步和围火炙衣的画面!可纵使他再勇敢,倾盆大雨他也不能出门啊!饭后欲别而行,总持谓雨且复至,已而果然。已复中霁,

  • 景致记录:贵州长顺白云寺,徐霞客眼中绝妙胜境,全是建文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贵州长顺白云寺,处处都是与明朝建文帝有关的传说。为避“靖难”之难,建文帝千里迢迢,来到白云山避世隐居修行,且听徐霞客怎么说。(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下午,徐霞客抵达白云寺,住持僧人名叫自然,他立即张罗起徐霞客的午饭来。这座白云寺,据说是建文帝开创,寺前后建有两重佛阁。后阁柱子下有跪勺泉。泉水与北面

  • 景致记录:徐霞客从没见过的宽大瀑布,在贵州关岭,叫滴水滩瀑布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惜字如金的徐霞客,对贵州镇宁双明洞满是溢美之词。那么,他离开镇宁后,又将看到怎样的风景呢?(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徐霞客雇了个短途挑夫,便顺着大道往南走。徐霞客站在陇东,望向双明洞西岩,岩洞下透着亮光。洞中水向西流入山谷,再从大道下向西流入山麓,经过两次渗出、两次流入、三次穿

  • 景致记录:徐霞客离开贵州白云寺,沿途唐帽山仍有建文帝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明朝时,贵州长顺白云山的特产。徐霞客离开白云山,一路翻山越岭,沿途所见风景依旧很美。只是,他们夜晚投宿时,遇到了麻烦。 (公元1638年)四月十八,徐霞客辞别自然禅师下山。自然替徐霞客策划的行进路线是:“经由广顺州、安顺州向西到普定卫,那条道近。然而,广顺州知州柏兆福打算返回临清,

  • 景致记录:徐霞客在云南昆明西山,又展开攀岩模式,意外看到奇花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弃舟登西山,俯瞰滇池胜境。在登西山时,他看到了金线鱼,发现了在石缝中绽放的奇异花朵,颇具琼花玉茎之姿。徐霞客回到正殿,往东从山门出去,共转八道弯,向下抵达山麓,这里有数十家村民居住,他们以捕鱼维生。村南是龙王堂,堂前正对滇池外海。村庄尽头,水波连接山崖,山崖气势更加突出。南崖

  • 景致记录:徐霞客见贵州平坝与普定,百姓歌舞升平,镇宁却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在前面的旅游文中写道,贵州平坝与普定,给徐霞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似乎这里的百姓成天歌舞升平。其实不然,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贵州的百姓过得也不太平。贵州安庄卫城治所,就是如今的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一,徐霞客一行人出了贵州普定南门,往西南走了十五里,来到杨家桥,附近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