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初年首辅高拱为何会被太监冯保、张居正联手拉下台?

万历初年首辅高拱为何会被太监冯保、张居正联手拉下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心怡 访问量:1047 更新时间:2023/12/7 4:39:08

导读: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高拱不是单纯的输给了冯保。而张居正也不是捡便宜、摘桃子,而是张居正和冯宝联手利用内廷和朝臣的力量一举掀翻高拱后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再一个原因就是皇位交接后作为辅政大臣的首辅高拱不知收敛妄图还在继续对新皇指手画脚,终于被帝师张居正和万历的大伴冯保一举拿下。

其实高拱也算是人才政绩卓然,但是入阁以后开始飞扬跋扈排除异己终于招致张居正和冯保的联手应对,落得个丢冠罢职的结果。

高拱和张居正的矛盾

其实原来高拱与张居正关系还不错呢。早起的二人也算是志同道合,意气风发都发下宏愿要上报君王、下安黎庶,相期将来入阁匡扶社稷。很明显原来这是一对有为青年啊。二位果然相互扶持同入内阁。

俗话说的号是亲三分向,在内阁成员间也不例外。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张居正被老师-当朝廷首辅徐阶叫过去共同写就嘉靖遗诏。这可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照,所以并未通知高拱。高拱大怒,认为张居正背叛了友谊。其实张居正的老师早就开始布局,在明穆宗还是裕王的时候,徐阶就推介自己的弟子张居正做裕王侍读。张居正凭借和明穆宗的关系加上自己的才能后来升任当朝次辅。

高拱因为何首辅徐阶不对付被挤兑的辞官回乡,还是张居正在首辅徐阶退休后推荐高拱回朝的。应该说这对高拱是有恩的。后来升任内阁首辅后更加肆无忌惮,把不是自己一派的大臣全部赶出朝堂,内阁中仅剩下次辅张居正。后来听说,张居正居然想帮自己的老师徐阶的三个儿子翻案。因此高拱对张居正恨屋及乌非常不满。

高拱和太监冯保的矛盾

其实冯保作为内廷和外臣产生矛盾唯一的原因就是利益。冯保是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掌管东厂特务机关和皇上的钱袋子也算是威高权重了。但是冯保依然想换到司礼监去做掌印太监。这里咱们得解释一下,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具备批红权力被称为内相。所以更让人垂涎。

当掌印太监出缺的时候,就是论资排辈也应该由冯保接任。但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这下可把冯保整火了,更让冯保怒发冲冠的是当掌印太监再次出缺的时候又是高拱推荐根本没有资格尚膳监的孟冲补缺。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况且高拱先后两次断了冯保升任内相之路。因此冯保非常痛恨高拱。所以张居正和冯保有了共同的敌人高拱,自然而然地结成了联盟。

《明史》:冯保者,中人,性黠,次当掌司礼监,拱荐陈洪及孟冲,帝从之,保以是怨拱。而居正与保深相结。

倒高同盟

万历皇帝登基后,高拱依然不知收敛妄图延续自己的首辅之位继续一手遮天。但是等得早就不耐烦的太监冯保早就和张居正合谋要搬到高拱。一个为了高拱的首辅之位;冯保为了自己的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并要报仇。

张居正和冯保合谋在皇贵妃李氏和陈皇后面前哭诉高拱的飞扬跋扈,但是作用不太大。高拱看不起新君万历皇帝,曾经说过“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那冯保做过东厂的头头,这个栽赃嫁祸的本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本着响鼓还得重锤敲的方法,冯保和张居正干脆合谋篡改高拱的话改为“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虽然就改了几个字,但是意思大不相同。高拱说的不过是对皇帝的不敬,而后者就有废立皇帝另立新君的意味了。

皇贵妃李氏和陈皇后大惊,都说母凭子贵如果万历被废,她们的下场也不会太好。立刻召开朝会谴责高拱。同时颁旨大意就是说高拱擅权欺君对皇上大不敬,立刻让高拱罢官去职不许停留立刻回老家去。

《明史·列传第一百一》记载: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太后颔之。明日,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

小结:

堂堂首辅就在张居正和冯保的联手诬告下丢官罢职,回家抱娃娃去了。张居正得以升任首辅,并在皇上和内相冯保的支持下实行新政-一条鞭法。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光辉的一段岁月。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标签: 冯保

更多文章

  • 飞扬跋扈的高拱,遇到更为老辣的冯保,最后败得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冯保

    1572年,老辣的冯保将弹劾自己的奏疏拿给明神宗和李贵妃看,并抱屈地说道:高拱弹劾我,是欺负皇上年幼,想独揽大权,这一席话戳到了李贵妃的痛处,不久,宫内一道圣旨,将高拱一顿训斥,将其发回原籍,永不录用。高拱,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大臣,他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高尚贤曾任明廷要职,孩童时代的高拱在其父高尚贤的言

  • 大明王朝:冯保——想要逆袭,不能光靠干爹,还得靠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养只白眼狼标签:冯保

    他是“东厂提督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干儿子,和四位“司礼监秉笔太监”属于同辈,和几乎所有的封疆大吏、六部九卿都想进入“内阁”并最终问鼎“内阁首辅”的梦想一样,他向进入“司礼监”并最终问鼎“掌印太监”。为此,他干了两件“蠢事”,并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1、下令杖毙“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当然,

  • 高拱到底做了什么,让冯保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冯保

    前面文章已经说到,冯保由于受到高拱的排挤,因此义无反顾地与张居正结成联盟,最终将高拱推翻,帮助张居正登上了内阁首辅宝座。那么,高拱到底做了什么,让冯保对他如此恨之入骨呢?说到底,还是因为高拱阻止冯保进步所引起的。纵观整个明代,冯保这个人应该算是最不像太监的太监了,一般来说,太监这行由于要在身体上受到

  • 冯保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被抄家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冯保

    冯保是明代一位比较著名的宦官,他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年间坐上了东厂提督兼御马监管事太监的职位,到隆庆皇帝驾崩,万历皇帝登基之后,他与张居正联手将内阁首辅高拱赶走,助力张居正坐上了首辅宝座,而自己也更进一步,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太监当中的霸主。由于隆庆皇帝早死,因此,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这

  • 大明王朝:吕芳真毒,告诉冯保为官三思,把他派到裕王府找新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控标签:冯保

    最近又读了一遍小说《大明王朝1566》,真心觉得这部小说特别好。根据这部小说拍出的电视剧我也看了,确实是精品。里面的台词,韵味十足,富有哲理。今天,和大家聊聊“为官三思”,说一点儿自己的想法。“为官三思”是吕芳对冯保的教导。太监冯保本是吕芳的亲信,他跟随吕芳多年。当看到天降瑞雪,他为了获得在嘉靖面前

  • 连明神宗都十分害怕的太监冯保,因为什么事遭到了皇上的忌恨?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冯保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整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作为天子,拥有整个国家当中数一数二的权利,是任何人都十分畏惧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皇帝年幼,不懂政事,这些皇帝同样有着自己害怕的人,在明代的时候,明神宗朱翊钧在10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他一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

  • 成都淫父李文忠,她9岁那年就成了父亲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迟来的爱爱不完标签:李文忠

    她9岁的时候,就成了父亲的“老婆”,经常和女儿亲热,持续了8年时间,这个男人名字叫李文忠,这个名字是父亲给他起的,也是父母的希望,可是李文忠是一个人渣,这是让父母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李文忠1956年,出生在成都市成华区的一个山村,他学习不好,却没有上进心,小学没毕业就不愿上学了,经常混吃等伤,结婚后他

  • 朱元璋为什么重用外甥李文忠,却将侄子朱文正囚禁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南海风云谈标签:李文忠

    引言: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大部分的皇帝都出身显赫,家学渊源。但是朱元璋却是一个例外,从一名处于社会底层的穷小子,发展到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不断砥砺前行。朱元璋的童年饱尝社会的艰辛,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差不多都离开了人世。与其他家庭完整的孩子相比,朱元璋十分

  • 《烈火军校》之李文忠:从人人讨厌的李怂怂变成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爱猫咪标签:李文忠

    《烈火军校》中的李文忠竟然大结局洗白了,真是小编没有想到的,更厉害的是还有点心疼这个坏坏的男孩子!从开始上场李文忠就欺负黄松,各种搞破坏,经常欺负谢襄,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经常装有钱,小编实在不喜欢,一次还故意把水关掉,逼的谢襄不得不去公共浴室,不过阴差阳错增加了谢襄和顾燕帧的感情,而他有所改变还是

  • 病人死了,医生全家被杀:大明功臣李文忠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李文忠

    作者:小螃蟹看过古代影视剧和小说的人都清楚,其中死亡率最高的职业,最心惊胆战的职业就是太医。毕竟太医所面对的病人,职业都压上一头,每一个人不是人中龙凤,就是皇亲国戚,最差也是王公贵族。如果在圈进后宫的争斗,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脑袋搬家。影视剧和小说毕竟有一定的戏剧性,可是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病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