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保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被抄家的下场?

冯保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被抄家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蒋雅各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3/12/6 18:39:04

冯保是明代一位比较著名的宦官,他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年间坐上了东厂提督兼御马监管事太监的职位,到隆庆皇帝驾崩,万历皇帝登基之后,他与张居正联手将内阁首辅高拱赶走,助力张居正坐上了首辅宝座,而自己也更进一步,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太监当中的霸主。

由于隆庆皇帝早死,因此,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这样一个少年天子,明显是处理不了政务的,因此,李太后和万历母子给予了冯保和张居正极度的信任,将朝中政务都交给张居正来打理,而冯保则负责协助李太后教育年幼的万历皇帝,被万历皇帝亲切地称之为冯大伴。张居正和冯保也确实不负厚望,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两人的紧密配合下,推出了“一条鞭法”“考成法”等改革措施,裁减冗员,减少支出,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

那么,曾经如此受到万历皇帝信任的冯保为何最终会走向末路呢?

其实一直以来,冯保除了作为张居正的盟友、万历的大伴之外,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李太后的眼线,他除了每天陪伴万历皇帝成长之外,还要将万历皇帝的动向汇报给李太后,使得李太后对万历皇帝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最终惹出了祸端。

万历皇帝十八岁时,有次由于醉酒调戏了宫女,这时冯保又出现了,并向太后告了状。李太后知道后即刻召见万历,狠狠地数落了他一番,并且还差点废掉万历的帝位。这还不算完,李太后还让张居正替皇帝起草"罪己诏",又罚他在慈宁宫跪了六个小时,事情这才算告一个段落。

但是经此一事,万历对张居正和冯保的敬重之情已经荡然无存,取代而之的是怀恨在心。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冯保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依靠,万历开始不再有顾忌,即刻就对冯保下手了。

万历十年十二月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万历看到奏疏后,大喜过望,表示道:“吾待此疏久矣!”当即在奏疏上批示:“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竽考付托,效劳日久,故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住。”

冯保最终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冯保的覆灭也标志着对张居正的清算拉开了序幕。

标签: 冯保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吕芳真毒,告诉冯保为官三思,把他派到裕王府找新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控标签:冯保

    最近又读了一遍小说《大明王朝1566》,真心觉得这部小说特别好。根据这部小说拍出的电视剧我也看了,确实是精品。里面的台词,韵味十足,富有哲理。今天,和大家聊聊“为官三思”,说一点儿自己的想法。“为官三思”是吕芳对冯保的教导。太监冯保本是吕芳的亲信,他跟随吕芳多年。当看到天降瑞雪,他为了获得在嘉靖面前

  • 连明神宗都十分害怕的太监冯保,因为什么事遭到了皇上的忌恨?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冯保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整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作为天子,拥有整个国家当中数一数二的权利,是任何人都十分畏惧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皇帝年幼,不懂政事,这些皇帝同样有着自己害怕的人,在明代的时候,明神宗朱翊钧在10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他一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

  • 成都淫父李文忠,她9岁那年就成了父亲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迟来的爱爱不完标签:李文忠

    她9岁的时候,就成了父亲的“老婆”,经常和女儿亲热,持续了8年时间,这个男人名字叫李文忠,这个名字是父亲给他起的,也是父母的希望,可是李文忠是一个人渣,这是让父母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李文忠1956年,出生在成都市成华区的一个山村,他学习不好,却没有上进心,小学没毕业就不愿上学了,经常混吃等伤,结婚后他

  • 朱元璋为什么重用外甥李文忠,却将侄子朱文正囚禁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南海风云谈标签:李文忠

    引言: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大部分的皇帝都出身显赫,家学渊源。但是朱元璋却是一个例外,从一名处于社会底层的穷小子,发展到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不断砥砺前行。朱元璋的童年饱尝社会的艰辛,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差不多都离开了人世。与其他家庭完整的孩子相比,朱元璋十分

  • 《烈火军校》之李文忠:从人人讨厌的李怂怂变成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爱猫咪标签:李文忠

    《烈火军校》中的李文忠竟然大结局洗白了,真是小编没有想到的,更厉害的是还有点心疼这个坏坏的男孩子!从开始上场李文忠就欺负黄松,各种搞破坏,经常欺负谢襄,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经常装有钱,小编实在不喜欢,一次还故意把水关掉,逼的谢襄不得不去公共浴室,不过阴差阳错增加了谢襄和顾燕帧的感情,而他有所改变还是

  • 病人死了,医生全家被杀:大明功臣李文忠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李文忠

    作者:小螃蟹看过古代影视剧和小说的人都清楚,其中死亡率最高的职业,最心惊胆战的职业就是太医。毕竟太医所面对的病人,职业都压上一头,每一个人不是人中龙凤,就是皇亲国戚,最差也是王公贵族。如果在圈进后宫的争斗,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脑袋搬家。影视剧和小说毕竟有一定的戏剧性,可是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病人死了,

  • 一个月前他孤身一人,一个月后他平定宁王十万叛军,他叫王守仁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王守仁

    明朝中期,武宗在位时,朝政混乱,民兵四起,远在南昌的宁王,为报先祖之仇,毅然造反,造反前他曾洋洋大论,并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这是战争开始前的最后一幕。宁王朱宸濠在府中宴请江西巡抚孙隧和王守仁,开始了他的表演,第一句就令人惊叹不已,他说“皇上总是四处游玩,国事也不管,国家怎么可以这样下去”孙隧和王

  • 一次简单谈话,却令王守仁放弃最初信仰,独自开辟自己一番新天地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王守仁

    时间:1502年(明弘治十五年)坐标地点:九华山一座寺院主角:阳明先生王守仁、寺内高僧一直以来,王守仁都在追寻成圣之道,可却始终摸不到法门,陷入了无尽苦恼之中。偶然一次和朋友间,朋友向他推荐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王守仁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近乎疯狂地“格物”,静坐在自家院

  • 王守仁为一代忠臣,为何嘉靖帝不喜欢他,甚至有些厌恶他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我想不需要笔者过多的吹嘘,相信只要提到王阳明,你总会多多少少听过他的名字或事迹。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明武宗朱厚照决定御驾亲征。可是军队走到涿州的时候,就传来消息,说宁王叛乱已被王守仁平定

  • 王守仁被庭杖隐含政治阴谋,父亲与他共同进退,成就千古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王守仁

    王守仁是公认的明朝第一人,他头上的名号既多又很夺目:文学家、书法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甚至还有响彻世间的圣人名头。他一生功业彪炳,军事上平定赣南、广西两处匪患,还曾经白手起家,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剿灭。他所发展的心学一派,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影响深远。然而,圣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