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差点成为三省之王,郑芝龙一步走错,差点断送了他打下的郑家江山

差点成为三省之王,郑芝龙一步走错,差点断送了他打下的郑家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君读史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4/1/17 13:49:21

可以说,当时的郑家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他们家族拥有战舰上千艘,兵马十多万,地盘从大陆的福建,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地区。所以在当时看来,郑家不仅仅是大明王朝的臣子,更加是盘踞在当地的王。最初的郑芝龙是一位海盗,不过这位海盗的脑筋是非常好的,所以在游荡在海上的时候,便积蓄了不少钱财,而且形成了一支非常强大了军队。大明王朝当时根本就没有实力消灭郑芝龙,只好招降了他,让他做了福建的总督。

其实在这之前,郑芝龙作为泉州人,早就对福建这一带非常感兴趣,他将台湾建立成为了自己的基地,运送了大批汉人到台湾,设府建制,完全跟大明朝是完全一样的。他本来就是想要在这一带自立为王了,后来觉得跟着强大的大明王朝混还是有好处的,所以他就投降了。此后郑芝龙一直都是以大明王朝臣子的角色在福建一带活动着。当然了他手里的大军可也没闲着,占领了福建大片地区,这个地方基本上就已经成为了郑家私人的地盘了。

当时大明王朝实质上已经灭亡,崇祯皇帝上吊以后,左良玉等人在南方扶持福王朱由崧登基,也就是后来的永历皇帝。这件事对郑芝龙的震撼非常大,他没想到那么庞大的大明王朝居然覆灭了。而小小的左良玉居然还有扶持皇帝的能力,这让郑芝龙第一次觉得自己跟皇权如此接近。他当然是没有胆子自立为王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郑芝龙实际上还是大明王朝的一份子,自然要向永历皇帝俯首称臣。不过这个政权只存在了不到两年时间,因为内部的斗争,加上永历皇帝本身没有斗志,所以直接导致了永历皇帝被抓。

永历政权结束以后,郑芝龙立刻抓住了机会,利用手里的十几万大军作为强大的后盾,改立隆武皇帝登基。郑芝龙也是第一次走入了大明王朝的政治核心圈,如果将来隆武帝能够一统天下的话,那郑芝龙也就是开国元勋了。所以郑芝龙对这件事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隆武皇帝这个人也不简单,他不仅当了皇帝,还想拥有皇帝的实权。这在当时看来是不现实的。我们都知道,郑芝龙的人马都是他自己一点点积攒起来的,不可能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全都充公了。再说了这皇帝都是自己立起来的,哪有可能听从他的调遣呢?

隆武皇帝还比较横,既然郑芝龙不答应带兵对抗满清,那他就自己出马,所以隆武帝自己招募了一点人马,想要去跟满清拼了,最终被满清大军杀害。此刻的满清大军已经来到了闽北地区,洪承畴找到郑芝龙,向他说明了此刻的情形,并且告诉他,如果他能够投降满清,那他将来就是这里的三省王。这当然是一种诱惑,郑芝龙心里当然也是心动了。所以他便直接奔赴了清军大营。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他只是带着自己的随从来到了清军大营。

而他那些手握重兵的弟弟们,一个都没有打算投降,就连他儿子郑成功也没有打算投降,他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光杆司令。没有了兵权的郑芝龙当然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当天晚上,清军便闯入了郑芝龙的帐篷,把他给抓了起来。没多久就被送到北京关押了起来,虽然也封了侯,却只能呆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每天给他儿子写招降书,这也是非常可怜的一件事。当年纵横大海的郑芝龙,到了晚年却成为了如此不堪的囚徒,只怪他一念之差,信错了人。

标签: 郑芝龙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封王,洪承畴拜相,郑芝龙斩首,为何降清待遇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郑芝龙

    吴三桂、洪承畴投降清廷较早,尤其是洪承畴,早在1642年就在皇太极、范文程等人的强力劝说下投降清廷。吴三桂和洪承畴都为清廷的入朝立下汗马功劳。吴三桂的父亲是锦州总兵吴相。他是明朝最典型的官二代。吴三桂本人也在明朝任辽东总兵。洪承畴出身进士,历任陕西三边都督、冀辽总督等要职。清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劝降

  • 郑芝龙投降满清,为何没得到重用?专家:也不看看他之前干嘛的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郑芝龙

    郑芝龙投降满清,为何没得到重用?专家:也不看看他之前干嘛的众所周知,在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京师,推翻了大明王朝。大明灭亡后,由明朝遗臣拥护皇室宗亲在南京成立了南明小朝廷,而南明第一任皇帝叫做弘光皇帝。然而这位弘光皇帝却是一个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之人,外面乱糟糟,而他却可以关起门来纵情享

  • 郑芝龙是如何成为南中国海海贼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郑芝龙

    看过《大国崛起》的人都知道,十六、十七世纪,正是荷兰最为强大的时候,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小荷兰,有着数万艘船,成为赫赫有名的“海上马车夫”。此时的荷兰正值巅峰,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海上第一任霸主。但正是在荷兰最巅峰之时,却在在南中国多次被击败,甚至不得不交纳保护费,方才被允许在南中国海通行。而击败

  • 同样是海盗被明朝招抚,汪直与郑芝龙, 为何结局却是天壤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郑芝龙

    王直究竟是商人还是海盗,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鼎盛时期,他勾结倭寇,率领庞大的海盗集团,几乎可以与郑和的船队媲美。明军拿他没办法。但他发家致富的方式不是掠夺,而是贸易。相传王直自幼家贫,但为人忠义,乐于分享,聪明伶俐,身体强壮,很快就在身边聚集了一群兄弟。他认为明朝法制严明,动不动就犯禁,容易侨居海外

  • 郑芝龙比郑成功实力大?控制东南亚海域,海上马车夫荷兰也得低头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郑芝龙

    从实力上来说,郑芝龙当然要比郑成功更加出色,这哥们最强盛的时期,拥有3000条战船,和20万带甲之兵,与日本和南亚诸国都有往来,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海盗,就连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路过东南亚的时候,都需要给郑芝龙交保护费。可是从民族情结、人品修养上来说,郑芝龙是远不及他的儿子郑成功的。郑成功不光立志

  • 称雄东亚海域的海盗头子郑芝龙为何富可敌国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郑芝龙

    文/寂寞的红酒郑芝龙是我国明末清初活跃在东亚海域的海盗头子,被誉为“东亚第一海上巨枭”。别看郑芝龙是个海盗,但势力很大,而且非常有钱,用富可敌国形容都不为过。郑芝龙每年的收入甚至比很多东南亚国家还要多。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作为一名海盗,郑芝龙为何那么有钱?说起郑芝龙的发家史,可以称得上传奇了。郑芝龙

  • 李自成当真把崇祯帝的亲叔叔——福王朱常洵给洗洗刮刮煮煮吃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城花音搞笑标签:朱常洵

    明朝藩王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母为郑贵妃。明神宗一度打算废长立幼,立皇三子为皇太子,但是遭到李太后和诸大臣的坚决反对。明神宗最终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封地在河南洛阳。为了“弥补”对皇三子的“亏欠”,明神宗在这个儿子身上花起钱来毫不心疼。福王举办婚礼,费用高达三十万

  • 福王无福运,重达三百斤的朱常洵,真的被李自成军队给煮熟吃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国营养猪藩王体制下的终极产物。据说朱常洵的体重有三百斤,连走路都走不动,只要坐下那就绝对起不来,必须要人扶着起身。照此描述,朱常洵确实和诸没啥两样,姓朱、像猪、本身也是朝廷养的“猪”。猪王爷乃是大明一代“圣主”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儿子,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从万历皇帝的画

  • 福王朱常洵惨遭李自成炖肉?洛阳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福禄宴”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朱常洵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过一位著名的胖子王爷,据说他的体重达到了惊人的360斤,没有人搀扶的话几乎无法行走。他享受荣华富贵几十年,他是老皇帝的心头肉,他是最幸运的王爷,当然他也是最悲惨的王爷。因为他的下场非常惨烈,城破被俘,丢进大锅里炖肉,被人吃光了。他叫朱常洵,是明神宗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封福王,富甲天下。

  • 李自成攻破洛阳以后,用一口大锅把朱常洵煮了,百姓闻之纷纷叫好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朱常洵

    公元1641年,李自成活捉了福王朱常洵,把他和剥了皮的鹿一起烹煮,朱常洵大声嚎叫,百姓们却争相传颂,拍手叫好!福王朱常洵是万历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深受万历皇帝喜欢。万历禁不住郑贵妃狂吹枕边风,有一段时间,竟在朝堂上三番五次提议让朱常洵取代太子朱常洛。他的这个想法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大臣们坚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