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大将宋国公:冯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开国大将宋国公:冯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45 更新时间:2024/2/2 6:27:43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为了彻底消除蒙古人对明朝的威胁,朱元璋多次派兵北伐。其中,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等人都曾带兵出征漠北,多次轮番攻打,蒙古人一再败退,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蒙古人已经不敢南下牧马了。在洪武五年,有一位将领在北伐时期虽然立下大功,但却差点被朱元璋问罪,此人就是冯胜。

冯胜,原名冯国胜,朱元璋起兵之初,路过定远,有一位叫冯国用(下图)的人前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看他的穿着打扮,像一个书生。便调侃说:“阁下是来我军中握笔的吗?”冯国用回答说:“不可以貌取人,我可以助将军平定乱世。”朱元璋大喜,留冯国用在身边做宿卫长。冯国用还带来了一位年轻人,就是他的弟弟冯国胜。

冯国用有徐达之谋,也有常遇春之勇,在朱元璋麾下所向披靡,深得朱元璋信任,可惜的是,4年后,冯国用暴病而死,没能死在战场上,颇为遗憾。冯国用死后,朱元璋开始重用他的弟弟冯国胜。在和陈友谅的龙湾之战、鄱阳湖之战中,冯国胜都是一马当先,立下大功。在攻打张士诚时,冯国胜的功劳仅次于常遇春。朱元璋称帝后,封冯国用为宋国公,是当时仅有的6位公爵之一,和徐达、常遇春并列。为了避朱元璋的讳,冯国用把“国”字略去,从此改名为冯胜(朱元璋字国瑞)。

洪武二年,常遇春去世后,在当时的朱元璋心中,冯胜的军事作用仅次于徐达,因此在洪武二年、洪武三年、洪武五年,冯胜都被委以重任,作为剿灭元朝遗兵的主力。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冯胜从兰州北上,冯胜带兵直捣草原,正遇元军主力,冯胜出其不意,俘虏两万敌军,牛马十余万匹,还有大量金银。冯胜取得大胜,心生贪念,他在给朱元璋报捷时,只说自己俘虏两万敌军、十万匹牛马。并没有提及还有大量的金银,因为冯胜想占为己有。

自古以来,立功当然要奖赏,但贪污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就在积极组建自己的特务系统,冯胜的这种小动作,没能瞒过朱元璋。等冯胜班师回朝,朱元璋下旨夸奖西北将士。而且,在夸奖冯胜时,特意提到“祭遵为将,忧国奉公;曹彬平江南,所载惟有图书。”(出自《明史纪事本末》)。

祭遵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一名大将,而曹彬是宋太祖赵匡胤麾下的名将,冯胜认为,朱元璋把自己和祭遵、曹彬相比,是在夸奖自己,于是沾沾自喜。不料,御史中丞刘伯温却私下提醒冯胜,刘伯温说:“将军恐怕是生了贪念,一时糊涂做错事情了吧?如果此时再不请罪,恐怕就来不及了。”

冯胜一听,脸色突变,他贪污金银的事情,只有心腹之人才知道,刘伯温竟然凭朱元璋的圣旨猜出自己贪污。冯胜左思右想,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来,朱元璋提到的祭遵和曹彬,都是有典故的名人。祭遵帮刘秀打天下,战功赫赫,但他清廉自守,被后世传颂。而曹彬在北宋也是一位清廉的将领,曹彬在平定江南时,其他将领都抢夺金银,曹彬却只带回来几箱子书籍。朱元璋并不是把冯胜比作祭遵和曹彬,而是用祭遵和曹彬的故事讽刺冯胜。

冯胜十分羞愧,进宫向朱元璋请罪,交出了自己所贪污的金银,朱元璋没有怪罪冯胜。只是在赏赐西北功臣时,唯独不赏冯胜,算是对他的惩罚。

实际上,朱元璋早就知道冯胜贪污,只是不想让冯胜太难堪,因此才选择用这种方式敲打冯胜。好在刘伯温提醒得及时,冯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标签: 冯胜

更多文章

  • 汉元帝妃子中山太后:冯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冯媛

    《冯婕妤》圈门昼开熊不守,婕妤当前众嫔走。荷君光宠捍君危,不然安用贱妾为。君身如山妾如叶,君有不虞安置妾。亦知仓卒非贾恩,恩多妒深翻在睫。冯婕妤,昔非勇,今非怯,掖庭佞儿何喋喋!这首诗是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所作,主人公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冯媛,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冯媛的故事。汉元帝刘奭的后宫嫔妃并不

  • 独孤贵妃:唐代宗最宠爱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独孤贵妃

    唐代宗的结发妻子并不是贞懿皇后,而是崔妃,咱们先来说说唐代宗的嫡妻崔氏为何没当上皇后。崔氏的母亲是韩国夫人,也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崔氏自然就是杨贵妃的外甥女了。唐代宗还是广平郡王时,玄宗便选了崔氏为郡王妃,韩国夫人因妹妹的关系,杨家一时间显赫无比,皇亲国戚自然与皇室相匹配。唐代宗本人应该不太喜欢崔氏

  • 春秋后期吴国国君:吴王寿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寿梦

    吴王齐去世,儿子寿梦继位,是为吴国第十九代皇帝。这个寿梦还真是个不简单的皇帝,他志向远大、抱负宏伟,不甘心永作部落首领,虽然当时的吴国还是大周的附属国,但却远隔千里,甚少有往来,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句吴小国周围与数国相邻,少不得遭受欺凌,寿梦便立志要改变现状,让自己真真强大起来不受欺负,便想借大周这

  • 东汉末军阀:吴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匡

    吴匡,字崇义,是陈留人氏。汉末时期,他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因为有异于常人之处,所以非常受何进宠信。今天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吴匡这位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可能有一些人还比较陌生。但是,说到吴匡的儿子、侄子和侄女,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对于吴匡来说,儿子吴班和侄子吴懿,

  • 三国曹魏大臣: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既

    在笔者看来,虽然张既在曹魏将领中的名气,无法和张郃、张辽、于禁、徐晃、乐进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文武双全的张既,在曹魏所起到的作用,却完全不输以上几位名将。对于张既来说,不仅具备治理一方的才能,还能够多次率军平定叛乱,从而成为非常全面的人才。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张既这位历史人物。一首先,根据

  • 三国董卓部将:徐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荣

    董卓被誉为东汉末年第一大国贼,手持重兵西凉军,其作战勇猛,屡建战功,受何进和袁绍所召,进京勤王辅政,最后成为权倾朝野的奸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董卓手下有五大猛将,即吕布、李傕、郭汜、徐荣、华雄,《三国演义》中将吕布列为第一,正史中亦有董卓拉拢吕布的种种良苦用心,

  • 如何客观评价元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朝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与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创造了“元和体”。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稹吧。01讲到元稹,世人大多乐于盯着他的情史说事,他为官正直的一面,以及倡导新乐府的功绩,往往被忽视了。元稹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

  • 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庾信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别名庾兰成、庾开府、庾义城,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庾信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张爱玲曾写过喜欢庾信的诗赋,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写《民国女子张爱玲》时用过一段庾信的赋:“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对妆台,诸窗倂开,遥看已识,试唤便来。&rdq

  • 三国曹魏大将军:夏侯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眼睛被曹性射中后,拔矢啖睛,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相信这是大家想起夏侯惇的第一反应。但是看了三国正史以后会对夏侯惇产生一种错觉,不但没有什么战功被人绑架劫持却能成为曹操集团中地位最高的将领。战绩与其政治地位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靠亲

  • 北宋诗人:李之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北宋时期词人,是苏轼的门人之一,尤擅作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在安徽太平州的一所简陋府宅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案前埋头书写:“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