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天文学家杨忠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宋天文学家杨忠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69 更新时间:2023/12/7 2:36:58

杨忠辅,南宋天文学家。字德之。淳熙十二年(1185),为成忠郎,自造新历,时行《淳熙历》,请加修改。次年,其历验证月食有误差,被罢遣。后入太史局。庆元四年(1198)奉命制《统天历》,次年颁行,共包括《历经》等天文历算著作十四种二十八卷。嘉泰二年(1202),以历与天象不合,被罢。《统天历》取消了上元积年法;定一年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仅差26秒,精度与公历相当,而早三百八十余年。元《授时历》吸收了这两项改革。

人物生平

杨忠辅(生卒年代不详)中国宋代天文学家。约在1185---1206年任职于太史局,于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作《统天历》。在该历中使用了有史以来最精确的回归年长度---365.2425日,这个长度,不仅取代了在中国使用了长达七百年之解放前的,祖冲之测量的回归长度---365.2428日,而这个数值正是400年后(1582)欧洲格里历---也就是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公历中所采用的回归年数值。

影响

在杨忠辅以前,人们以为回归年长度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恒定值,只要尽量测量准确就可以了。杨忠辅的工作不仅在数值的精确性给人以深刻印象,而且他还发现回归年长度在逐渐变化。尽管他定出的变化率比用现代理论推出的大了许多,但现代理论是在杨忠辅之后六,七百年,在天体力学,高等数学、天文望远镜等己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他修订回归年长度经过了长期的努力,这种努力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结构所要求的。正因为如此,在杨忠辅之后,中国天文学家仍然继续追求更精确的回归年长度数值,明末邢云路测定为365.242190日,用上式推算,当时的误差仅为0.000027日,比第谷在1588年测得的365.2421875日更准确,古代中国和欧洲对回归年的测量是在不同的天文体系之中进行的,世界各国天文学都己纳入统一的轨道,但世界通用的公历中的回归年长度值,杨忠辅早在八百年前就得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在春秋时期就得到了回归年长度为365.25日,这在当时是全世界最精密的数值。

公元461年,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的回归年长度,则将中国人的这一成就推向了顶峰,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并且对天文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后的作用。

历史记载

绍熙四年,布衣王孝礼言:“今年十一月冬至,日景表当在十九日壬午,会元历注乃在二十日癸未,系差一日,《崇天历》癸未日冬至加时在酉初七十六分,《纪元历》在丑初一刻六十七分,《统元历》在丑初二刻二分,会元历在丑初一刻三百四十分。迨今八十有七年,常在丑初一刻,不减而反增。《崇天历》实天圣二年造《纪元历》崇宁五年造,计八十二年。是时测景验气,知冬至后天乃减六十七刻半,方与天道协。其后陈得一造《统元历》,刘孝荣造《乾道》、《淳熙》、《会地元》三历,未当测景。苟弗立表测景,莫识其差。乞遣官令太史局以铜表同孝礼测验。”朝延虽从之,未暇改作。

庆元四年,《会元历》右占候多差,日官、草泽互有异同,诏礼部侍郎胡紘充提领官,正字冯履充参定官,监杨忠辅造新历。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姚愈言:“太史局文籍散逸,测验之器又复不备,几何而不疏略哉!汉元凤间,言历者十有一家,议六不决,考之经籍,验之帝王录然后是非洞见。元和间,以《太初》违天益远,晦朔失实,使治历者修之,以无文证验,杂议蜂起,越三年始定。此无他,不得儒者以总其纲,故至于此也。《周官》冯相氏、保章氏志日月星辰之运动,而冢宰实总之。汉初,历官犹宰属也。熙宁间,司马光沈括皆尝提举司天监,故当是时历数明审,法度严密。乞命儒臣常兼提举,以专其责。”

五年,监察御史张岩论冯履唱为詖辞,罢去。诏通历算者所在具名来上。及忠辅历成,宰臣京镗上进,赐名《统天》,颁之,凡《历经》三卷,《八历冬至考》一卷,《三历交食考》三卷,《晷景考》一卷,《考古今交食细草》八卷,《盈缩分损益率立成》二卷,《日出入晨昏分立成》一卷,《岳台日出入昼夜刻》一卷,《赤道内外去极度》一卷,《临安午中晷景常数》一卷,《禁漏街鼓更点辰刻》一卷,《禁漏五更攒点昏晓中星》一卷,《将来十年气朔》二卷,《己未庚申二年细行》二卷,总三十二卷。庆元五年七月辛卯朔,《统天历》推日食,云阴不见。六年六月乙酉朔,推日食不验。

嘉泰二年五月甲辰朔,日有食之,诏太史与草泽聚验于朝。太阳午初一刻起亏,未初刻复满。《统天历》先天一辰有半,乃罢杨忠辅,诏草泽通晓历者应聘修治。

标签: 杨忠辅

更多文章

  • 北宋癸未科状元王世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世则

    王世则,桂林永福(今广西永福)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癸未科状元。人物概述鹿寨县雒容镇有个岩洞叫白象岩,洞中有一钟乳石酷似白象。洞壁有古今摩崖石刻40余幅,其中《高岩立春日》、《乙已岁首春一日》及《登高左岭望迤北诸石山》等三首题壁诗,署名“王世则”

  • 南宋词人陈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编有《临汀志》 《家藏经验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晔

    陈晔,字日华,福建长乐人。宋庆元二年间(1196)时知汀州,年发币捐款助学,革除官占良田以养学校;减官盐价以利平民。人物简历陈晔,字日华,福建长乐人。宋庆元二年间(1196)时知汀州,年发币捐款助学,革除官占良田以养学校;减官盐价以利平民。莲城及宁化头陀和奸商托五通渔利,依律法惩治;使尚鬼陋俗为之

  • 北宋户部尚书陶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陶谷

    陶谷(903年-970年),本姓唐,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北宋大臣。陶谷早年历仕后晋、后汉、后周,曾先后担任单州判官、著作佐郎、监察御史、知制诰、仓部郎中、中书舍人、给事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官职。北宋建立后,陶谷出任礼部尚书,后又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宝

  • 南宋官员郑伯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郑伯熊

    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国子监丞、著作佐郎兼太子侍读,婺州知州、宁国知府等职。任上曾设书院印行二程之书,聚生徒二百余人,亲临教授。郑伯熊继承和发扬洛学与关学,叶适、陈亮亦曾向他问学。遗著有《郑景望集》《郑

  •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

  • 南宋官员词人陆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睿

    陆睿(?1266), 字景思,号西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代官吏、词人。绍定5年(1232)进士,官至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存词三首。代表词作《瑞鹤仙》。人物简介陆叡(?1266) 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佑

  • 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宏中

    杨宏中(11761228),字充甫,号僩齐,福建福州人。开禧元年(1205)乙丑科进士。宋宁宗时列“六君子”之首。生平经历杨宏中,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是晓岐第12代杨恪之四子。庆元元年(1195),杨宏中年仅20岁,便博学多才,政论卓著,宁宗帝立其为国子监生,朝

  • 南宋端明殿学士韩肖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肖胄

    韩肖胄(一〇七五~一一五〇),字似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名相韩琦曾孙,徽宗朝宰相韩忠彦之孙。以荫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赐同上舍出身,除卫尉少卿。寻假给事中使辽。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知相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江州。入为祠部郎,迁左司。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迁吏部侍郎。三年

  •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唐英

    张唐英,自号黄松子,蜀州新津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七年,卒于神宗熙宁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攻苦读书。及进士第。翰林学士孙抃得其正议五十篇,以为马周、魏元忠不及。试贤良方正,不就。调城令。神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以父忧去,未卒。唐英有史才,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蜀梼杌》等,《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北宋史学家范祖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