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辅政大臣大将军:曹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辅政大臣大将军:曹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49 更新时间:2024/1/21 19:41:04

司马懿曾经给曹爽下过一个评价:驽马恋栈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曹爽像一匹劣马,贪恋槽中的豆料,没有什么志向,非千里马可比。这句话可谓是经典至极,曹爽在关键时刻马失前蹄,被司马懿所擒,最后被杀,可悲可叹。那么正史上曹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爽是大司马曹真之子,典型的官二代。身体肥胖,行事谨慎,为人也很低调。那么后来为什么会变成一个飞扬跋扈的人呢?这跟当时的形势有关。曹爽自小就与曹叡交情甚好,曹叡当上皇帝后逐步提拔他为武卫将军,专门负责保卫皇帝寝宫的安全。武卫将军属于禁军的一支,跟皇帝亲近,但权力不算特别大。曹叡临死前,曹爽作为中间派,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托孤重臣。到底怎么回事呢?

曹叡病危,原本定的托孤大臣为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五人共同辅政。其中燕王曹宇资格最老,曹宇跟曹丕是一辈,算是曹芳的爷爷辈。领军将军夏侯献和屯骑校尉曹肇对曹叡身边的宠臣刘放孙资早就不满,曾经放话:看这两个小人还能得意多久,而此时两人正守在曹叡的身边。刘放和孙资一看夏侯献和曹肇要成为托孤大臣,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于是开始找机会劝曹叡更改决定。

这时正好曹宇喊曹肇出去商量事情,夏侯献和秦朗也都不在,只有曹爽一个人在皇帝内室。于是两人劝魏明帝曹叡说:先帝曹丕曾经有言,籓王不得辅政。曹肇、秦朗看到您患病,在外面嘻嘻哈哈,洋洋自得。这些人都是佞臣赵高之流,怎么能辅政呢?

曹叡这时已经奄奄一息,口不能言,皱眉问道:那么谁可以让人放心呢?于是两人赶紧推荐眼前的曹爽和老臣司马懿。曹叡答应,这时曹肇进入,听说皇帝改变了主意,于是磕头哭泣劝曹叡改变主意,曹叡也答应了。曹肇出去后,刘放和孙资又回来劝说曹叡坚持刚才的意见,并且说要手写诏书才算数。最后两人握着曹叡的手起草了诏书,随后就拿到殿外宣旨,勒令燕王等人立即离开洛阳,不得有误。

其实无论哪一派获胜,曹爽都能成为托孤之臣,只是这一次很意外,他成为仅剩的托孤重臣之一,另外一个是资格甚老的司马懿。

刚开始曹爽对司马懿非常的尊敬,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请教他。司马懿也对曹爽礼让三分。按照这个形式是不会发生高平陵之变的,曹爽的态度转变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他身边的人。谁呢?人称台中三狗的何晏、邓飏、丁谧。

此三人由于为人轻浮,人品极差历来被曹丕和曹叡所不重用,等到曹爽辅政,这三人凭借着跟曹爽的关系迅速上位,而且三人极力劝说曹爽独权专政。

在这三人的蛊惑下,曹爽内心的邪恶意念开始苏醒,渐渐的一发不可收拾。曹爽在三人的建议下,幽禁了郭太后,架空了司马懿,从此挟持了8岁的曹芳,开始专权。

曹爽纳了先帝曹叡的两位才人,把自己的兄弟都提拔到关键位置上。其中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何晏、邓飏、丁谧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力控制了文官和武将的升迁,渐渐的凡是不和他们结为一个联盟的官员都被以各种理由打压。

司马懿为了躲避曹爽的锋芒,于是装病。但是暗地里却在积攒实力和联络朝臣,希望能有机会扳回一局。很快的机会来了。

公元249年,曹爽三兄弟带着曹芳前去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尽管事前谋士桓范提醒曹爽要把曹羲和曹训留下,以掌握禁军,防止有人搞政变。但是自大的曹爽听不进去,没有理会。

随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孚、司徒高柔、太尉蒋济、太仆王观等人联合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领军夺取武库,司马师率军控制司马门,司马昭领军营救出被幽禁的郭太后,并从郭太后处领取了免除曹爽大将军职位的诏书。

紧接着司马懿率军驻扎在洛水浮桥,上书皇帝曹芳,目的是清君侧。大将军曹爽祸乱朝政,应该立即免职。曹爽了解政变后,手足无措。只能被动的扎营固守。

后来,司马懿向曹爽最信任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指着洛水发誓:政变只是为了让曹爽交出权利,其他概不追究。后来太尉蒋济又给曹爽写信,以自己的人格保证曹爽的人身安全。最后,迫于形势,曹爽投降。曹爽投降后被司马懿派兵幽禁起来,后来更是在朝议中借众人的力量判了曹爽谋反之罪,最后根据魏律处斩,并且夷三族。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曹爽的一生是很戏剧的一生,曹爽本人原本低调谦虚,胸无大志,只想享受自己世袭的荣华富贵而已。后来在魏明帝托孤时阴差阳错的成为两大托孤重臣之一。怪只怪自己用人不当,致使台中三狗飞扬跋扈,自己也变得贪婪、霸权而不可收拾。成于权利之争,也败于权力之争,最后更是死于权力之争,可悲可叹!

标签: 曹爽

更多文章

  • 姜维是如何成为蜀汉支柱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姜维

    三国可谓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各方英雄豪杰都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三国里大家最为熟知的应该是蜀汉,蜀汉一方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人才众多,不过自从刘备逝世以后,曾经为蜀汉打天下的人才逐渐凋零,又气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大部分都是靠着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人就是天水麒麟儿姜维了。姜维姜维,字伯

  • 唐朝宰相:源乾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源乾曜

    源乾曜(?-731年),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人,唐朝宰相,北魏太尉源贺之后,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源乾曜进士出身,历任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等职,716年(开元四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不久与姚崇被一同免官,改任京兆尹,四年后复任宰相,不久升任侍中,后又因针对封禅泰山的问题

  • 唐朝宰相:张光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光辅

    张光辅(?-689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武周朝大臣。在687年被擢升为宰相,次年为诸军节度,参与征讨越王李贞的叛乱。期间,张光辅纵容将士趁机暴敛,杀降冒功,受到新任州刺史狄仁杰的抵制和谴责。张光辅因此怀恨并弹劾了狄仁杰,使其贬官。689年,罪臣徐敬真、张嗣明为保性命而胡乱牵连其他大臣,张光辅

  • 唐朝宰相:牛仙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675年-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牛仙客早年曾为县中小吏,后为陇右营田使佐吏,历任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萧嵩拜相,荐牛仙客为节度留后,后升任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牛仙客改任朔方行军大总管,赐封陇西郡公,后入朝为工部尚书,加同中

  • 唐朝武周宰相:王方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方庆

    王方庆(?702年),本名王綝,字方庆,以字行于世,雍州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东晋丞相王导之后。唐代武周时期宰相,著名藏书家。博学,熟于朝章,著书200余篇。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皆复函解答,他的门徒将他的书信编为《杂礼答问》。家聚书很多,不减秘府,图书多异本。王方庆逝世后,

  • 李克用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李克用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克用

    李克用,即后唐太祖,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唐末至五代初期军阀,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克用曾率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还率军勤王,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 五代十国军阀之晋王李克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克用

    李克用,即后唐太祖,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唐末至五代初期军阀,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克用曾率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还率军勤王,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 唐朝宰相:崔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

  • 唐朝宰相:李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珏

    李珏,字待价,其先出赵郡,客居淮阴。开成中,杨嗣复得君,引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固言皆善。后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又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宣宗立,内徙郴、舒二州,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迁河阳节度使。俄检校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珏顾己大臣,谊不以内外自异,表请立皇太子维天下心。江淮旱,发

  • 唐朝宰相:陆元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元方

    陆元方(639年701年3月20日),字希仲,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陈朝给事黄门侍郎陆琛曾孙、朝散大夫陆柬之从子。陆元方博学大度,考中进士后,起家于三水县尉,迁监察御史。武则天即位后,拜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长寿二年(693年),担任门下侍郎、凤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依附宰相李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