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宗室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东吴宗室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3/12/14 12:18:46

鲁班,即全公主,三国时期东吴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会稽王孙亮异母姐,她是一位玩弄权术的高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男权当道的古代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但总有一些女人会打破世俗的桎梏。

在遥远的三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关于她的出生年月和死亡时期,已经无从查起,但是她那些擅权搅动东吴风云的行径,却被永远记录在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中。

夫死再嫁成全公主

孙权和周瑜不仅是君臣,也是儿女亲家。孙权的长子孙登娶了周瑜唯一的女儿,周瑜的长子周循则娶了孙权的女儿孙鲁班。

可惜的是周循英年早逝,孙鲁班成了寡妇,于是孙权登基称帝之后又将她许配给了全琮

全琮并非寂寂无名之辈,他长期在孙权麾下效力功勋显赫,孙权称帝后他不但荣升为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还成了皇帝的乘龙快婿。

由于当时东吴的公主没有正式的封邑,史书上便以夫姓代称,孙鲁班也就成了全公主。

全公主和全琮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全怿和全吴,孙权爱屋及乌对全家也十分器重。

略施小计除掉王夫人

公元241年,年仅33岁的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后来,孙权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

儿子当了太子,琅琊王夫人自然母凭子贵,孙权也有意立她为皇后。

可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就像王夫人也无法预料,她的皇后梦竟然会毁于全公主之手。

全公主之所以反对王夫人当皇后,并不是针对新太子孙和,而是在为她的母亲步练师鸣不平。

要知道步练师生前的恩宠比王夫人更胜一筹,但也是在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如今王夫人想轻而易举登上皇后之位,全公主断然不能答应,她得为死去的母亲做点什么。

于是,全公主在孙权生病卧床时使出了一招离间计。

全公主以“孙和不在宗庙为父皇祈祷,而是去妃子的叔叔家里密谋”进行挑拨,又言王夫人听闻孙权病了不忧反喜。

孙权果然中计大发雷霆,王夫人惊吓过度一命呜呼,孙和虽然保住了太子之位,却终日惶恐不安。

二宫之争的最大赢家

对于全公主而言,除掉王夫人只是小试牛刀,日后她甚至将久经沙场的孙权都玩弄于股掌之上。

公元242年至250年的这段时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因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朝臣也纷纷站队。

全公主和全氏家族力挺鲁王,而她的亲妹妹朱公主及其丈夫朱据则站在太子这一边,从此一母同胞的至亲姐妹因为党争反目成仇。

二宫之争的结局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太子和鲁王两败俱伤,一个被贬为庶人,一个被赐死,双方的党羽均被清算。

然而在这场血雨腥风中,身为鲁王党羽的全氏家族仅仅损失了一个全寄(全琮的次子),全公主则安然无恙。

这就是全公主的高明之处,她早就猜到太子和鲁王的下场,所以早早在暗地里找好了退路。

这一次全公主将筹码压在了孙亮身上,他是孙权年纪最小的儿子,母亲是潘淑。

从如日中天到日暮穷途

公元250年东吴储君再次易主,不足八岁的孙亮成为新太子,而全公主的侄孙女则成了太子妃。

两年后孙权驾崩,孙亮即位,全妃被封为皇后,全氏家族有5人封侯迎来最辉煌的时刻。

权力是把双刃剑,它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这一点,全公主深有体会。

权力熏心的她俨然成了一个刽子手,她勾结权臣孙峻诛杀了诸葛恪、孙和,甚至连亲妹妹朱公主都没有放过。

人不可能永远得意,孙峻病死之后,全公主的末日也来临了。

孙峻死后,他的堂弟孙綝开始把持朝政,全公主和孙亮等人密谋除掉他,可惜计划泄露遭反杀。

孙将孙权第六子孙休扶上帝位,将孙亮贬为会稽王,将全公主赶到了豫章郡。

从孙和被立为太子到吴少帝孙亮被废,全公主一直活跃在东吴的历史上,祸乱吴国长达17年之久。

她为了一己私利,谋害储君、托孤大臣和亲妹妹,将人性的险恶表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全公主的结局,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至今是个谜。

标签: 孙鲁班

更多文章

  • 曹操正妻武宣卞皇后:卞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卞夫人

    武宣卞皇后,即卞夫人,魏武帝曹操第二任妻子,魏文帝曹丕之母,她得到了乱世英豪曹操的盛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是《三国志》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是在赞扬一个人宠辱不惊、淡然有涵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陪伴曹操40余年

  • 西魏文帝皇后: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乙弗皇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流传着母凭子贵的说法。特别是皇宫之中,哪个嫔妃只要生一个儿子,那么后半辈子就有盼头了。但是在历史上有个妃子却是个例外,她16岁嫁给皇帝,26岁时成为了皇后,但是在她31岁的时候,却被皇帝赐死,同时她在短短14年,就给皇帝生了12个孩子。按理说,她应该倍受宠爱,但是为什么最后

  • 东吴大将军荆州牧:诸葛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三国时期孙吴开国元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

  • 唐朝大臣宋国公:萧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瑀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萧瑀传》中说:南朝萧家大族崛起于江东,萧梁的创始人萧衍在位的四十八年间,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的实事,自始至终并没有犯下重大的过错,却因小小的过失导致王朝的灭亡,而他所遗留下的福祉泽及后世子孙。自萧瑀至萧遘,八人官居宰相,家族的名望德业,与整个唐代的兴衰相始终。

  • 唐朝名伎关盼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盼盼

    关盼盼,唐代名伎。此“伎”非彼“妓”,伎是指以歌舞业为生的女子,也就是说我可以给你唱个小曲,可以为你一舞,但是不能么么哒,也不能啪啪啪。妓,才是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关盼盼出生书香世家,精通诗文,是当地有名的才女。无奈家道中落,不

  • 唐朝名妓杜秋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杜秋娘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家可能都认为这首诗是如李白那样大家所作。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写出这首诗的是一个小小的歌舞伎,她叫杜秋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秋娘这个小人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此诗的呢?杜秋娘从小长于妓院

  • 唐朝宰相之苏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瑰

    苏瑰(639年-710年),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人,唐朝宰相,西魏度支尚书苏绰玄孙,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苏瑰进士出身,历任恒州参军、豫王府录事参军、朗州刺史、歙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右仆射,封许国公。710年(景龙四年),唐中宗去世,苏瑰

  • 唐朝宰相之敬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敬晖

    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宰相。敬晖早年曾历任卫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长史、中台右丞,后与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平阳郡王。神龙二年(706年),武三思以五

  • 唐朝宰相之杜黄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杜黄裳出身于京兆杜氏,进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从事,后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唐宪宗监国时,被授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杜黄裳极力主战,主张削弱藩镇,曾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辟。后

  • 唐朝宰相之韦执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韦执谊

    韦执谊(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并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韦执谊被王叔文荐为宰相,先担任尚书右丞、同平章事,后改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协助王叔文推行永贞革新。宪宗继位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