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半老徐娘”历史主人公徐昭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半老徐娘”历史主人公徐昭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11 11:53:15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南史·列传第二》

译文:

c因为萧绎有一只眼瞎了,每次听说萧绎将要来时,必定要在半边脸上化妆来等待他,萧绎看见后愤怒地离开。徐昭佩生性喜欢喝酒,常常大醉,萧绎回到房间,一定会吐在他的衣服里。徐昭佩和荆州后堂瑶光寺的智远道人私通。她酷好妒忌,见到不被萧绎宠幸的妾,便并坐一起交杯共饮。刚刚觉得有孕的,她就动刀杀人。

当一个女人嫁给一个不喜欢的男人时,她该怎么做?

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一般都会是忍气吞声,哀叹自己命不好罢了,选择自杀或者杀夫的就比较少见了,而本文女主的做法实在称得上“不走寻常路”。

她当面取笑丈夫的残疾,她给丈夫不停地换着各种深浅不一的绿帽子,她不断挑战丈夫的底线,最终凄惨地死去。妥妥的皇后没当上,尸体还被愤怒的丈夫送回娘家,完成形式上的休妻。

她就是徐昭佩,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萧绎的老婆,成语“徐娘半老”中的“徐娘”,一个不羁的女人,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女人,一个疏狂到极致的女人。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小名叫七符,他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萧统。萧绎的诗也做得不赖,流传下来有一首《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皇帝的出生在史书里一直都是神神叨叨的,萧绎也不例外,又是老妈梦月入怀,又是出生时香气弥漫啥的,还说胎盘是紫色的,明明就是胎盘老化,但这么多灵异事件,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萧绎生下来一个眼睛就是瞎的,天生残疾,独眼龙。

从家世上来说,徐昭佩也不差!老爹是前朝齐国的太尉,武装部队总司令,爷爷娶的是前前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的公主。

嫁给一个独眼龙,哪怕他是才子,哪怕他是王爷。(徐昭佩出嫁的时候,萧绎还没有当皇帝,只是湘东王而已。)身为一个女子,总有些不甘心吧,徐昭佩的反应很独特。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南朝》一诗写道“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没错,就是“半面妆”,萧绎去徐昭佩那里,徐昭佩就以“半面妆”应对。你不是一只眼吗?那我就半边脸化妆,半边脸素颜,反正你也只看得见一半,如此公然嘲讽丈夫的残疾,丈夫的反应当然就是拂袖而去。

徐昭佩开始酗酒,酗酒的女子自然不会可爱,萧绎偶尔去她那里,她却把酒吐到萧绎身上,是不是故意装醉,就不得而知了。

就下来还有更狂放的。徐昭佩开始给丈夫戴绿帽子,而且还经常换款式。

《南史》上记载了徐昭佩有三个情人,一个是萧绎的下属暨季江,一个是荆州瑶光寺的智远,一个是贺徽。其中,暨季江和贺徽都是美男子。徐昭佩经常与贺徽在一个叫普贤尼寺的场所幽会,还把情诗写在洁白的枕巾角上,赠与情郎。

就是这个暨季江,对别人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就是徐娘半老的来历了。想想这个姓暨的家伙,上司的老婆也敢上,得了便宜还要卖乖,也算的上是胆大妄为了。

徐昭佩参与萧绎后宫的宫斗戏所用的战术比较特别,具有强烈的统战工作色彩。“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对失宠的关怀备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对得宠的坚决打压,毫不留情。

关于徐昭佩的相貌,史书很不实事求是。《南史》上说,徐昭佩“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不漂亮,萧绎不喜欢她,两三年才到她房中去一次。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既然是丑女,怎么岁数大了,反到风情万种,被美男子称为“半老徐娘”?第二,两三年才到她房中去一次,儿子闺女哪里冒出来的?

所以,可以大胆推测,萧绎和徐昭佩还是有一段时间的蜜月的,后来为什么会闹成这样,史书上没有描述。或许,在爱人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是独眼,但一旦交恶,就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只是徐昭佩后来的行为让姚思廉、李延寿这样的大儒看不起,因而在《梁书》、《南史》中才这样记载,史官其实也要站队。他们甚至写徐昭佩在出嫁的时候狂风大作,掀屋断木,又是下雪,又是打雷的。末了还老神在在地说这个女人果然没有恪守妇道。

后来,萧绎宠爱的一个妃子死了,萧绎怀疑是被徐昭佩下毒害死的。公元549年,萧绎逼令徐昭佩自杀,徐昭佩投井而死。

死就死了吧,萧绎还把尸体还给徐家,说是出妻。这仇恨不一般啊!徐昭佩死后,萧绎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将她安葬在江陵的瓦官寺,而且不让儿子们为她穿丧服。萧绎还亲自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描述徐昭佩的淫秽行为,这篇文章收录在萧绎的文集《金楼子》里。

表面上看,从半面妆、酗酒到“半老徐娘”淫乱,青史的坏名声,其实是徐昭佩自找的。但我们并不是徐昭佩,她的个性,她和萧绎之间的恩怨,究竟为什么反目?又是什么事情导致如此激烈不要命的报复?所有的真相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在没有一丝生命热度的历史记载中。

“半面妆”的背后,是不是一枕的泪水、曲折的故事,又有谁知道呢?

标签: 徐昭佩

更多文章

  • 东吴宗室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鲁班

    孙鲁班,即全公主,三国时期东吴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会稽王孙亮异母姐,她是一位玩弄权术的高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男权当道的古代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但总有一些女人会打破世俗的桎梏。在遥远的三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关于她的出生年

  • 曹操正妻武宣卞皇后:卞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卞夫人

    武宣卞皇后,即卞夫人,魏武帝曹操第二任妻子,魏文帝曹丕之母,她得到了乱世英豪曹操的盛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是《三国志》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是在赞扬一个人宠辱不惊、淡然有涵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陪伴曹操40余年

  • 西魏文帝皇后: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乙弗皇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流传着母凭子贵的说法。特别是皇宫之中,哪个嫔妃只要生一个儿子,那么后半辈子就有盼头了。但是在历史上有个妃子却是个例外,她16岁嫁给皇帝,26岁时成为了皇后,但是在她31岁的时候,却被皇帝赐死,同时她在短短14年,就给皇帝生了12个孩子。按理说,她应该倍受宠爱,但是为什么最后

  • 东吴大将军荆州牧:诸葛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三国时期孙吴开国元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

  • 唐朝大臣宋国公:萧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瑀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萧瑀传》中说:南朝萧家大族崛起于江东,萧梁的创始人萧衍在位的四十八年间,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的实事,自始至终并没有犯下重大的过错,却因小小的过失导致王朝的灭亡,而他所遗留下的福祉泽及后世子孙。自萧瑀至萧遘,八人官居宰相,家族的名望德业,与整个唐代的兴衰相始终。

  • 唐朝名伎关盼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盼盼

    关盼盼,唐代名伎。此“伎”非彼“妓”,伎是指以歌舞业为生的女子,也就是说我可以给你唱个小曲,可以为你一舞,但是不能么么哒,也不能啪啪啪。妓,才是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关盼盼出生书香世家,精通诗文,是当地有名的才女。无奈家道中落,不

  • 唐朝名妓杜秋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杜秋娘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家可能都认为这首诗是如李白那样大家所作。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写出这首诗的是一个小小的歌舞伎,她叫杜秋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秋娘这个小人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此诗的呢?杜秋娘从小长于妓院

  • 唐朝宰相之苏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瑰

    苏瑰(639年-710年),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人,唐朝宰相,西魏度支尚书苏绰玄孙,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苏瑰进士出身,历任恒州参军、豫王府录事参军、朗州刺史、歙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右仆射,封许国公。710年(景龙四年),唐中宗去世,苏瑰

  • 唐朝宰相之敬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敬晖

    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宰相。敬晖早年曾历任卫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长史、中台右丞,后与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平阳郡王。神龙二年(706年),武三思以五

  • 唐朝宰相之杜黄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杜黄裳出身于京兆杜氏,进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从事,后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唐宪宗监国时,被授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杜黄裳极力主战,主张削弱藩镇,曾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