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杨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杨炯作品有哪些

唐朝诗人:杨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杨炯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1/23 19:45:58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从军行》的白话意思是:

边塞烽火的警报传到京城长安,壮士的不平之气油然而起。将帅手拿兵符辞别皇宫,围城攻敌,铁骑勇猛。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中又有战鼓之声。宁愿做一个百夫长冲锋陷阵,也胜于做一个只会作文章的白面书生。

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读书之人在边关从军、参战的过程。

这首《从军行》的作者就是唐朝诗人杨炯。唐朝有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能成为“初唐四杰”说明其文学功底很强。

至于初唐四杰的排名,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但据说,王炯对自己的排位很不满意,他曾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就是他对自己能排在卢照邻之前感觉惭愧。但王勃排在他前面,他又非常不服气。

那杨炯到底是一些怎样的人呢?

杨炯,字令明,他小的时候就很聪慧,和王勃一样,都是被称为神童。王炯十一岁就进了弘文馆。刚开始由于他年龄还小,对做官的意识不是很强。所以当时觉得能在弘文馆已经不错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炯在弘文馆待一呆就是十六年。这漫长的岁月让迫切的希望走入仕途。

在弘文馆呆了十六年的杨炯,于是就去京城应制举

(封建时间,为了选拔非常之才,所以就举行了不定期的非常规的考试。)。

杨炯此次入京应制举,已经年近三十了。这次他虽然做了官,但做的却是一个九品的小官。他心中的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感自然油然而生。但现实如此,他也无可奈何。

杨炯在九品小官的位置上沉浮了六七年之后,总算仕途上有所进展,为弘文馆学士,成了太子詹事司直。(詹事司直是太子的心腹官员,掌管太子宫内事务。)杨炯对于这次的升迁,开心之情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能和太子关系处好的,后来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杨炯有点倒霉,一则太子没有实权,二则由于武则天专权,徐敬业对此不满,于是就在扬州起兵。当然徐敬业起兵最后被平定。

但因为杨炯的堂兄弟杨神让也参加了徐敬业的这次起兵,虽然杨神让最后被杀了,但作为堂兄弟的杨炯虽然没被处死,却也受到的牵连,一诏贬令就将他贬到了四川做了司法参军。

后来杨炯仕途虽然有些变动,但整体升迁不是很大。他经历的一系列的打击后,因官职不高,于是就对武则天尽情的歌功颂德。比如他称武则天是“周命维新”“神圣皇帝”等。

杨炯的结局相对来说要比王勃、卢照邻要好,因为王勃是溺水而死、卢照邻是投而死。他则是在做盈川县令的时候,在任上去世的,所以他又称杨盈川。

杨炯为什么仕途不顺,难升高位。其实还是和他的性格有关。杨炯确实有才,不过他却恃才傲物,加上性格耿直,所以就尝尝讽刺那些飞扬跋扈的高官。哪些官虽飞扬跋扈,但却是高官,比如杨炯自然是得罪了他们,这样的话,杨炯就受到了他们的排斥记恨了。

标签: 杨炯

更多文章

  • 明朝内阁首辅:申时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申时行

    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后担任明朝内阁首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申时行上疏辞官了,他给万历皇帝写了封私信,没想到一着不慎,私信居然变成了公开信。这下捅了马蜂窝,群臣群起而攻之,顶不住压力的申时行只好狼狈辞职,成为万历朝“国本

  • 明朝最后一个内阁首辅:魏藻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藻德

    魏藻德,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状元出身,后担任内阁首辅,他也是北明最后一位内阁首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刚刚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明朝旧臣悉数前去报道,得到消息魏藻德第一时间找到了李自成,表达了改换门庭的决心。对于叛徒,李自成内

  • 明朝万历帝内阁首辅:朱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賡

    朱赓,字少钦,号金庭,隆庆二年登进士,后担任内阁首部。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天还没亮,年近七旬的内阁大学士朱赓已经洗漱穿戴完毕,顶着寒风,前往内阁办公去了。“又是忙碌的一天”,朱赓自言自语道。 自从万历十五年宣布&ldq

  • 明朝内阁首辅:曹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鼐

    曹鼐,字万钟,号恒山,明朝初年名臣,明宣宗时期曾高中状元,后担任内阁首辅,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他跟随明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殉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统十四年七月,正值雨季,淋淋漓漓的雨下了很长时间,居庸关赶往宣府的路上,到处都是积水,泥泞不堪,北伐的大军

  • 唐朝诗人五言长城:刘长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长卿

    说起刘长卿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应该像电视剧中的白衣翩翩俊美少年呢?其实啊,刘长卿是唐代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中进士,他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游又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刘长卿是“五言长城”呢?刘长卿擅长写诗,精通五言写作技巧,

  • 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广利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任贰师将军攻打大宛,损兵折将,战绩平庸,后因军功封海西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多次指挥与匈奴的战争

  • 汉朝长乐卫尉:程不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

  • 汉朝御史大夫:韩安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徒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韩安国

  • 西汉汉武帝智囊:东方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方朔

    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

  • 西汉将领:李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前99年10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为主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