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军阀冀州牧:韩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末军阀冀州牧:韩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1/19 8:39:26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

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

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人物生平

起兵伐董

韩馥是颍川郡人,为袁氏门生,担任御史中丞。

中平元年(189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韩馥为冀州牧。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

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他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讨伐董卓,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用来对付自己,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限制袁绍的行动。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三公通过驿站发送文书给州郡,诉说董卓的罪恶,天子受到威逼,处境危险,踮着脚跟盼望义兵来消除国家灾难。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问大家说:“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严肃地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但韩馥对袁绍仍然心怀疑虑,经常减扣军粮,想使军心动摇。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董卓见关东盟军声势浩大,于是挟持献帝,驱赶洛阳百姓迁都长安。

但是讨伐董卓的各州郡长官各怀异心,迁延日月,保存实力。酸枣驻军的将领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酸枣粮尽后,诸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谋立刘虞

初平二年(191年),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曹操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给予拒绝。

不久后,韩馥与袁绍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韩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韩馥等人这才作罢。

迫让冀州

初平二年(191年),韩馥的部将麴义反叛,韩馥与麴义交战,结果失利。

袁绍既已怨恨韩馥,就与麴义结交。袁绍的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做大事业,不占领一个州,没法站住脚根。现在冀州强大充实,但韩馥才能平庸,可暗中约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韩馥得知后必然害怕恐惧。同时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讲述祸福。韩馥为突如其来的事情所迫,我们一定可以趁此机会占据他的位置。”

袁绍认为有道理,随即写信给公孙瓒。公孙瓒接着就率兵而来,打着l讨伐董卓的旗号,计划暗中偷袭韩馥。袁绍派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颖川人荀谌等前去劝韩馥说:“公孙瓒趁着得胜南来,而且各郡都响应公孙瓒。袁将军率领军队向东而来,其意图难以预料。我们从心里感到您很危险。”

韩馥害怕,说:“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办呢?”荀谌说:“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宽厚仁爱,容纳各种人,使天下人归附方面,比起袁绍来怎么样?”韩馥说:“我不如他。”荀谌又问:“面临危难出奇制胜,智谋勇气远远超出常人,逭方面您比起袁绍来又怎么样?”韩馥说:“我不如他。”荀谌再问:“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好处,您比起袁绍来又怎么样?”韩馥回答:“我不如他。”荀谌说:“勃海虽是一个郡,其实相当于州。现在将军您处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绍的形势,但长期居于袁绍之上,袁绍是当代的豪杰,必定不肯在您之下。而且公孙瓒带领燕、代的士卒,其兵锋不可抵挡。冀州是天下的重镇,如果两支军队合力进攻,会师城下,

冀州的危亡立刻就会到来。袁绍是将军的故旧,并且又是同盟。眼下的办法,不如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必然对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孙瓒就不可能再同您相争了。这样将军有让贤的名声,自身地位比泰山还要稳固。希望您不要有疑虑。”韩馥素来性情怯懦,因而就同意荀谌的计策。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劝阻韩馥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韩馥说:“我过去是袁氏的属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绍。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谦让,这是古人所看重的。各位为什么觉得不好呢?”在这以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这个情况,带领军队飞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韩馥又没有听从。接着韩馥让出官位,搬出官邸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派其子给袁绍送去印绶从而让位。

忧惧自杀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

袁绍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轻慢,这时又想迎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围韩的住宅,拔刀登屋。韩逃上楼去,朱汉捉到韩馥的大儿子,将他的两只脚打断。袁绍立即逮捕朱汉,将他处死。但是韩馥仍然优虑惊恐,请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同意,于是韩就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韩当时在座,以为是在算计自己。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韩馥出场于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与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官拜冀州牧。率军参加讨伐董卓联军,为十八路诸侯的第二路,《三国志通俗演义》称其为“贯通诸子,博览九经”,西凉猛将华雄在联军阵前挑战时,韩馥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随即派出其部下上将潘凤迎战董卓部将华雄,但潘凤为华雄所斩。同盟决裂后,被寻找根据地的袁绍夺取了冀州,抛下妻儿去投奔张邈。

标签: 韩馥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军阀济北相:鲍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鲍信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仅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正史未记载其字),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

  • 东汉末军阀兖州刺史:刘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人物生平讨伐董卓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

  • 东汉末刘备谋士:庞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庞统

    诸葛亮是三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为后人称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却因为长的丑被埋没,此人就是庞统。诸葛亮称卧龙,而庞统则为“凤雏”,龙凤相得可安天下。水镜先生司马徽指点刘备时就说过:“卧龙凤雏,

  • 三国东吴画家“八绝”之:曹不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不兴

    曹不兴,又名弗兴,三国时期的吴国人,被称为“画佛之祖”。当时吴中有“八绝”,即书、画、算、相、棋、占梦、星象、候风气等领域的八名高手,曹不兴以善画被列为“八绝”之一。曹不兴最为出名的是佛像绘画,但他却没有一幅作品流传下来,实在是

  • 唐朝诗人:杨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杨炯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炯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从军行》的白话意思是:边塞烽火的警报传到京城长安,壮士的不平之

  • 明朝内阁首辅:申时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申时行

    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后担任明朝内阁首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申时行上疏辞官了,他给万历皇帝写了封私信,没想到一着不慎,私信居然变成了公开信。这下捅了马蜂窝,群臣群起而攻之,顶不住压力的申时行只好狼狈辞职,成为万历朝“国本

  • 明朝最后一个内阁首辅:魏藻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藻德

    魏藻德,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状元出身,后担任内阁首辅,他也是北明最后一位内阁首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刚刚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明朝旧臣悉数前去报道,得到消息魏藻德第一时间找到了李自成,表达了改换门庭的决心。对于叛徒,李自成内

  • 明朝万历帝内阁首辅:朱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賡

    朱赓,字少钦,号金庭,隆庆二年登进士,后担任内阁首部。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天还没亮,年近七旬的内阁大学士朱赓已经洗漱穿戴完毕,顶着寒风,前往内阁办公去了。“又是忙碌的一天”,朱赓自言自语道。 自从万历十五年宣布&ldq

  • 明朝内阁首辅:曹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鼐

    曹鼐,字万钟,号恒山,明朝初年名臣,明宣宗时期曾高中状元,后担任内阁首辅,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他跟随明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殉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统十四年七月,正值雨季,淋淋漓漓的雨下了很长时间,居庸关赶往宣府的路上,到处都是积水,泥泞不堪,北伐的大军

  • 唐朝诗人五言长城:刘长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长卿

    说起刘长卿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应该像电视剧中的白衣翩翩俊美少年呢?其实啊,刘长卿是唐代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中进士,他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游又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刘长卿是“五言长城”呢?刘长卿擅长写诗,精通五言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