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刘备谋士:庞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末刘备谋士:庞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1/5 4:34:25

诸葛亮是三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为后人称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却因为长的丑被埋没,此人就是庞统

诸葛亮称卧龙,而庞统则为“凤雏”,龙凤相得可安天下。水镜先生司马徽指点刘备时就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演义》中说,庞统当初在周瑜麾下效力,后来周瑜去世,庞统于是被分别推荐到孙权和刘备阵营。尽管底下谋士对庞统推崇备至,但是孙权看见庞统,却因为庞统长的丑而慢待他。到了刘备这儿,也因为相貌而轻视庞统。

所以庞统在刘备这儿并不受重用,一直等到后来与张飞结识,张飞认识到庞统的才华,庞统才得到重用。

那么庞统长的是有多天怒人怨,才使得两位主君都轻视慢待他呢?《三国演义》中写:“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什么是“掀鼻”?有人解释就是面相上说的“鲫鱼鼻”,不过个人想象了下鼻尖翻起的模样,感觉应该与哈巴狗近似。“黑面短髯”,就是长的黑胡须短。加起来看,似乎长的真的很丑。

不过说庞统长的丑,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事实上,正史并没有记载。不过庞统应该也只是普通相貌,如果长的帅会与周瑜一般特别指出。

《三国演义》中说庞统因为丑不得刘备重用,事实上并非如此。庞统投靠刘备,与诸葛亮一样受到刘备重用,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刘备亲近庞统,丝毫不下于诸葛亮,后来还将庞统与诸葛亮同封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本人也的确才能不弱名声,出奇谋定良策,会做人会看眼色。有这样的臣子,君主会少很多忧虑。

刘备夺荆州,后来刘璋法正前来迎刘备入益州,共同对抗张鲁。法正期间向刘备献策,让他借机夺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害怕自己失信天下。他认为自己有今天的成就,全在信义二字,若是失信于天下,如何能行。

庞统知道益州的重要性,多次向刘备进言,阐述益州的富饶,人口众多,以此为根基,才能成就大业,谋夺天下。

对于刘备的担忧,庞统也宽慰说,如今正是战乱之时,凡事不能墨守成规。吞并弱小,报之以义,是古人重视的。等到功成名就之时,封还他一块土地,天下人也不能说你有负信义。

在庞统的劝说下,刘备最终坚定了夺取益州的决心。而庞统也为他出上中下三策:上策选精兵昼夜兼程,奇袭成都,一举定之,是为上计。借回荆州之名,引蜀中名将杨怀高沛来见,随后斩之,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回白帝,连引荆州,慢慢图谋益州,此为下计。

刘备最终选了中计,成功拿下成都,夺取益州。庆功宴上,刘备饮酒作乐,十分欢喜。庞统却言:以征伐他国为乐,不是仁义之兵。这事儿惹得庞统大怒,言当初武王伐纣,也曾军前置宴,哪里有不义之说,并让庞统出去。

庞统依言退出,一会儿刘备自己想通了,消了气又让庞统进来。他问庞统方才谁错了,庞统答君臣都有错,刘备就高兴的笑了。

这儿实际上体现出了庞统的会做人,毕竟他说的没错,说两人都有错,实际上是为刘备分担谤言而已。

可惜如此大才,在进攻雒城之时被飞箭射中,英年早逝,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失去这么一位人才,刘备哀婉不已,每当想到他都不自主流泪。《三国志》记载:“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庞统后来葬于落凤坡,凤雏长眠落凤坡,也不知是否冥冥中自有天注定。

如果他没有那么早死,是否会与诸葛亮在蜀汉平分秋色呢?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画家“八绝”之:曹不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不兴

    曹不兴,又名弗兴,三国时期的吴国人,被称为“画佛之祖”。当时吴中有“八绝”,即书、画、算、相、棋、占梦、星象、候风气等领域的八名高手,曹不兴以善画被列为“八绝”之一。曹不兴最为出名的是佛像绘画,但他却没有一幅作品流传下来,实在是

  • 唐朝诗人:杨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杨炯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炯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从军行》的白话意思是:边塞烽火的警报传到京城长安,壮士的不平之

  • 明朝内阁首辅:申时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申时行

    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后担任明朝内阁首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申时行上疏辞官了,他给万历皇帝写了封私信,没想到一着不慎,私信居然变成了公开信。这下捅了马蜂窝,群臣群起而攻之,顶不住压力的申时行只好狼狈辞职,成为万历朝“国本

  • 明朝最后一个内阁首辅:魏藻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藻德

    魏藻德,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状元出身,后担任内阁首辅,他也是北明最后一位内阁首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刚刚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明朝旧臣悉数前去报道,得到消息魏藻德第一时间找到了李自成,表达了改换门庭的决心。对于叛徒,李自成内

  • 明朝万历帝内阁首辅:朱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賡

    朱赓,字少钦,号金庭,隆庆二年登进士,后担任内阁首部。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天还没亮,年近七旬的内阁大学士朱赓已经洗漱穿戴完毕,顶着寒风,前往内阁办公去了。“又是忙碌的一天”,朱赓自言自语道。 自从万历十五年宣布&ldq

  • 明朝内阁首辅:曹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鼐

    曹鼐,字万钟,号恒山,明朝初年名臣,明宣宗时期曾高中状元,后担任内阁首辅,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他跟随明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殉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统十四年七月,正值雨季,淋淋漓漓的雨下了很长时间,居庸关赶往宣府的路上,到处都是积水,泥泞不堪,北伐的大军

  • 唐朝诗人五言长城:刘长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长卿

    说起刘长卿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应该像电视剧中的白衣翩翩俊美少年呢?其实啊,刘长卿是唐代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中进士,他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游又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刘长卿是“五言长城”呢?刘长卿擅长写诗,精通五言写作技巧,

  • 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广利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任贰师将军攻打大宛,损兵折将,战绩平庸,后因军功封海西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多次指挥与匈奴的战争

  • 汉朝长乐卫尉:程不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

  • 汉朝御史大夫:韩安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徒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韩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