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敦肃皇贵妃?

如何客观评价敦肃皇贵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75 更新时间:2023/12/18 7:44:28

敦肃皇贵妃,年氏,川陕总督年羹的妹妹,雍正帝首位贵妃和皇贵妃。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人在关于清朝历史的研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对清朝历代统治者的研究。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一共经历了12位皇帝,其中以严治国,以勤政著称的便是清朝的第五位君主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

那么,在政事上颇有一番作为的雍正帝,在生活中又是怎么样的呢?据相关史料记载,雍正帝共有后妃二十七人,其中若要说起雍正帝最为宠爱的嫔妃,就不得不提到敦肃皇贵妃年氏了,她不仅得到雍正帝的恩宠,还让雍正帝为她多次破例,那么,这位年妃到底是有什么魅力,能得到勤于理政,无心顾及后宫的雍正如此对待呢?

首先,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年贵妃其人。关于年贵妃的生平在《清史稿敦肃皇贵妃传》中有记载:“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年氏,姓名不详,汉军镶黄旗人,是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小女儿,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就是她的二哥。在2011年热播的清宫剧《甄嬛传》中有一人物华妃年世兰就是以年贵妃作为历史原型,并使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历史上的年氏却并不是剧中华妃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嚣张跋扈、颐指气使的形象,相反,真实的年氏是一个极其温柔贤淑的女子。

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获封亲王,之后年氏便在康熙五十年(1711)时由康熙帝指婚,成为了雍亲王的侧福晋。自康熙五十年(1711)嫁给雍亲王胤禛一直到雍正三年(1725)因病薨逝,整整十四年间,年氏为雍正共孕育了三位皇子一位皇女,也可见,在这期间,年氏一直都深受雍正帝的宠爱,在年氏病重的时候,正处于万务纷纭,斋戒期间的雍正仍然十分记挂着年氏,对病势严重的贵妃“深为轸念”,随后便下旨将贵妃年氏加封为了皇贵妃,而年氏也成为了雍正所有嫔妃中唯一一位拥有贵妃、皇贵妃诏书册封的后妃。并且在年氏薨逝之后,雍正帝亦十分悲痛,他遣了七个近支王公为年氏穿孝,奉恩将军以上的宗室,民公侯伯以下、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被要求早晚三次齐聚哀悼,可见雍正帝对年氏的重视。

而关于为何年氏如此受宠的原因,其实在雍正给年氏的晋封皇贵妃诏封上谕中就有提到,其中的内容是:“贵妃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字字句句,皆是在赞美年氏温柔贤淑、宽厚平和的性格和细心体贴的做事风格。正如雍正在其中所说的,在康熙晚期,胤禛身处于九龙夺嫡的风波之中的时候,身为侧福晋的年氏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克尽敬慎”,在胤禛即位后,年氏也尽其所能地去协助皇后处理后宫内政,对待皇后非常的小心恭谨,在处理太后丧事时“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在雍正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后宫之事时,位于贵妃之位的年氏更是尽心尽力地协助孝敬宪皇后处理后宫的繁杂事务,为雍正帝解决了许多的后顾之忧。

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伴侣,对于雍正帝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贤内助”,又怎会不宠爱她呢?也因如此,年氏得到了雍正对她的多次破例。一、据清宫内档中记载,年氏所生的福惠阿哥便是由年贵妃本人亲自抚养的,但是要知道清朝后宫中是有着清宫生母不能抚养亲子的规定的,也就证明了这就是雍正对年氏的破例,并且在年氏去世后,雍正还将福惠阿哥养于身边,亲自栽培。二、在年氏薨逝后,谥号为敦肃皇贵妃,其中的“敦”更是有讲究,在年贵妃之前,只有帝王使用此谥号,并没有后妃使用这个谥号的先例。三、雍正为年氏举办的丧礼之繁重,在5天内就耗费了9750个金银锭,其规模之大打破了清朝皇贵妃殡葬规模的惯例,甚至在当时礼部很多人因为“仪仗草率”等问题被直接连降两级。

其实关于年贵妃如此受雍正帝宠爱的原因,说法还有很多,例如:还有人认为年贵妃身后年家的权势给了雍正在前期争夺皇位时的助力也是一个让年氏能得以盛宠不衰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年妃宽厚平和、温柔贤淑的性格深得帝心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她的温柔和体贴也被雍正看在了眼里,以至于得到了生前有恩宠,死后有殊荣的待遇。

标签: 敦肃皇贵妃

更多文章

  • 明朝文人将领:王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骥

    王骥,字尚德,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长得高大魁梧,身体健壮;而且精通武艺,熟谙兵法;为人刚毅坚强,胆略过人,是正统、天顺年间朝廷最优秀的将领。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骥于永乐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的职务。奉命巡视山西,回京后上书明成祖,请求免除盐池地拖欠的二十多

  •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闵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齐闵王

    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当然,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也不是没有对手的。比如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赵武灵王向秦国施

  •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邹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邹忌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说的是邹忌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然而邹忌之才不只于此,虽为一平民乐师,但他满腹经纶,时时想着能够为母国效力。田齐桓公时,桓公午创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间人才荟萃,但邹忌并没有受到重用。齐威王继位后,贪图享乐而不治朝事

  • 东汉末官员:王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修

    东汉末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路诸侯纷纷招揽各式各样的人才,以期在战乱的年代里能有一席之地。曹操之所以能建立曹魏成为三国霸主之一,跟他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是分不开的。今天历史小编要介绍的便是他麾下的一名官员王修,一起接着往下看吧。王脩(生卒年不详),

  • 东汉末军阀冀州牧:韩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馥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

  • 东汉末军阀济北相:鲍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鲍信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仅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正史未记载其字),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

  • 东汉末军阀兖州刺史:刘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人物生平讨伐董卓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

  • 东汉末刘备谋士:庞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庞统

    诸葛亮是三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为后人称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却因为长的丑被埋没,此人就是庞统。诸葛亮称卧龙,而庞统则为“凤雏”,龙凤相得可安天下。水镜先生司马徽指点刘备时就说过:“卧龙凤雏,

  • 三国东吴画家“八绝”之:曹不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不兴

    曹不兴,又名弗兴,三国时期的吴国人,被称为“画佛之祖”。当时吴中有“八绝”,即书、画、算、相、棋、占梦、星象、候风气等领域的八名高手,曹不兴以善画被列为“八绝”之一。曹不兴最为出名的是佛像绘画,但他却没有一幅作品流传下来,实在是

  • 唐朝诗人:杨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杨炯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炯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从军行》的白话意思是:边塞烽火的警报传到京城长安,壮士的不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