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苏味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苏味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9 9:15:16

唐朝高宗年间有一位秀才,以文才出名,20岁即进士及第,在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使他在后来为官时变成了小心翼翼,处事圆滑,凡事都不轻易表态,因而得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外号“苏模棱”,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十一世祖苏味道。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人。唐代政治家、诗人,与杜审言(杜甫的祖父)、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又并称为“苏李”。

苏味道在20岁进士及第后,转任咸阳尉,在地方上任职时期,苏味道办事认真,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才气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后来,史部侍郎裴行俭恰逢征讨突厥,便引荐其为管记,行书令及表之事。苏味道行书往往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裴行俭爱其才华,还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苏味道。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被母后武则天废黜,然后武则天自己把持了朝政大权。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己称帝,把大唐国号改为周,建立武周一朝。之后,武则天改组原来的朝廷权力机构,把原来的“中书省”改为“凤阁”,官员的职务也大有变化。

在这次政治变动中,苏味道竟然也被提升任命为凤阁侍郎,这是一个相当于二品的高级朝官,苏味道真是官运亨通,让世人羡慕不已。

然而,武则天虽然改组了新政权,但朝廷内新旧两派官员明争暗斗,苏味道出任凤阁侍郎没多久,就受到诬告,结果被捕入狱,不仅一下就失去了往日的权位,在狱中还受到拷问。

一次,武则天到监狱巡视,看到苏味道面目憔悴,正蹲在地上吃饭,惴惴不安的样子很是可怜。于是,武则天大发慈悲,下令将他释放出狱,并把他外放到地方上担任了集州刺史。

官职虽然比当初降低了许多,但总算是获得了自由,且又恢复了一方大员的身份,苏味道倒也满意十足。

几年以后,苏味道又被调回了京城,开始为天官侍郎。苏味道觉得自己的才能又被女皇看重,开始安心工作,不久又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副宰相)。

但是,朝廷内部的两派争斗仍继续着,这使苏味道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久他又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再次遭到弹劾,又被贬为坊州刺史,后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等。

因朝堂的党争不断,导致苏味道的仕途起起伏伏,使当年那位才气逼人的苏味道逐渐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处世圆滑的老世故。

在工作上,当下级官员向苏味道请示工作指示时,他一般都不表态,非要他表态时,他就一边用手来回抚摸床棱,一边慢条斯理地说:“这个事嘛,也好办,按你说的办是可以的,要是这么办,也可以,到底怎么办才好?我看啊,还是你们自己好好想想,然后拿个主意就行了,不必再来问我了。”

今天这样回答下属,明天还是这样回答下属,时间久了,苏味道的下属都摸透了他的做法,有时,同僚们在一起,就有人学着苏味道的腔调、姿态来取乐,因此有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模棱手”,也有的叫他“苏模棱”,成语“模棱两可”就诞生于此。

后来,苏味道的一位老朋友,把这种现象告诉了他,而苏味道也并没有生气,他只是长叹了口气地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苏味道虽然处世依照“模棱两可”的态度,但他在神龙政变(705年)之时,却因依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兄弟,在唐中宗复位后,苏味道也被从宰相之位贬为眉州刺史,并卒于任上。

苏味道共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今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北宋时,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便是大文豪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标签: 苏味道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怎么评价白起的 秦始皇评价白起的史料原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起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秦始皇和白起的一个问题,大家也都知道白起一直都是秦国的武将,实力超群,不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说在现在,很多人对白起都是有着非常高的评价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那当时秦始皇是怎么评价白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秦始皇怎么评价这个白起的,历史

  • 正史中鲁肃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鲁肃

    东汉末期的时候,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都为了汉室报仇,也为了保全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各自占据一方。孙策正是在这个时候去世了,而之后孙权正是在周公瑾的推荐之下招募了鲁肃。而那个时候,鲁肃已经30多岁了,对面的孙权却只比他小几岁,但是他已经拥有了整个吴国。此时的孙权心中有大抱负,心想一定要继承自己父亲和兄弟的

  • 鲁肃为什么能当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鲁肃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在三国演义之中

  • 贾诩和司马懿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贾诩

    我觉得三国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真正战场上难得的是统率之才,比如威震华夏的关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评价为“名将围羽”,当然贾诩是个很厉害的谋士,司马懿早年是曹操的谋士,曹丕、曹睿、曹芳时代则是统率一方的大都督,还被封过大将军,大司马,位高权重,那么贾诩和司马懿相斗,谁更厉害一些呢?

  • 贾诩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诩

    诸葛亮和贾诩,都是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在古代,两者孰优孰劣是毫无争议的。与诸葛亮相比,贾诩的知名度实在要差太远了。如果说诸葛亮是第一档,那么贾诩顶多属于第三档的智者。但到了现代,贾诩在网红学者易中天的结构下,却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因为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并不属于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应该与萧何、李善长

  •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庞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煖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

  • 如何评价宋之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上元时期进士,他的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俗话说:“字如其人,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之所以名留青史除了才华横溢这个因素

  • 清朝宗室果亲王:爱新觉罗·弘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作为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出生时雍正已是56岁的高龄,不仅比乾隆帝弘历足足小了22岁,甚至比乾隆的儿子还小,再加上其两岁时雍正便去世了,因而乾隆对这位幼弟还是极为关爱的,或许正是由于乾隆的宠爱,弘曕

  • 汉哀帝皇后:孝哀傅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傅皇后

    孝哀傅皇后,汉哀帝的妻子,母仪天下的女人,最后为何会落得个自杀的悲惨结局?先来说说傅皇后的出身,她是孔乡侯傅晏之女,汉哀帝祖母傅太后的堂侄女,也算是皇亲国戚、名门贵女了。刘欣还是定陶王的时候,他祖母傅昭仪想亲上加亲,就把自家的堂侄女傅氏和孙子刘欣牵线了,于是傅氏嫁给刘欣,成为定陶王妃。刘欣的叔父汉

  • 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绩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绩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