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夏侯惇?

如何客观评价夏侯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5 更新时间:2023/12/30 3:30:10

夏侯惇,字元让,曹操麾下大将之一,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曹操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其中五子良将和典韦许褚庞德,都有跟关羽一战的实力。但是曹营第一将却不是五子良将,也不是曹仁曹洪,而是跟曹操有同宗之亲但可能已经出了五服的夏侯惇。

在正史中夏侯惇当然是曹营首将,这一点曹操曹丕都承认,曹仁曹洪都不反对,五子良将更是没有发言权夏侯惇一直是他们的直接领导。

即使是在演义小说中,夏侯惇也很不好惹,面对三国第一名将吕布,夏侯惇也是一点都不怵,为了救曹操,夏侯惇跟吕布从白天打到黑夜,谁也没奈何得了谁。吕布手下第一悍将、陷阵营大统领高顺在五十回合就被夏侯惇打得四处乱跑。

于是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能够轻松击败高顺,夏侯惇多少回合能击败张辽,夏侯惇与张辽单挑,能打多少回合,谁会最终胜出?

既然说到大战多少回合,那依据就一定是《三国演义》了:正史中是不会写大将单挑的,关羽刺颜良属于突然袭击,吕布跟郭汜单挑用的是长矛,跟演义小说完全不同。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堪称第一“狠将”,他拔矢啖睛之战,让人看得心惊胆战,也就是那一战,高顺在夏侯惇的长枪之下败得挺惨:“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

眼见得陷阵营大统领高顺被夏侯惇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吕布麾下八健将中的曹性(这名字在北方是骂人话)出手了:“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街头斗殴的行家里手一般都是先打鼻子封眼,因为这样能让对手马上丧失战斗力。曹性这一箭可能是蒙的,但是被封了眼的夏侯惇却并没有栽倒于马下,而是拔矢啖睛之后,冲到已经被吓呆的曹性面前,一枪戳透了那厮的面门。

夏侯惇斩杀曹性之后,觉得需要包扎一下,这才拨马返回本阵,高顺很不厚道地趁机进攻,导致曹军大败,同时也为自己被擒斩埋下了伏笔破口大骂曹操的张辽保全了性命,一言不发的高顺反倒被推出斩首,不是曹操不爱高顺的忠勇,而是不能不为夏侯惇报仇。

以上是《三国演义》第十八回的描述,在这之前的濮阳之战中,夏侯惇就曾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曹操(被吕布追杀)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五十回合彻底击败高顺,跟吕布大战无数回合而不死,夏侯惇的勇悍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拔矢啖睛之战,其忍耐力已经超过了刮骨疗毒的关羽关云长。

关羽每次臂上中箭,都是马上撤出战斗,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第一次左臂中了庞德一箭,一连几天不能出战,第二次不知被谁又射中了一箭,这次中招的是右臂:“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

要说曹营诸将中有谁不怕关羽,那第一个就一定是夏侯惇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威名远扬,只有夏侯惇毫不畏惧地展开了不依不饶的追杀,要不是张辽带着曹操的手令前来,关羽能否脱身还真是个问题。

读者诸君都知道,关羽斩将往往只需一刀,即使文丑也只支撑了三招之后催马败逃,但还是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砍于马下。要是以关羽为参照,我们就会发现夏侯惇比文丑还厉害,因为夏侯惇跟关羽大战十回合之后一点都不气馁,似乎还有余勇可贾:“指挥手下军士,将关公围住。关公大怒,舞刀迎战。”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如砍瓜切菜,但他却不愿意与张辽单挑,并且告诫三弟张飞:“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这时候我们就要问了:夏侯惇是诸曹夏侯之首(也可以说是曹营诸将之首),张辽是五子良将之首,这两个人一对一单挑,结果又会怎样?这个问题我们会有三个答案:

答案一、如果按照关羽的眼光评判,张辽跟夏侯惇单挑,至少能打个平手,甚至还有获胜的希望。

答案二、如果张辽的武功跟高顺在伯仲之间,那么他在夏侯惇的快马长枪之下,绝对支撑不住一百回合。

答案三、张辽被文丑两箭撂倒,文丑被关羽三招斩杀,夏侯惇跟关羽大战十回合不输气势,可见张辽远非夏侯惇敌手,可能会在十回合之内被斩杀。

其实这三个答案可以归结为一个: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小说中,张辽皆非夏侯惇对手,所以夏侯惇才当上了曹魏首任大将军,张辽最终的职务是前将军张辽之前的前将军,恰好正是独目将军夏侯惇……

标签: 夏侯惇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韩国公:韩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琦

    宋朝诞生了不少非常出名的官员,他们都有传世美名,但要说其中的佼佼者,那可就得细细思考了。不过无论怎么筛选,有一个人是必然在列的,那就是韩琦。史书记载他是“公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在大宋境内,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没有一个人不爱戴他。哪怕

  • 春秋时期郑国宰辅:子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子产

    各种各样的人才在这个时代涌现,在齐国有帮助齐桓公成功成为春秋首霸的管仲,以及拥有识人之明的鲍叔牙,在鲁国有帮助鲁庄公击败强大齐军的曹刿,在吴国有著名的伍子胥和孙武,越国有范蠡和文种,秦国有百里奚,楚国有孙叔敖。不过,今天我们并不会讲到这些大国的名臣的故事,我们今天讲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上面的那些

  • 北宋镇安节度使:刘廷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廷让

    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周祖镇邺,以隶帐下”。郭威称帝后,

  • 唐朝宰相:苏味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味道

    唐朝高宗年间有一位秀才,以文才出名,20岁即进士及第,在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使他在后来为官时变成了小心翼翼,处事圆滑,凡事都不轻易表态,因而得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外号“苏模棱”,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十一世祖苏味道。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秦始皇怎么评价白起的 秦始皇评价白起的史料原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起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秦始皇和白起的一个问题,大家也都知道白起一直都是秦国的武将,实力超群,不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说在现在,很多人对白起都是有着非常高的评价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那当时秦始皇是怎么评价白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秦始皇怎么评价这个白起的,历史

  • 正史中鲁肃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鲁肃

    东汉末期的时候,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都为了汉室报仇,也为了保全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各自占据一方。孙策正是在这个时候去世了,而之后孙权正是在周公瑾的推荐之下招募了鲁肃。而那个时候,鲁肃已经30多岁了,对面的孙权却只比他小几岁,但是他已经拥有了整个吴国。此时的孙权心中有大抱负,心想一定要继承自己父亲和兄弟的

  • 鲁肃为什么能当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鲁肃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在三国演义之中

  • 贾诩和司马懿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贾诩

    我觉得三国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真正战场上难得的是统率之才,比如威震华夏的关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评价为“名将围羽”,当然贾诩是个很厉害的谋士,司马懿早年是曹操的谋士,曹丕、曹睿、曹芳时代则是统率一方的大都督,还被封过大将军,大司马,位高权重,那么贾诩和司马懿相斗,谁更厉害一些呢?

  • 贾诩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诩

    诸葛亮和贾诩,都是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在古代,两者孰优孰劣是毫无争议的。与诸葛亮相比,贾诩的知名度实在要差太远了。如果说诸葛亮是第一档,那么贾诩顶多属于第三档的智者。但到了现代,贾诩在网红学者易中天的结构下,却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因为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并不属于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应该与萧何、李善长

  •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庞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煖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