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辽朝大臣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张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辽朝大臣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张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54 更新时间:2024/1/16 9:11:41

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早先在唐担任掌书记,迁任翰林学士。后归契丹,辽太宗见张砺刚强正直,颇有采,提升为翰林学士。辽会同初年(公元938年),升任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随从辽太宗讨伐晋国。又改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辽太宗去世之后,为萧翰等所羞辱,当晚,张砺愤恨而死。

人物生平

平康延孝

张砺,年幼时就特别爱好学习,很有文采。在还是平民时,有时看到百姓之间的争执,他也一定亲自替他们到官府去,分辨是非曲直,他意气行事的性格一直都是这样。唐同光初年(公元923年),张砺被选中进士,不久被任命左拾遗,任职史馆。恰好遇上郭崇韬带兵伐蜀,上奏请求任命张砺做掌军书。蜀地平定后,郭崇韬被魏继岌所杀,当时郭崇韬身边亲信都怕受牵累而四散奔逃,只有张砺到魏王的府第,痛哭了很久,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高尚的品德。等到魏王收兵回朝,张砺跟随副招讨使任圜返回东。到了利州,正赶上康延孝叛乱,回兵据守汉州,任圜接受魏王的命令,回军向西征讨康延孝。当时张砺向任圜献计,请求在后方埋伏精兵,先用羸弱的部队引诱敌人,任圜认为他说得很对。后来张砺又劝说任圜杀了康延孝。

翰林学士

后唐天成初年(公元926年),唐明宗听说了张砺的名声,召他做翰林学士。张砺接连遭遇父母去世,按礼法守孝后,都重新进朝廷任学士,先后做过礼部、兵部员外郎、制诰充职。清泰年间,后唐朝廷又任命他担任尚书比部郎中、制诰,依照先例充任学士。

离唐归辽

适逢石敬瑭起兵,唐主任命张砺为招讨判官,随赵德钧到河东援救张敬达。及至张敬达兵败,援军也败于团柏谷,张砺与赵延寿都被契丹所擒,于是张砺被带到了契丹。

企图回国

辽太宗见张砺刚强正直,颇有文采,提升为翰林学士。张砺遇事总是有言必发,无所回避,皇帝更加重用他。不久,张砺计划逃跑回故国,为骑兵追获。皇帝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逃走?”张砺回答说:“我不习惯这里的风俗、饮食、居处,心里总是郁郁不乐,因此想逃走。”皇帝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待他,为什么还是让他因不得其所而逃走?张砺要是走了,你能再找回一个张砺来吗?”于是杖击高彦英而向张砺致歉。

讨伐晋国

辽会同初年(公元938年),升任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随从辽太宗讨伐晋国。进入汴京,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等人肆意杀人抢掠,张砺上奏说:“现在大辽刚刚得到中国,应该任用中国人治理他们,不能专用我国人及左右亲信。倘使政策法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暂时得到中原也还是要失去的。”皇帝不听。改任张砺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愤恨而死

皇帝北归之时,到达栾城便崩逝了。当时张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派兵包围了其府第。张砺正卧病于床,勉力支撑着出门见他们。萧翰数落他说:“你为什么要在先帝面前说契丹国人不可以做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出兵征讨有功,先帝留我守卫汴京,任命我为宣武军节度使,独有你以为不行。又诬陷我与解里喜欢抢掠别人的财物子女。今天我一定要杀了你!”敦促手下人将他拘锁起来。张砺大声抗言道:“此乃事关国家大局,维系国家安危之所在;所以我直言不讳。你要杀就杀,必要锁起来呢?”麻答觉得张砺乃是重臣,不可擅自滥杀,便出面相救制止。当晚,张砺愤恨而死。

标签: 张砺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湖湘学派鼻祖谢良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谢良佐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应城知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与别人谈话时,引经据典,竟至一字不差,甚为人佩服。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

  • 曹魏将领征西大将军:夏侯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渊

    夏侯渊,太仆夏侯婴后代,三国征西猛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到夏侯渊这位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定军山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

  • 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生平介绍及评价: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

  • 北宋理学家孙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复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 ,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

  • 北宋理学家游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游酢

    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范纯仁出判河南,待以国士,有疑义辄与参订。移守颍昌,辟为学教授。还朝复相,即除酢太常博士。纯仁罢,酢亦乞外。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

  • 北宋大臣史学家薛居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官后周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服丹砂而中毒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中书令

  • 北宋大臣三司使林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特

    林特是宋真宗时期三司使,长期掌管天下财赋,精敏擅吏职。逝世后追封尚书左仆射,孙女为宋神宗妃。人物简介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

  • 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

  • 北宋状元程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宿

    程宿(9711000),字莘十,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化县)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状元,时年仅18岁。人物生平程宿(971~1000)字萃十,开化长虹乡北源村人。小时就读于该村西山的杨梅垅书院,自幼聪慧过人,过目成诵,且读书非常刻苦用功,无间寒暑,每至深夜。某年中秋,该地有吃糯米果的习俗。

  • 北宋大臣赵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瞻

    赵瞻(1019~1090),字大观,北宋政治家。其先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后徙凤翔之盩屋(今陕西省周至县)。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年七十二岁。举进士第,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夏县,皆有善政。历史传记宋英宗时,以侍御史出判汾州。宋神宗时,判开封。上疏言青苗法不便,出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