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末大臣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刘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末大臣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刘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94 更新时间:2023/12/23 13:43:21

刘韐(1067年1127年),又名福高,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北宋末年大臣。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调丰城尉、陇城令。迁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徽宗宣和初,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四年(一一二二),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五年,知建州,改福州。寻知荆南。复守真定。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充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继除京城四壁守御使。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不屈,於靖康二年自缢死,年六十一。高宗建炎初赠资政殿大学士,谥忠显。事见《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人物生平

解救灾民 初显才能

刘韐,刘氏138世祖,宋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人,字仲偃、潜衮。他从小就在当时被誉为“东南儒宗”的父亲刘民生教育下成长起来。刘民生学识渊博,对官场的轻民态度十分不满,走讲学的道路。他的正直和学识,对刘韐产生极大的影响。刘韐悉心求学,很快就入了太学,宋元祐九年(1094)考上了进士,他决心为民办事,报效国家。年轻的刘韐不久就被委派到江西丰城县当县尉,从此走上了军政生涯。

刘韐当江西丰城县县尉,是地方武装的官员。但他在任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地方的军事问题,而是当地发生大灾荒,饥民遍野。他想方设法去当地各个富裕之家,深入动员他们拿出积蓄的粮食,分发给饥民。第二年当地就恢复了生产,他为百姓排忧解难,得到百姓的拥护。

办事得力 说服酋长

刘韐由丰城调任,当上秦州县县令,做了第一把手。此时,正是昏官蔡京当宰相,到处搜刮民膏民脂,不理朝政。刘韐看不惯,在任一满,立即去游学,想走父亲的道路。当时,熙河军队主帅王厚知道刘韐的为人和能力,召他做经略司幕僚。由于他办事得力,才能出众,被升为陕西平货司。这是有一定军权的官职。一上任,他的军队驻扎在河、湟两地,遇到的问题又不是与军事有关,那里也发生饥荒。这个地方不比江西丰县,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用老办法救灾,恐怕行不通。当他了解到这里的亲王酋长有粮食,就毫不犹豫地与酋长商量,拿军队的金银和布帛给酋长换粮食。经过再三商量,说通了酋长,又一次解救了灾民。年轻的刘韐升为陕西转运使、中大夫集英殿修撰。他的才干与机遇,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朝廷上层人士,促成了他在国家危难之时,出任一个方面军的军事要职。

出奇制胜 慑服西夏

他在皇城任职时,守郡延路(今陕北地区)军事统帅刘法,与西夏入侵军队作战,不幸殉难。西夏军队得意不已,转向进逼甘肃,朝廷选将刻不容缓,刘韐已有知名度,就被选为出使延安代理帅职。到了延安,他着手探听西夏军队的兵力部署,进攻路线,研究对策。他决定避开敌军的前头精锐部队,制定出奇制胜的战略计划。他的进击方法弄得对方无所适从,各路部队被刘韐打得抱头鼠窜,只得向宋朝俯首称臣,答应定期向宋朝纳贡。刘韐知道西夏有诈,做好了充分准备。果然不出所料,西夏又伺机进攻,可是,他们的诈计被刘韐识破,碰得头破血流,西夏从此被慑服。这是宋朝著名的一次保卫战,宋朝暂得安宁。刘韐边境保卫战有功,升为徽献阁待制。 谁知,蔡京再次入朝当宰相,刘韐一气之下,请准奉词崇福宫,获准后,离京同任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府。

慧识英才 岳飞入伍

宋宣和四年(1122),辽地的契丹军队侵扰边防,燕州百姓要求宋朝保护,史书记载:“燕民思内附”。无能的朝廷让童贯这样无能的人去当河北河东宣抚使,这岂能收复燕州?刘韐临危被召去当河北河东宣抚使里的行军参议官。朝廷听从一些人的话,要联合金人打契丹,而刘韐独立自主的主张,没被接受,因此,要招收一批精锐的“敢死队”是当务之急。刘韐在河北一带挑选精良人才入伍,他亲自审查入伍人员。这时,他见到一位气宇轩昂的青年人,得知他的家世、志向,测得他的体力、学识,了解到他的精忠报国思想,当即接收他入伍。这位青年人就是岳飞!岳飞在军中表现突出,不久就被刘韐委为队长,继而屡建战功,成为我国一代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守卫真定收复五台 靖康元年(1126),金兵违背与宋朝的约定,联合打契丹,反而极力组织力量围攻宋朝的真定城。这时金兵兵强马壮,大有锐不可挡之势,可是宋朝只有被动守城之力。朝廷又想到刘韐,叫他镇守真定。他分析了敌我的军事力量,便邀来弟弟刘革华和长子刘子羽,组成联军,研究作战计划。大家一致认为,正面出击,必定损失很大,只有赶制锐箭强弩迎敌。战斗开始,金兵一再变换手法,企图引宋军出阵,但刘韐决不上当,每次都以密箭射杀金兵,金兵无法靠近城池,却被射得死伤无数,筋疲力尽,最后以退兵了结。真定守卫战得胜,刘韐被升为资政殿大学士。 金兵不久转头去攻打山西太原,那里宋军势单力薄,太原被攻陷。朝廷再一次想到刘韐,由他出任宣抚副使,组织兵力收复失地。他在辽州招兵四万,与解潜、折可求约定同时进攻太原,但是解潜、折可求兵败,未能出兵,刘韐只得派贾琼从代州出击金兵的背后,自己正面进攻,两面夹攻,收复了五台。这是刘韐的最后一次卫国激战,也是他军事生涯的结束。

高风亮节 以身殉国

收复五台后,刘韐调任京城任重要的四壁守卫使,但宰相唐恪相信巫师郭京,说可以用法术制敌,仓卒命令刘韐出兵打金兵。刘韐痛斥郭京,结果得罪唐恪,被免去职务,去管宫词。 “靖康之变”后,京城陷落,刘韐又被调到禁中护驾。宋朝廷割地赔款,向金人屈膝求和。刘韐被迫出使与金人议和。金人知道刘韐是良将,派相当于宰相的仆射韩正出面劝降,还答应只要刘韐归顺,就任命他当仆射。刘韐昂然写下遗书:“国破圣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便沐浴更衣,悬梁殉国。时为建炎元年(1127),他的儿子刘子羽扶灵将这位名将运回闽北崇安安葬。

标签: 刘韐

更多文章

  • 金朝大臣郇(xún)国公:卢彦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卢彦伦

    卢彦伦(1083年-1151年),汉族,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金代大臣。天庆元年(1111年),卢彦伦被辽上京临潢府留守萧贞一召为属吏,后任殿直、勾当兵马公事,主管临潢兵马。金兵首围临潢,卢彦伦拒不投降,升团练使、勾当留守司公事。天辅四年(1120)五月,卢彦伦随留守挞不野出降。任夏州观察使

  • 辽朝大臣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张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砺

    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早先在唐担任掌书记,迁任翰林学士。后归契丹,辽太宗见张砺刚强正直,颇有文采,提升为翰林学士。辽会同初年(公元938年),升任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随从辽太宗讨伐晋国。又改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辽太宗去世之后,为萧翰等所羞辱,当晚,张砺愤恨而死。人物生平平康延孝张砺

  • 北宋大臣湖湘学派鼻祖谢良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谢良佐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应城知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与别人谈话时,引经据典,竟至一字不差,甚为人佩服。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

  • 曹魏将领征西大将军:夏侯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渊

    夏侯渊,太仆夏侯婴后代,三国征西猛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到夏侯渊这位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定军山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

  • 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生平介绍及评价: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

  • 北宋理学家孙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复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 ,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

  • 北宋理学家游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游酢

    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范纯仁出判河南,待以国士,有疑义辄与参订。移守颍昌,辟为学教授。还朝复相,即除酢太常博士。纯仁罢,酢亦乞外。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

  • 北宋大臣史学家薛居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官后周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服丹砂而中毒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中书令

  • 北宋大臣三司使林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特

    林特是宋真宗时期三司使,长期掌管天下财赋,精敏擅吏职。逝世后追封尚书左仆射,孙女为宋神宗妃。人物简介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

  • 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