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崔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崔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4/1/23 4:05:53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

崔涣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拜相,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辅佐唐肃宗,又被授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至德二年(757年),被罢为余杭太守。

此后,崔涣历任正议大夫、太子宾客、大理寺卿、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大历三年(768年),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因给百官俸钱不平,贬为道州刺史。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病逝,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涣年轻时博通经籍,擅长谈论,初授亳州司功参军,累迁至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崔涣因不肯依附宰相杨国忠,被外放为歙州刺史,后改任绵州刺史(即巴西太守)。

担任宰相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七月,唐玄宗到达巴西郡,崔涣前往迎驾,并谒见玄宗。他言辞刚正、恳切,深受唐玄宗称赞,认为得之过晚。这时,宰相房琯也盛赞崔涣,唐玄宗遂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他扈驾前往成都。

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被群臣尊为皇帝,是为唐肃宗,并遣使入蜀,通报唐玄宗。八月,使者到达成都。唐玄宗得知肃宗即位,遂退位为太上皇,并让崔涣与宰相韦见素、房琯前往灵武(今宁夏灵武),转交宝玺、玉册,正式册立唐肃宗为皇帝。

历居要职

唐肃宗继位后,京城长安仍被叛军占据,朝廷的选官途径断绝。同年十一月,肃宗任命崔涣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让他招纳遗才。崔涣将事务交给属吏,却遭到欺瞒,致使选取的官员多有滥进,以致传出不称职的声名。

至德二年(757年),崔涣罢相,改任左散骑常侍,兼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后来,唐肃宗又授崔涣为正议大夫、太子宾客。乾元三年(760年),崔涣改任大理卿,后历任吏部侍郎、检校工部尚书、集贤院待诏、御史大夫。

贬谪道州

大历三年(768年),崔涣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当时,朝廷将青苗税充作京师百官料钱。崔涣却让属吏折中处理,将下估价作为使者料钱,而上估价则作为百官料钱。皇城副留守张清向皇帝告发,唐代宗便命法司审讯。崔涣无言以对,被贬为道州刺史。

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崔涣在道州(今湖南道县)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后又追赠尚书左仆射。

主要成就

崔涣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命的宰相,曾与韦见素、房琯一同奉玺册拜唐肃宗为皇帝,后又巡抚江南,补授官吏。当时李白正因永王李璘案被系浔阳狱,夫人宗氏奔走求援。崔涣也极力搭救,李白方得以出狱。李白的《狱中上崔相涣》、《上崔相百忧章》等诗作就是写给崔涣的。

弹劾元载

代宗继位后,宰相元载为巩固恩宠,与宦官董秀勾结。崔涣对此极为憎恨,便在代宗面前指责元载奸邪。代宗道:“元载为人虽不甚重,但却能调和中外,乃是能臣。”崔涣道:“如今战乱初平,百废待兴,元载作为宰相,应严明制度,以正视听。但他却专权结党,僭越法度,卖官鬻爵,这是幽国卑主之术。”代宗默然不语。

人物评价

常衮:崔涣学义精洞,文词典丽,道高王佐,才茂国华。实每副名,言皆顾行,顷调鼎餗,庶政惟和。及典铨衡,群才式序,中外更茂,缙绅所宗。雅有大臣之节,光其旧德之选。

穆员:① 佐玄宗扶正厄运,保维宸极。戴肃宗绍复大业,底绥生人。事代宗朝羽仪百辟。② 公标鉴遐明,姿度宏粹,松茂玉洁,风清雨润。文以经邦为用,学以为己为宗。承祖祢以付子孙者,清白孝友,其哲人哉!

刘昫:① 性尚简澹,不交世务,颇为时望所归。② 涣才兼行闻,命与时会。发言上沃主意,遽致显荣;当官屡为吏欺,终及窜逐。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

标签: 崔涣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诗人:宗楚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宗楚客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唐代大臣,宰相,诗人。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市)。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后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升任宰相。与武懿宗不和,贬为播州司马。长安四年(704),复为宰相。唐中宗时,封郢国公,官至中书令,与

  • 唐朝宰相:韦方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方质

    韦方质,韦云起孙,扶阳郡公师实子,雍州万年人,出身韦氏阆公房。则天初鸾台侍郎、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改修《垂拱格式》,方质多所损益,甚为时人所称。俄而武承嗣、武三思当朝用事,诸宰相咸倾附之。方质疾假,承嗣等诣宅问疾,方质据床不为之礼。左右云:“踞见权贵,恐招危祸。”

  • 唐朝宰相外戚:窦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窦威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

  • 隋朝将领:张须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须陀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

  • 清朝第二贪浙江巡抚:王亶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亶望

    王亶望(?-1781年),字味隒[1],号不详,山西临汾人。清代官员,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举人,历任皋兰知县、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累迁浙江巡抚,参与了“捐监冒赈”的贪污侵吞活动。乾隆四十六年(1781),受到大学士阿桂的调查与弹劾,坐罪处死。古

  • 陈朝陈文帝皇后:沈妙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沈妙容

    沈妙容,字妙姬,她的父亲沈法深在南朝梁时做过官,官至安前中录事参军,是个低阶官员。根据《陈书·后妃传》记载,沈妙容在十多岁时嫁给了陈蒨,二人婚后生活很平静。548年八月,侯景之乱爆发,陈蒨的叔父陈霸先率军讨伐侯景。侯景知道后震怒,派人抓住了陈霸先的妻儿与家属,其中就包括陈蒨和沈妙容。

  • 陈朝陈武帝皇后:章要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章要儿

    南朝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从建国到灭亡只有短短的32年,传五帝。但有一个女人,却历经了陈朝四代帝王,她就是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章要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郎才女貌成双对,夫做皇帝妻封后在遇到章要儿之前,陈霸先早已娶妻生子,只不过原配钱氏红颜薄命,没有机会看到他成就霸

  • 唐朝中期宰相:李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绛

    李绛(764年 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唐代中期名臣。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初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高邑男。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

  • 唐朝中期宰相:张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镒

    张镒(?781年),字季权,一字公度,吴郡昆山人。唐代中期经学家、宰相。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之子。以父荫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表为元帅府判官。累迁殿中侍御史。肃宗乾元初贬抚州司户参军。徙晋陵令。后迁屯田右司二员外郎。居母忧,以孝闻。与杨绾、崔祐甫善。代宗大历初出为濠州刺史。政务清简,延经术士,讲教生徒

  • 唐朝宰相冀国公:裴居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居道

    裴居道生年不详,但可以考证到他的家族来自绛州(今山西运城)。他的祖父裴镜民曾任隋朝兵部侍郎,父亲裴熙载曾任唐太宗的尚书左丞。人物生平裴居道(?- 690年 7月22日 ), 唐朝将官,在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担任宰相。裴居道大半的仕途生涯都不详,只知道他在唐高宗年间任左金吾将军,唐高宗把裴居道的女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