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春秋时期晋文侯与晋武公的功绩?

如何客观评价春秋时期晋文侯与晋武公的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3/12/14 0:10:45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晋国不仅在西周灭亡、东周衰弱的情况下毅然扛起大旗,还因强大的国力压制齐秦楚三国,独步中原。在晋国崛起再到称霸的道路上,历代晋国国君总是拿“继文绍武”来自勉,“文侯之功,武公之业,可谓前训”。晋文侯、晋武公都有哪些丰功伟绩,为何能够在晋国历代国君中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

一、内忧外患,文侯之功

虽然贵为侯爵,开国始祖唐叔虞乃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但晋国的发展只是不愠不火。晋穆侯时期,北方的戎狄部落崛起并且打败了晋穆侯,这让这位国君颇为恼火,因此给他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仇”,并立其为太子,以示不忘条戎之耻,太子仇也就是未来的晋文侯。后来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大胜,高兴之余的晋文侯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成师”。当时晋国的大夫师服就对国君为儿子们取的名字表示质疑:“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并预言晋国将有大祸:“今适庶名反逆,此後晋其能毋乱乎?”后来果然如师服所料,在晋穆侯去世后,他的弟弟殇叔自立为君,太子仇只好出逃避难,并于四年后杀回,夺取了君位,这也为后来晋国屡屡手足相残开了个先例。

后来西周大乱,周天子所在的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褒姒之子姬伯服被杀。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诸侯们一合计,重新立之前被废除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而此时周幽王的余党虢石父又拥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一时间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眼看镐京在犬戎铁骑的践踏已是残破不堪,周平王姬宜臼打算迁都避难,但周平王已经没有力量独自完成这次迁都。晋文公看准时机,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比郑武公、秦襄公更加精明的是,晋文侯还建议周平王攻打周携王并获得首肯。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晋文侯亲手杀死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

二、内乱不止,曲沃代翼

晋文侯对东周王室有再造之功,周平王特意作《文侯之命》一文以示嘉奖,还赏赐了“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晋国摇身一变,成了周王室的左膀右臂。但好景不长,在晋文侯死后,其子晋昭侯将晋文侯的弟弟成师封于曲沃,世称曲沃桓叔,并对这位野心日益膨胀的叔父不加防备。而成师德才兼备,在晋国的威望很高,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奔,随着日益扩大的,除了曲沃的地盘,还有叔侄之间的矛盾。为了预防手足相残,晋国大夫师服劝谏晋昭侯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但晋昭侯没有听从。

随着实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壮大,再加上晋昭侯没有任何限制,这让成师越发轻看晋昭侯,篡权夺位的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仅仅缺了一个机会而已。晋昭侯七年(前739),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打算迎立曲沃桓叔。正当曲沃桓叔想着能够兵不血刃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时,他被晋国的国人们击败了,弑君的潘父等叛党也被杀。至此,翼城与曲沃的对立完全公开化,但曲沃桓叔没能等到入主翼城的那一天就抱憾而终了。

曲沃桓叔的兵败拉开了翼城与曲沃数十年的内乱,在曲沃桓叔去世后,其子姬鳝继任,是为曲沃庄伯。曲沃庄伯一上台就对翼城发起进攻,而此时翼城不仅要面对曲沃的压力,还要抵抗那些山区部落的侵扰,形式很不乐观。虽然曲沃庄伯在此战杀死了晋孝侯,但被前来援助的荀国等诸侯打败。一次失败没有让曲沃庄伯泄气,后来他贿赂周天子和其他诸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当时的晋国国君晋鄂侯也因此去世了。由于之前曲沃庄伯又背叛了周桓王,于是在曲沃庄伯再次攻翼城之时周桓王倒戈一击,还另立立晋鄂侯的儿子光为国君,是为晋哀侯,曲沃庄伯又一次战败逃亡。

在曲沃庄伯走到生命的尽头后,其子曲沃武公即位。与不思进取的晋哀侯不同,曲沃武公雄才大略,在得知晋哀侯侵占陉庭的田土后,曲沃武公果断出兵打败了晋哀侯,并杀了他。此后“曲沃益彊,晋无如之何”。之后死在曲沃武公手上的晋国国君共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三人,曲沃终于击败了翼城,以旁支代宗,晋武公完成了晋国的再度统一。

晋文侯眼光独到,通过拥立东周迁都和击杀周携王完全取信于周平王,大展匡扶周室之雄风,被称为是第二个周公旦。同时,晋文侯因利乘便,以代王征伐的借口大肆扩张疆域,为晋国日后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而晋武公一举消灭晋国大宗,以曲沃小宗取而代之,夺得晋国正统地位。两人都为晋国立下汗马功劳,也难怪会被后来的晋国国君钦佩敬仰,以“继文绍武”来勉励自己。

标签: 晋武公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东吴大臣:陆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陆凯

    孙皓是东吴的第四位皇帝,他残酷嗜杀,滥杀朝中文武大臣,。可是,有一位大臣,孙皓对他怀恨在心,却不敢惹,此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皓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与左典军万彧、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万彧向濮阳兴、张布推荐的孙皓,“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

  • 三国时期东吴丞相:步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步骘

    步骘在先后出场过三次,第一次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第二次作为使者与曹操议和,第三次向孙权献策,擒住范疆、张达二人,向刘备求和。虽然步骘在《三国演义》中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但历史上他却是一位奇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步骘字子山,是临淮淮阴人。早年间为了躲避战乱,步骘渡江到江东避难。初到江东时,步骘的生活

  • 辽朝宗室长沙王:耶律宗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耶律宗允

    在古代,女人的相貌太过美丽,容易招惹祸端,但有时候,男人长得太帅,也同样会惹祸上门。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契丹大辽国的长沙王耶律宗允,就因为长得太过高大帅气,被太后伯母逼迫迎娶她的寡妇姐姐,宗允的原配妻子也因此成为被殃及的池鱼。01,皇家贵胄子耶律宗允(1005-1064),字保信,

  • 三国曹魏名将: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逵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大乱带来的除了民生凋零、征伐不断之外,也涌现了一大批才子名将。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诸葛亮、司马懿、关羽、甘宁外,也有许多不被人熟知但才能出色的人。“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宜无惭德”,以忠诚勇武名列魏晋八君子之一,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

  • 东汉袁绍谋士:田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四世三公的袁绍作为三国前期势力最强大的诸侯,称雄北方,一时风头无二。一度是诸侯当中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位。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袁绍的出身远超常人,这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除此之外他手下一帮子谋臣、武将,其军政团队也不可小觑,而今天历史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便是他麾下的一大谋士田丰。田

  • 清朝宗室和硕敏亲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巴泰

    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1]早年随父征战,授台吉。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联合费英东、安费扬古一起征讨东海女真。天命八年(1623年),带同德格类征讨扎鲁特部,追杀昂安。皇太极即位,

  • 西汉权臣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

    霍光,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权臣,给后世权臣们留下了一个样板:权臣极致,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不过霍光;权臣家族结局,大抵不过霍光。那么,历史上的霍光到底有何结局呢?与霍去病同父异母霍光与霍去病是兄弟,但两人属于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公元前141年,霍仲孺私通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此后两人各奔

  •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三光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也使范仲淹在后世的知名度更高,他流传后世的词作并不多,只有五首,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在影响深远的宋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就是宋词豪

  • 明朝才女:冯小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冯小青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冯小青

    杭州西湖边,有明代才女冯小青的墓地。据清初《女才子书》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字小青,大约生于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岱的《西湖梦寻》中有一篇《小青佛舍》,记述了她短暂的一生。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冯小青本来是广陵﹙今扬州﹚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儿,父亲冯紫澜,是当地有名的儒生。她长

  • 北宋诗人:魏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野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野

    据《宋史》记载,魏野的母亲在生他前曾梦见月亮里的玉兔。他长大后,喜欢吟诗,但不愿意做官。他在陕州东郊自己盖了一座草堂,亲手种植树木,挖开沟渠引来泉水,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清幽雅致,常常在这里弹琴赋诗。魏野虽然没有做官,但在当时的名声却很大。陕州的历任地方官,都对他特别好,许多人都亲自去拜访他。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