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名将: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名将: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68 更新时间:2024/2/13 16:58:13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大乱带来的除了民生凋零、征伐不断之外,也涌现了一大批才子名将。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诸葛亮、司马懿、关羽、甘宁外,也有许多不被人熟知但才能出色的人。“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宜无惭德”,以忠诚勇武名列魏晋八君子之一,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寒门出身的贾逵如何扶摇而上,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魏国?

一、寒门战将,死里得生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贾逵世为著姓,虽然有着声望较大的族姓,可惜家道中落,到了贾逵这一代几乎是一贫如洗。家里贫苦到什么程度呢?“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然而虽然家境贫寒,但贾逵却胸怀大志,想要从军征战天下,“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贾逵的祖父相当看好他,预言他必然成为一员大将,并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贾逵先是在河东郡担任郡吏,后升迁为绛邑县令。

当时,袁尚以郭援为河东太守,率大军而来,所经城邑攻无不克,只有贾逵坚守的绛邑攻克不下。然而只凭借一座孤城难以抵挡,“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郭援早闻贾逵盛名,想要收为己用,但被贾逵义正辞严地斥责说:“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郭援恼羞成怒,下令要杀了贾逵。原本投降的绛邑吏民一听要杀了贾逵,又急又怒,在城墙上大喊:“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郭援的手下也深为贾逵的气节所折服,纷纷替他求情,郭援才暂时放下了杀心。既然收复不了,郭援将贾逵囚于一个土窖中,等个合适的时机再杀。眼看大限将至,贾逵也是硬气,对外面守卫的人说:“此间无健儿邪,而当使义士死此中乎”。当时有个姓祝的人在守卫之中,他与贾逵非亲非故,“适闻其言,怜其守正危厄”。贾逵死里逃生,想要知道恩人的名字,对方坚持不肯相告。直到郭援被打败后,贾逵才知道救他的人叫祝公道。后来祝公道要被斩首,贾逵欲救但无可奈何,只好亲自为他服丧,救命恩人死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可以说是贾逵一生的心病了。

二、才德兼备,屡有建功

贾逵是曹魏的官员,他也选择了曹操为自己的主公。建安九年(204),曹操攻陷邺城,原为袁绍手下的高干不得已选择投降,但当曹操北上征乌桓时,不死心的高干在并州反叛,并勾结河内人张晟、弘农人张琰等,起兵作乱。当时贾逵并不知道张琰也有参与,等到发觉不对劲时贾逵已如羊入虎口。为了活命,贾逵假装也要叛乱,还给张琰出谋划策,得到了叛军的信任,都对他不设防备。在虚与委蛇一段时间后,贾逵以修筑城墙的名义从张琰那里借了一些军队,并处理掉渑池治所蠡城的叛贼后据城固守,坚决同张琰等人对抗,直到叛乱被曹操平定。

按理来说贾逵即将因为这件事得到重用时,贾逵因为祖父服丧而辞去官职,但他的事迹还是有人知道的,在贾逵服丧完毕后立刻被司徒府辟为掾属,后又以议郎的身份兼任司隶校尉钟繇的参军。后来经过好友的推荐,以为贾逵可以与蔺相如、叔詹等不畏强权的名人相提并论,是可堪大用之才。曹操素来爱才,赶紧召见贾逵议事,交谈一番后认为贾逵果然大才。贾逵不畏强权,自然也不怕因为公事触怒曹操,在孙权攻破皖城,曹操欲率大军征讨,还下令有谏者处死时,贾逵依然执意进谏,被投放大牢。狱吏因他是丞相主簿,不敢上枷锁,贾逵却说:“促械我。尊者且疑我在近职,求缓於卿,今将遣人来察我。”不久后曹操果然派人来探视贾逵。后来曹操认为贾逵没有恶意,便释放了他,让他官复原职。后来曹操征讨刘备,派遣贾逵观察形势,贾逵在途中碰到了水衡都尉正督运数十车囚犯,而此时军事紧张,贾逵就处死了最重要的一人,其余全部释放。曹操知道此事后不仅没有怪罪贾逵,还非常赞赏贾逵的机智果断,拜之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

三、拥立有功,军政皆长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在洛阳逝世,贾逵以谏议大夫负责办理丧事。此时拦在贾逵面前的难题有二:曹操之死要不要发丧;王位之争如何是好。但在贾逵的安排下,这两个难题都迎刃而解。在曹操死后,洛阳的军民一时骚动起来,有人建议秘不发丧但被贾逵制止,坚持派使者到各地去发丧。青州兵听说主帅已亡,一批接着一批走散了,大臣们都认为要治罪来杀鸡儆猴,贾逵也没有赞同,而是进行安抚,还下令沿途官员为这些急着回家的青州兵们提供粮食关照,骚动就这样被平息了。就在这时,曹操的第三子曹彰先行一步到了贾逵面前,意欲先其兄一步继承王位。曹彰的行为得到的只有贾逵的斥责,“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虽然曹丕已经是太子了,但曹彰却是手握重兵的,正是有了贾逵的阻拦曹丕才顺利继承王位,因此十分感激他。

后来曹丕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当时州郡的法纪松弛,为官却祸害一方都是常态。于是贾逵决心整改,他先是弹劾罢免了豫州内所有徇私放纵、不按法令办事的二千石以下官员,然后再豫州大刀阔斧,革新吏治,除强抑暴,兴利除弊。曹丕布告天下,要求各州效仿豫州的治理措施,并封贾逵为关内侯。豫州南部与东吴接壤,贾逵上任之初就着手战争的准备,数次击败东吴来犯的部队,在魏明帝曹叡继位,贾逵进谏说:“宜开直道临江,若权自守,则二方无救;若二方无救,则东关可取。乃移屯潦口,陈攻取之计”,得到曹叡的赞同。

贾逵历仕三朝,一生忠于曹魏,本来还能继续加官进爵,但却被身为宗室的曹休轻视,得不到大用。在石亭之战中,贾逵不计前嫌,救下了冒进的曹休却被对方埋怨救援太慢,还以大司马的名义敕令贾逵捡拾弃仗,贾逵一时气不过,两人闹掰的同时都向曹叡告状。但一边是宗室重臣,另一边是忠勇良臣,曹叡只得判定二人都没有过错。后来魏明帝东征,乘辇入贾逵祠,长叹说:“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

标签: 贾逵

更多文章

  • 东汉袁绍谋士:田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四世三公的袁绍作为三国前期势力最强大的诸侯,称雄北方,一时风头无二。一度是诸侯当中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位。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袁绍的出身远超常人,这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除此之外他手下一帮子谋臣、武将,其军政团队也不可小觑,而今天历史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便是他麾下的一大谋士田丰。田

  • 清朝宗室和硕敏亲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巴泰

    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1]早年随父征战,授台吉。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联合费英东、安费扬古一起征讨东海女真。天命八年(1623年),带同德格类征讨扎鲁特部,追杀昂安。皇太极即位,

  • 西汉权臣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

    霍光,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权臣,给后世权臣们留下了一个样板:权臣极致,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不过霍光;权臣家族结局,大抵不过霍光。那么,历史上的霍光到底有何结局呢?与霍去病同父异母霍光与霍去病是兄弟,但两人属于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公元前141年,霍仲孺私通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此后两人各奔

  •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三光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也使范仲淹在后世的知名度更高,他流传后世的词作并不多,只有五首,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在影响深远的宋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就是宋词豪

  • 明朝才女:冯小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冯小青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冯小青

    杭州西湖边,有明代才女冯小青的墓地。据清初《女才子书》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字小青,大约生于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岱的《西湖梦寻》中有一篇《小青佛舍》,记述了她短暂的一生。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冯小青本来是广陵﹙今扬州﹚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儿,父亲冯紫澜,是当地有名的儒生。她长

  • 北宋诗人:魏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野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野

    据《宋史》记载,魏野的母亲在生他前曾梦见月亮里的玉兔。他长大后,喜欢吟诗,但不愿意做官。他在陕州东郊自己盖了一座草堂,亲手种植树木,挖开沟渠引来泉水,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清幽雅致,常常在这里弹琴赋诗。魏野虽然没有做官,但在当时的名声却很大。陕州的历任地方官,都对他特别好,许多人都亲自去拜访他。甚至,

  • 南宋词人:蒋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是南宋末期词人,宋末四大家之一。南宋覆灭时,身怀亡国之痛,坚守气节,不肯入仕元朝,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蒋捷的故事吧。南宋灭亡以后,蒋捷怀着亡国的悲痛,隐居乡野,拒绝出仕,他的气节被当时的人们

  • 东汉末袁绍谋士:沮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沮授

    在东汉末年,几经动乱之后,中央王朝对地方终于失去管控能力,天子,也已经成了傀儡。经过数次兼并之后,天下最强的诸侯当属袁绍莫属,袁绍雄踞河北,手下带甲之士百万,猛将如云,其中侍奉过韩馥、袁绍两位军阀的沮授,堪称典型代表。沮授(?-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史载他“少有大志,

  • 北宋词人:贺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贺铸的词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铸

    贺铸,字方回,北宋时期词人,自称是贺知章的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所以自号庆湖遗老。因为长相奇丑,所以也被称作“贺鬼头”。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铸的故事吧。贺铸出身豪门,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的妻子也是宗室之女。但他为人耿介,不愿意依附权贵,一生颇不得意。他喜欢

  • 北宋宗室八贤王泾王:赵元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元俨

    赵元俨(985年~1044年),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第八子。[1]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人称“八大王”。宋真宗时期,历任诸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迁太傅兼中书令、陕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