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代表诗作有哪些

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代表诗作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3/12/17 7:04:59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绩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人。”《山中叙志》

远离闹市繁华,隐于山中一隅。月明风清的夜里,弹奏起古琴,饮一壶醇酒,不用烦心世间俗世,只将一腔心事赋予琴音酒香中,这就是王绩想要的生活。

王绩,生于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从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记。11岁就游历于长安,拜见当时权倾朝野的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仙童子”。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他曾胸怀大志,幻想在朝堂上建功立业,“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

然而,经历了李唐代隋、玄武门之变等一系列动荡,王绩心中的那点希望之火被一点一点地浇灭了,“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虽然说乱世出英雄,但更多的人则在乱世里收货地却是伤心失望,战战兢兢。他们埋藏起自己的满腹才华,隐于野、隐于酒,或隐于放荡形骸。

王绩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辞官回归了山林,躬耕于山西的东皋山下,过上了耕耘种月的日子。因此他的诗中多了一份山情野趣,“晚岁聊长想,生涯太若浮。归来南亩上,更坐北溪头”。

他的山水田园诗,淳朴自然,意境浑厚,直追魏晋诗风。清代文学家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评价他的诗说:“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他也被公认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唐诗的开创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春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的田园诗一扫齐梁旧习,摒弃了浮华奢靡,呈现出一种自然朴实的诗风。秋日里,正是丰收的季节,诗人从北场圃的菜园里除豆完毕,又匆匆赶到东边田地里收割黄米。看似辛苦劳碌,诗中却充满了清新愉悦,是劳动给了他心灵的慰籍和安宁。

带着微微的疲惫他踏月而归,却与老友不期而遇。这是一个月圆之夜,整个山野都笼罩在明月的清辉中,显得格外静谧,林间穿梭飞舞着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上演着一场光与影的变换。他与老友在静夜中享受着这份清幽,无须言语,心意自然相同。

山野的幽静洗涤着他的心,让他看似忘记了曾经的壮怀,表面上归于了自然与平静。可是,被诗书洗涤过的心,不是几番波折就能释然。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活跃着壮志豪情,依然向往着建功于朝廷。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这是王绩隐居东皋山下后所作。秋风清寒,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染红了西天。诗人独自登上东皋山,极目远望,眼前一片萧瑟寥落。他忍不住回想自己一生,空有一身才情,却一事无成,就像曹操诗中的乌鹊,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他的孤寂落寞源于对朝堂的怀念,身在山野,心存魏阙,就是他苦闷的根源。

王绩,生于六世冠冕之家,才华横溢,十六岁就应举高第入仕为官。无奈时局动荡,风云变幻,朝堂上三进三出磨平了他所有的热忱。故此他将自己人生的后半场,融入了浓浓的酒香中。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醉后》

郁郁不得志的王绩,醉情于山水,寄情于美酒。放荡疏狂的阮籍,日日酣醉,屏蔽了若干俗世祸端;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更是诗与酒如影随形,“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他们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是王绩心之向往的偶像。何必想那么多呢,乘酒兴长歌吧 。

王绩爱喝酒,酒量也大,能饮五斗,自称“五斗先生”。据说初唐时,王绩被召入朝廷任门下省待诏。不喜政务的他每日里都很开心,朋友打趣他说:“待诏一职有什么可高兴的呢?”王绩说:“待诏是没什么,但是一日三升酒的待遇还是很值得留恋的。”门下省长官陈叔达听说后,就给他调高了待遇,每日供给他一斗酒(十升),于是同僚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斗酒学士”。

贞观年间时,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是酿酒好手,就千方百计调入太乐署,整日喝焦革酿造的美酒,并和焦革谈论酿酒之道。可好景不长,未多久焦革病逝。焦妻还像焦革在世时一样,每日给王绩送酒。但是也仅仅一年,焦妻也离世。王绩为此伤心地嚎啕大哭,说:“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哀伤过后挥手辞官,回家酿酒去了。

回家后的王绩潜心研究,多方搜集古法古方,历经数年终于撰写成《酒经》《酒谱》二书,只可惜此二书均已失传。但王绩与酒却结下了不解之缘。“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仓央嘉措曾说过:“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王绩将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情绪都巧妙地隐藏在山水林泉中,隐藏在醉人酒香中。但他终是要有一个宣泄的出口,才能完美地隐藏所有。那么弹琴,就是他所有情绪宣泄的出口,也是他借以喻情的重要方式。

幽人在何所,紫岩又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古意》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便俗人闻。

《山夜调琴》

王绩将心事付与古琴,在明月清辉中,悠悠白云下,酣畅淋漓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激情。或许只有古琴,才是他的知音。他还“加减旧弄”,改编了《山水操》,被世人所欣赏。

王绩,字无功,的确一生无所功绩,只是他知道急流勇退,放弃追名逐利。

林语堂曾说:“明智地放弃胜过盲目地执着。”

他明智地放弃了很多人梦想中的东西,寄情山水,醉卧酒泉,对月弹琴,安稳度过一生。

临终时还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有道於己,无功於时。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

标签: 王绩

更多文章

  • 唐朝权臣政治家:元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载

    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载是一个一心往上爬、卑鄙无耻的小人,他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历史上真实的元载与影视剧中的有什么不同呢?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载是今陕西岐山人,出生贫寒,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道学。在天宝元

  • 明朝内阁首辅“万岁阁老”:万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安

    万安是明朝时期官员,官至内阁首辅,颇受明宪宗的宠爱,他有个”万岁阁老“的外号,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岁”可是古代帝王的标配,但明朝的万安竟然有一个”万岁阁老“的外号,这个外号咋

  • 蔡文姬一生有过几段婚姻?蔡文姬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文姬

    曹文姬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才女,是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十分博学多才,精通书法、音律、诗词,“文姬归汉”的故事,为后人熟知,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蔡家有女初长成,“文二代”才女才情绽放谚语说,才情是一个女人永远穿不

  • 西汉汉成帝妃子:班婕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班婕妤

    班婕妤是西汉时期著名才女,以辞赋见长,她也是汉成帝刘骜的妃子,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万千宠爱于一身,婕妤团扇冷汉宫《春宫怨》 唐·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原谅我以这一首悲戚的

  • 清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廷敬

    陈廷敬(1638年[1]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曾经教导康熙帝。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内阁学士、经筵讲官、礼部侍

  • 唐朝中期宰相:李德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李德裕政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德裕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唐玄宗时的盛世,尤其是之后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眼看大唐江河日下,李德裕站了出来,近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唐的颓势,在历朝历代都享有高度的美誉。李商隐誉之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范祖禹称赞他“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

  • 春秋时期赵国基业奠定者:赵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盾

    晋灵公是晋文公的孙子,晋襄公之子,然而不比父亲和爷爷的贤明,晋灵公完美契合了一个昏君形象,他自认为晋国强大,便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他颁布重税大肆搜括民膏,弄得晋国上下一片哀怨。虽然碰上了这样顽劣不化的君王,但晋国却没有在楚、秦的夹击下崩溃,丧失霸主的地位,原因在于晋国有这么

  • 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元好问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朝末期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都十分擅长。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好问的故事吧。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

  • 东魏名将东南道行台:慕容绍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字绍宗,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1]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名将,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慕容绍宗早年原是尔朱氏部将,[2]担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开国侯。归顺高欢后,历任扬州刺史、青州刺史、度支尚书、晋州刺史、御史中尉、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等职,进爵索卢县公。

  • 西魏名将都官尚书:王思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思政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郡祁县人,北魏、西魏名将,历任散骑侍郎、中军将军、并州都督、荆州都督,后投降北齐,封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幸运一:压对元修王思政出身于太原王氏大族,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舞文弄墨,成为士大夫,而是选择投笔从戎,成了一名武将,任职员外散骑侍郎。当时,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人在关中作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