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88 更新时间:2024/1/22 23:14:41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期,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在位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在此基础上,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

对于曹魏来说,第一任大将军是夏侯惇,也即是曹操的宗室。就蜀汉来说,第一任大将军是蒋琬,也即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至于孙权建立的东吴,第一任大将军既不是周瑜、鲁肃,也不是吕蒙陆逊,其中,陆逊担任的是“上大将军”,而不是“大将军”。在此基础上,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才是东吴第一位大将军。

首先,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在蜀汉官至丞相,可谓风光无限。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瑾也是不甘示弱,不仅在东吴官至大将军,还受到了孙权的信任。不过,作为东吴第一任大将军,诸葛瑾在战绩上却是比较难堪,也即可谓是屡战屡败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同年,魏文帝曹丕决定征讨东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救援。但是,诸葛瑾的大军渡江时被夏侯尚火烧船只,所以,诸葛瑾被曹魏大军击败。

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得知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进攻曹魏。在这场战役中,孙权命令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结果,诸葛瑾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不过,在这场败仗之后,诸葛瑾却被孙权提拔为东吴的骠骑将军。赤乌四年(241年) 四月,孙权分兵四路进攻曹魏。此战,已经是东吴大将军的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但是,因为司马懿的成功应对,诸葛瑾最终无功而返。

基于此,作为东吴第一位大将军,诸葛瑾的战绩确实非常不好看,尤其是要和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东吴四大都督比起来,诸葛瑾在领兵作战上,确实没有什么天赋和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为何孙权还要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呢?

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对于孙权来说,之所以这么做,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出于对诸葛瑾的信任。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彼时,孙策刚刚去世,也即孙权还没有坐稳江东之主的宝座。

在此基础上,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诸葛瑾和鲁肃等人一样,投奔孙权的时间较早,并且,相对于周瑜、陆逊等人,诸葛瑾几乎和孙策没有什么交集。换而言之,诸葛瑾不是上一任主公的老臣,而是一直跟随在孙权左右的心腹。

最后,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对此,孙权表示:“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进一步来说,诸葛瑾不仅情商非常高,而且非常会沟通交流,这让孙权越来越倚重。虽然战绩上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但是,诸葛瑾因为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在恢复和巩固蜀吴联盟上,诸葛瑾能够起到他人无法替代的桥梁作用。

除此之外,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也即诸葛瑾并非来自东吴本地的世家大族。对于孙权的一生来说,有很大的精力都用在了削弱和平衡东吴的本地世家大族上。基于此,诸葛瑾在东吴没有什么根基,反而成为孙权信任和重用他的理由了。综上,虽然领兵作战能力一般,但是,诸葛瑾依然成为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南宋宰相:洪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兄洪适、弟洪迈同朝并为台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遵

    洪遵(1120-1174),字景严,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后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 ,洪适第二榜眼 ,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兄洪适、弟洪迈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有"三

  • 南宋宰相:曾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封鲁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曾怀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主持拘催钱物所,治理有方,财政丰裕,晋户部尚书。在任时,对各州郡钱粮的库存与收支情况都了如指掌,并清楚记载,为当朝倚重,宋孝宗比作萧何、刘晏。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鲁国

  • 北宋宰相:李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迪

    李迪(971年-1047年),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今山东鄄城旧城)。北宋名臣、诗人。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状元及第,历任通判、知州、知制诰、节度使等职,多次出入内外,两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年七十七。追赠司空、侍中,谥号&ldquo

  • 南宋宰相:朱胜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著有《绀珠集》、《秀水闲居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大臣、宰相。朱胜非生于一个小生意人家,之后在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靖康元年(1126年),为东道副总管,权知应天府,劝进赵构即帝位。建炎初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

  • 北宋宰相:宋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曾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的方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琪

    宋琪(917年-996年),字俶宝,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人,北宋宰相。宋琪自幼长于契丹,考中进士,授寿安王侍读。天福六年(941年),幽州大帅赵延寿聘请宋琪为从事,赵赞担任河中节度使,聘为记室。周世宗征淮南时,随赵赞出征,以功特加散大夫。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授太子洗马,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

  • 北宋宰相:徐处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处仁

    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神宗元丰间进士。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生平简介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神宗元丰间

  • 南宋宰相:汪伯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 专权自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

  • 南宋宰相:张商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商英

    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川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

  • 南宋宰相:范宗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范宗尹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人,南宋宰相。范宗尹是宣和三年进士,在北宋末年累升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吕颐浩任相。范宗尹被召回,历

  • 南宋宰相:程元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程元凤

    程元凤(1199-1268)南宋大臣。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程元凤出生于书香门弟,精通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理宗绍定二年(1228年),程元凤考中进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后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人物经历程元凤宝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