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曾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封鲁国公

南宋宰相:曾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封鲁国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4/1/17 16:19:15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主持拘催钱物所,治理有方,财政丰裕,晋户部尚书。在任时,对各州郡钱粮的库存与收支情况都了如指掌,并清楚记载,为当朝倚重,宋孝宗比作萧何刘晏。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鲁国公。曾怀世家登宰辅。

历史记载

据载:其祖父:曾孝宽,资政殿大学士右承相,赠右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曾祖父:曾公亮,丞相太师太傅太保侍中鲁国公。宋徽宗宣和元年己亥(1119年),父亲曾诚,授参议郎奉直大夫秘书少监,赠太师秦国公。曾怀自少受到良好的教育,世家熏陶,使他养成以“清约自持”的品德。初当金坛主簿,官职虽然微小,可是他具有“方重之德”,认真进行“劝学”,多方面帮助穷困的孩子读书,做到尽心“惠民”,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曾怀曾怀以父恩授金坛(今江苏常州)主簿。南渡后,授乌江令,寻改浙西帅司干官。绍兴三十二年壬年(1162年),提举西浙市舶,有《四明鲁国曾宣靖公祠堂记》,文中除记叙曾公亮之外,还提及蔡襄守钱塘事迹。不久,晋知江州。孝宗践阼(1163年),改知真州。后除度支员外郎。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年),由郎官擢为户部侍郎;

为官经历

继升为尚书。孝宗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以 户部尚书曾怀赐出身,参知政事。与梁克家同为右丞相。孝宗乾道九年癸巳(1173年),右丞相梁克家与同知枢密院张说议使事不合。请求去;罢梁克家右丞相位,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宁府。此时,便剩下曾怀辅政了。淳熙元年甲午(1174年)七月壬辰,曾怀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迁光禄大夫,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以疾免朝参,惟令入堂治事,遇大政则宣引曾怀。曾怀因长期劳碌,身体瘦瘁,几乎已经不能行动,可是朝中无人,还是要带病上朝。皇帝看到他如此,予以优厚的对待,特于后宫制紫金鱼袋赐轻带以称其体。曾怀自少受到良好的教育,世家熏陶,使他养成以 清约自持 的品德。初当金坛主薄,官职虽然微小,可是他具有方重之德,认真进行劝学,多方面帮助穷困的孩子读书,做到尽心惠民,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体恤百姓

南宋时候,社会不安,天下涂炭,王朝的地方官员对老百姓重征勒索,致使盗贼遍处,作案者多。曾怀本着关心下属百姓出发,向皇上陈明在兵弱财匮的时候,应该以轸恤为心,以牧养为务,尽快把一些无关重大的犯放出去,一方面可以安辑流亡,一方面好让这些人回家种田,发展生产,维持家计。在积贫积弱、宦阉恣横的南宋王朝中,一直难为认真执行,没法付诸实现。在捍卫国土上,曾怀虽然不是赵宋王朝一位什么将才,可是他以匹夫之责,悉心尽力,于时危势逼之间,都也做到异乎一般之一。当他知真州的时候,练兵恤民,颇有政声,尤以训练民兵有纪律,让张魏公浚督师看到了,大为奇之,对他称赞不已。

善理财政

曾怀为官出色的地方,还是在于他善理财政。当他除户部侍郎的时候,采取均役、限田、抑游手、定赏罚、劝课农桑等等发展生产的积极办法。诸如对江淮一带,作限定禁令、丞植桑三万株至六万株,守、倅部内植二十万株以上,并论赏有差。还向孝宗皇帝奏说: 江西路营田四千余顷,已佃一千九百余顷,租钱五万五百余贯,若出卖,可得六万五千余贯;及两浙转运司所托,已佃九十万亩。合而言之,为数浩瀚。今欲遵元诏,见佃愿买者减价二分。民间会子破损,别造五百万换给;而对于 损会贯百线数可验者,并作上供钱入输,巨室以低价收者坐之。曾怀还受诏同共措置,铸提领措置会子库 印。此中,凡五年,未尝以钱谷语人;凡钱欲之数、州郡所积与夫出纳之多寡,纤悉必记。一时间,褒言以耳,可是曾怀在他的奏摺措词上,还是很谦虚的,他说:臣不敢进生财之说,亦不敢进苦节之说,但量入为出,使天下之财足天下之用。

勤政为公

曾怀持勤政为公,存心爱民虽然没法挽救毫无生气、奄奄待毙的赵宋王朝,但能做到不及民而用度足,却也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孝宗皇帝即位,虽然有志锐图恢复,诸如用虞允文陈俊卿、王十朋、梁克家、朱熹等一班文臣武将,堪称智勇兼优,作为振兴赵宋王朝,诚亦俱足深恃。可是政府内部,忠奸正邪两立对垒,阉宦恣横,于是任人不专,更换迭出,致使奸人有隙可作其乱,而忠臣无机可展其才。曾怀为官,秉公处事,尽忠效力,推贤扬善。每当建言的同僚受贬谪,不无婉言向孝宗建言:“勿以一人嘉之而用。亦勿以一人谤之而去”。可是不久,连他自己也受台官詹元宗、李棠言事所论劾。曾怀对此,感触沉重,立即求退。后来,经查三司言无实迹,孝宗皇帝才顿然大悟,责元宗、李棠等之罪,恢复曾怀老病交并,已经不能入堂治事了,于是请罢。翌年,淳熙二年乙未(1172年)三月卒。史志称曾怀为相侃侃,得大臣体。尝言“事大者视之以小,事小者视之以无”,以为名言。入祀泉州府学乡贤祠。妣韩琦女,加封至鲁国夫人,生子三,长说曾宫(通直郎),次说曾密(承一郎)三说曾宁(通判)。著有《曾怀文集》三卷。

殁,归葬虞山,现有曾丞相墓在五大石洞。遗著有《少保文集》30卷。

标签: 曾怀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李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迪

    李迪(971年-1047年),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今山东鄄城旧城)。北宋名臣、诗人。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状元及第,历任通判、知州、知制诰、节度使等职,多次出入内外,两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年七十七。追赠司空、侍中,谥号&ldquo

  • 南宋宰相:朱胜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著有《绀珠集》、《秀水闲居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大臣、宰相。朱胜非生于一个小生意人家,之后在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靖康元年(1126年),为东道副总管,权知应天府,劝进赵构即帝位。建炎初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

  • 北宋宰相:宋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曾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的方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琪

    宋琪(917年-996年),字俶宝,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人,北宋宰相。宋琪自幼长于契丹,考中进士,授寿安王侍读。天福六年(941年),幽州大帅赵延寿聘请宋琪为从事,赵赞担任河中节度使,聘为记室。周世宗征淮南时,随赵赞出征,以功特加散大夫。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授太子洗马,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

  • 北宋宰相:徐处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处仁

    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神宗元丰间进士。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生平简介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神宗元丰间

  • 南宋宰相:汪伯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 专权自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

  • 南宋宰相:张商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商英

    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川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

  • 南宋宰相:范宗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范宗尹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人,南宋宰相。范宗尹是宣和三年进士,在北宋末年累升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吕颐浩任相。范宗尹被召回,历

  • 南宋宰相:程元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程元凤

    程元凤(1199-1268)南宋大臣。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程元凤出生于书香门弟,精通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理宗绍定二年(1228年),程元凤考中进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后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人物经历程元凤宝祐四年(

  • 北宋宰相:刘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挚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

  • 南宋宰相:陈俊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俊卿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 ),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孝宗时期名相、诗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1163年),除礼部侍郎、参赞都督府军事,为汤思退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