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宋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宋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1/22 4:25:36

宋玉,字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时期鄢(今湖北襄阳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战国末期辞赋家,平生酷爱辞赋,既懂音乐亦善于写文章,曾事楚顷襄王,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辞赋家,与同时代的唐勒、景差齐名。

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成语“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

《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

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公元前298年,或出生于湖北宜城,后跟随屈原长大。

前296年,楚顷襄王二年,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写《招魂》,宋玉三岁。

公元前291年,宋玉8岁时随屈原入鄢郢。

公元前284年,五国灭齐,楚将淖齿救齐时杀了齐王。当年屈原逐放,宋玉15岁。

公元前282年春,宋玉17岁。景差为楚襄王推荐了宋玉,被襄王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做《高唐赋》《大言赋》《小言赋》。宋玉得云梦之田。

公元前281年秋,宋玉作《讽赋》。

公元前280年夏。宋玉作《风赋》。

公元前280年秋。宋玉作《对楚王问》。

公元前279年夏。宋玉作《钓赋》。

公元前278年春,写《神女赋》。

公元前278年2月,楚大夫昭奇叛乱。宋玉与庄辛联手平乱。宋玉为议政大夫,时年21岁。

公元前278年4月,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引蛮河水,用长渠攻陷楚都。楚襄王迁都陈。当时62岁左右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公元前263年襄王卒考烈王20岁继位。宋玉36岁。

公元前258年,宋玉劝考烈王联赵。毛遂自荐,宋玉再为议政大夫,时年41岁。

公元前253年,宋玉46岁。黄歇得宠,考烈王冷遇宋玉。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黄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一切职务,宋玉50岁。这年写《九辩》。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宋玉58岁。

公元前227年,此年荆轲刺秦。宋玉写《笛赋》。

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约享年七十六岁。

标签: 宋玉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楚国大臣三闾大夫:屈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rdq

  • 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南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子

    南子(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前479年?),春秋时期女政治家,河南商丘人。南子原是宋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为夫人。南子生性淫乱,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不加阻止,反而纵容南子,召公子朝与其在洮地相会。卫灵公的太子蒯聩知道南子私通之事后,非常愤怒,便和家臣戏阳速商量,在朝见南子时趁机刺杀她。结果戏阳速

  • 东汉末豫州刺史:孔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伷

    孔伷(zhòu,古同“胄”),字公绪,东汉末年兖州陈留郡人。189年孔伷曾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同时也是起兵讨董卓的地方势力之一。似乎在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攻杀或病死,所以190年另外出了一个豫州刺史孙坚。正史中孔伷的事迹较少,只《英雄记》提到他&ld

  • 东汉末北海相:孔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

  • 东汉末广陵太守:张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超

    张超(?195年),字孟高,东平寿张(今山东寿张)人,东汉末年大臣,陈留太守张邈之弟。初平元年(190年),初为广陵太守,参加关东联军酸枣会盟,共同讨伐董卓,推荐臧洪为诸侯同盟宣誓者。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攻打陶谦所辖徐州。为了援救徐州,张超兄弟联合陈宫,共荐吕布为兖州牧,攻打曹操根据地兖州。

  • 东汉末大司马:张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杨

    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汉末宦官专权,他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曾被匈奴单于掳掠为人质。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建安元年,

  • 东汉末河内太守:王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匡

    王匡(生卒年不详),字公节,中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兖州泰山郡(位于当今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方)人。官至河内郡太守。起初,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大将军府掾。何进去世后,受拜为河内郡太守。董卓执政时,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最后,因妹夫胡母班的亲属和曹操的联手攻击,而离世。在纪传体史书《三国志

  • 东汉末幽州牧:刘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虞

    刘虞(?-193年10月),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在地方政绩卓著,颇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累加至大司马,封襄贲侯。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

  • 东汉末白马将军:公孙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早年经历公孙瓒是贵族子弟,但因母亲

  • 东汉度田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很容易注意到土地问题,特别是一个朝代末期,往往都离不开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然后是农民造反,最终由新的王朝重新分配土地,形成“收一放一收放”这样一种循环反复的现象。究竟怎么回事?历经“人民公社”实验的我们,很容易理解&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