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蜀汉太傅:许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蜀汉太傅:许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1/11 11:54:05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汉末三国时名士、评论家。善行草, 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礼待。

其后受益州牧刘璋邀请,相继为巴郡、广汉、蜀郡太守。于刘备包围成都时欲越墙叛逃,为刘璋所获。刘备定蜀后欲将其弃用,在法正的建议下方以其为左将军长史。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章武二年(222年),去世。有文集二卷。

人物生平

闻名天下

许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邵一同成名,而且都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的感情并不好。许邵任汝南郡功曹时,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等到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时,才荐许靖为计吏,负责察举孝廉,后又任尚书郎,掌管官员选用。

选拔贤才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后,董卓专权,以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与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的官员,淘汰腐败昏庸的官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许靖于是提拔任用了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任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而许靖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但他未到任,被改任为御史中丞。

逃难四方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韩馥等人到职后,纷纷举兵反叛,打算杀掉董卓。董卓怒斥周毖说:“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我董卓为何要起用这些忘恩负义之徒!”喝令将周毖推出,在城外斩首。许靖的堂兄许瑒为陈国国相,又与孔伷共同谋划进攻董卓,所以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伷那里。孔伷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史陈祎。陈祎死后,吴郡都尉(一作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许靖交情深厚,因而保护许靖。许靖出于仁厚之心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

战乱,许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景的人莫不赞叹。到了交趾郡,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的格外敬重厚加款待。

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交州,他给尚书令荀彧写信说:“许文休是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大事。自他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他以人伦纲常对待同类,仁义宽厚,都很有收效,只是无法一一列举而已。”

钜鹿人张翔奉王命出使交州,想凭着自己的权势征召许靖,试图与许靖订下誓约,许靖拒不答允。许靖又写信给曹操,希望他能让国家安宁,百姓得到恩济,并对他提出了一些意见。张翔怨恨许靖不为自己所用,把许靖寄给曹操的信简搜查出来后,全部都扔到水里。

入蜀任职

后来益州牧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被刘璋任命为巴郡、广汉太守。宋忠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时就说道:“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许靖接替王商任蜀郡太守。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率军包围成都,许靖企图越城投降,但事情泄露并未成功。刘璋因为益州即将失陷,才没有处决许靖。刘璋投降后,刘备因许靖背主之事而看不起许靖,对他不加任用。

法正劝刘备说:“天下有的是博得虚名而无真正德才之人,像许靖就是如此。然而今日主公起手开创大业,天下之人又不可能挨家挨户地去作说明,而许靖的虚名,已传播天下,如果对他不能待之以礼,天下之人则会因此说主公在轻贱贤才。所以对许靖应该敬重以待,以此昭示远近,您是在追效古代燕昭王厚待郭隗的作法。”刘备于是厚待并起用许靖,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年高德望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即位称帝,册封许靖说:“朕得以承嗣帝业,君临天下,日夜惶惶不安,惟恐不能平定四海。百姓未能亲附,五德不彰,你身为司徒,应当谨慎地布施五常教化,使其弘扬光大。你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许靖虽然年过七十,但仍然喜爱人才,奖励提拔后辈,品评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都向他下拜。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许靖去世。当初,许靖以兄长之礼侍奉陈纪,与袁涣华歆、王朗等都有深交。华歆、王朗及陈纪之子陈群,在曹魏初期曾任三公辅佐大臣,他们都曾与许靖通信,叙旧日友谊,情义诚恳真挚。

历史评价

袁徽: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宋忠: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诸葛亮: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

法正: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

蒋济:许文休者,大较廊庙器也,而子将贬之。若实不贵之,是不明也;诚令知之,盖善人也。

杨戏:司徒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

陈寿: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标签: 许靖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大臣:简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简雍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汉末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他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跟随刘备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刘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简雍擅于辩论、议事。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与刘备同坐

  • 诸葛均生平介绍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诸葛谨、诸葛亮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均

    诸葛均,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珪之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人物生平父亲诸葛圭早逝,其兄诸葛亮与诸葛均及两名姊姊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长。后来汉廷选任朱皓以代诸葛玄之职,幸好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知情,便带诸葛亮与诸葛均同往依附,与兄长诸葛亮及两名姐姐避乱到荆州南阳

  • 三国曹魏将领:孙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礼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孙礼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经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但明帝因担心孙礼有闪失而阻止了他;后来孙礼在芍陂与吴将全琮交战时亲冒矢石,奋不顾身,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终于击退吴军。后来孙礼因在清河、平原二郡的疆界问题上与曹爽意见不合

  • 三国东吴重臣:张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

  • 曹魏西晋重臣太保:王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祥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 ),字休徵。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

  • 蜀汉大臣秉忠将军:孙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乾

    孙乾(?约公元215年),字公祐。北海郡(治今山东昌乐西)人。 东汉末年刘备的幕僚。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与简雍相同。不久便病逝。人物生平随从周旋孙乾游戏形象孙乾最初被名士郑玄推举给

  • 三国东吴宗室丹阳太守:孙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翊

    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曾被大臣推荐为继承者。孙权继位后,孙翊任丹杨太守,后被身边的人边鸿刺杀。人物生平迁居江都初平三年(192年),孙策在孙坚下葬后举家移居江都,并在那里遇到张纮,孙策决定向袁术请得父亲旧部,占领吴会以报父仇,并留孙翊在内的

  • 三国东吴将领前将军:朱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桓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有一子朱异。孙权统事后,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讨伐当地山贼,所到之处,山贼都平定。后来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扬言攻打羡

  • 三国蜀汉谋臣:秦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宓

    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蜀汉时谋臣,善舌辩。早年归刘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前,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孙权派张温至成都回访。酒宴之上,秦宓与张温舌战,说得张温无言以对。后官

  • 三国蜀汉谋臣:马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马良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之兄,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召马良为州从事。马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