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将领:殷正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将领:殷正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06 更新时间:2023/12/16 23:31:43

明朝是汉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让许多人至今无限怀念。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多年惩治贪污的诸多案件,使得明初官场政治清明。不过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明朝后面的一些皇帝完全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几十年皇帝不上朝,内阁辅佐王朝运转导致大权旁落,大明朝上下贪污成风。基本在明朝想找到海瑞这样的清官难上加难,有这么一位将领就是如此。他明明很有能力,可是喜欢贪污军饷,事实证明他的军事才能足够优秀,另外一方面也似乎看到了王朝最终的结局。

第一:殷正茂祖先是南宋名将,西汉东方朔的建议,殷正茂大展手脚

1:殷家祖先非常光荣,殷正茂的先祖为南宋名将殷询

有的伟大历史人物名将都有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殷正茂也不例外。史书记载,殷正茂的祖先是南宋末年的殷询。刚开始在江苏丹阳一带生活,南宋末年朝廷政治腐败再加上北边的元朝崛起。灭掉西夏金国后,兵锋直指南宋。德佑元年,殷询以部校的身份跟随宰相贾似道从临安前往芜湖抵御敌人,无奈元朝军队势力太大。殷询按照原路撤退到歙县这个地方,然后长期定居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经传到了十代孙殷正茂这里,其实这个时候殷家已然败落。

2: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道奏疏很有灵性,当官员没有不贪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如果干干净净,那么鱼儿就无法生存了;对人如果过于苛刻,那么就很难认识到真心朋友。用人识人也是如此。”这是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臣东方朔对汉武帝刘彻上的一道奏疏,让他唯才是用。他一生都在对外征战匈奴,内政方面任用的人基本都是各有毛病,但核心一点很有能力,让汉武帝刘彻本人很放心。比如说汉武帝时著名的宰相公孙弘,许多大臣列如主父偃都遭到他的迫害,可皇帝相信他,最后得到了善终。

3:殷正茂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很好,贪污成风,他也随波逐流

现在我们看殷正茂的这段历史,假设他生活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少不了被杀。可由于内阁制度的落实,皇帝也可以不干事情。皇帝的权力逐渐被内阁架空,大家可能都知道明朝官员俸禄低。那么这些官员都会想尽办法去捞一把,殷正茂还小的时候就表现初聪慧的一方面。幼年好学,把二叔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孝顺。父亲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商人,流转在江淮之地。他经常写信给殷正茂:“一定要好好读书,我们殷家向来崇尚礼节,到你的手中希望不能废掉。”

第二:明朝中后期党争很厉害,殷正茂未能幸免,在平定内乱履立战功

1:内阁制度的落实导致皇帝不理朝政,这些大臣开始争权夺利

自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掉宰相制度后,六部直接归皇帝掌管。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奏折,很多事情都无暇顾及。洪武建文朝没有解决这个事情,永乐当上皇帝后创建内阁,让一些没有品级的官员进入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朝政。后面的皇帝可没有朱元璋父子二人勤政,为了偷懒把内阁的权力逐步加大。到了嘉靖万历朝终将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嘉靖时代。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内阁首辅相继登场,这就是政治,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

2:殷正茂起初弹劾官员触怒皇帝,惨遭廷杖让人可恨

刚开始殷正茂表现得比较正直,自己有一身抱负想要做出一桩桩大事。嘉靖二十六年,35岁的殷正茂中了进士,苦学多年给家道中落的殷家带来了一点希望。由于名次靠前,不久升任为兵科给事中。他秉公无私指出了官员许多不法的事情,并且奏报给朝廷。几年后殷正茂弹劾刑部尚书沈应龙,按照品级来说他原本没有资格弹劾这样的大官。基于他的特殊身份,让许多人因此忌惮。嘉靖皇帝也是个典型的小心眼,殷正茂有一次跟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把嘉靖惹怒,最后还是廷杖得以保全自己。

3:慢慢殷正茂看清了官场,明朝中后期的贪污之风很难更改,毁誉参半

殷正茂慢慢看清楚了官场的险恶,你如果不贪污那么就会成为这些人的群体攻击对象。隆庆四年的时候,朝廷内部发生了韦银豹,黄朝猛的叛乱。朝廷派遣好几部人马,结果被人家打了回来。没办法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想到了殷正茂,采用他来对付这些流寇再合适不过。殷正茂的贪婪早就在明朝官场出了名,有的大臣就怀疑殷正茂中饱私囊。据说这次剿灭韦银豹,动用了一百万两银子,户部有的官员不舍得。

高拱就跟户部的官员说:“我们每次派遣大军前去,前后加在一起也有数百万两银子。”我熟知殷正茂的能力,即使他贪污五十万两银子,只要能解决流寇问题,那么钱花得也不冤枉。在高拱的坚持下殷正茂当上了此次行动的最高军事统帅,带着14万大军三下五除二就把流寇给解决了。实际上皇帝作为九五至尊,不管你品行道德如何,只要有能力就能受到重用。不禁让我想起了杀妻求将的白起,最后在魏文侯帐下让魏国迅速走向强大,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变法强大的国家。

标签: 殷正茂

更多文章

  • 唐朝诗人:綦毋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綦毋潜都有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綦毋潜

    綦毋潜大约在公元692年出生在江西赣州的南康,字孝通,少年早慧,十五岁就离开家乡来到京都长安,成了游学的“京漂”,渐渐有了诗名。才学盛于当时,与王维、张九龄、孟浩然等都是好朋友,恐怕他想不到千年以后却是因落榜而被后世人所熟知,因为科考失利那年,好朋友王维给他写了一首《送綦毋

  • 清朝女词人:贺双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贺双卿

    宋朝有一位出生于书香门第,擅于吟诗作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清朝时期,也有这样一位女子,有着“清代李清照”之称,因为才华而被后人尊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她出身于农民人家,却自学成才

  • 北宋宋太宗皇后:明德皇后李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德皇后

    她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位皇后,是宋朝开国元勋李处耘的女儿;她从王妃到皇后到皇太后,一生受两位皇帝优待,堪称宋朝最有福气的皇后,此人便是明德皇后李氏,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后宫嫔妃不在少数,光是皇后就有4个,当然其中有三个都是追封的。赵光义的第一任妻子尹皇

  • 如何评价明朝五朝老臣夏原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原吉

    夏原吉是明朝初期重臣,辅佐五代帝王,是个治世能臣。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比较重要的历史地位,却因为疆域等多方面原因让人无限诟病。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是明王朝所有皇帝的另类,一方面他们勤政爱民开创盛世;另外一方面他们残暴喜欢杀人,锦衣卫跟东厂被当时人所

  • 蜀汉大臣:张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温

    三国时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时期了,在那个时代 群雄割据 。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大臣。对于张温来说,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黄武三年(224年),

  • 述律平为辽国的建立立下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述律平

    在辽朝历史上有个和吕武并名的女政治家,她是回鹘述律部人,执政时期曾经被一位汉臣逼迫剁掉手腕,她固执、偏激、果断,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手中的权利,她就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述律平辅佐丈夫一路走来,从可汗夫人到开国皇后的转变很大。诸弟之乱曾

  • 李善长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立下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善长

    朱元璋推翻元朝夺取天下后,建立了明朝。登基后,朱元璋便开始大封功臣,李善长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可谓位极人臣。朱元璋经常拿自己比作汉高祖刘邦,李善长的功劳足可以跟汉初的萧何相提并论。李善长的晚年非常悲惨,受到胡惟庸案的影响,全家被处死。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北宋名将: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继隆

    此人击败过耶律休哥,并且不是一次,而是三次!那么这位北宋名将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李继隆,是山西长治人,出身将门之家。李继隆的父亲李处耘参加过陈桥兵变,也算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因此李继隆成年后就靠着父荫成为供奉官。然而,李处耘因与权臣不和,遭到排挤,导致李继隆也遭到

  • 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魏国公:徐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达

    历代很多名将都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代表人物有秦昭襄王时期的白起,汉朝初年的韩信,彭越,明朝初年的蓝玉等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却逃脱了这样的命运。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徐达曾经多次参加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北伐等战役,立下盖世奇功。朱元璋

  • 明朝开国功臣开平王:常遇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常遇春

    据说常遇春带着十万铁骑便可以横扫中原,因此得到了“常十万”的赞誉。实际上所言非虚,我们看他的生平。早年原本跟随盗贼占山为王,很快由于元末局势动荡不安,朱元璋在诸多起义军首领当中脱颖而出。转而投奔朱元璋,事实证明常遇春没有看错人。跟陈友谅张士诚的许多较量当中常遇春往往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