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凉州刺史:陈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曹魏凉州刺史:陈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44 更新时间:2023/12/10 7:25:00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愿,以北伐中原为己任,先后十一次出兵北伐曹魏,但遗憾的是,姜维的虽然竭尽全力但战果甚微,几乎寸土未得。并非是姜维军事才能不够强,而是因为魏国的武将人才储备厚度远远超过了蜀汉,他们成为姜维北伐之路上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

提起魏国后期名将,人们大都会想起钟会邓艾等人。实际上,当时的魏国名将远不止他们二人。魏国大将陈泰,就是魏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军事人才之一,综合水平丝毫不次于邓艾钟会。在与蜀汉军队的交战中,陈泰曾经三次击败姜维,堪称姜维最为强劲的对手。

陈泰,生于公元200年,卒于260年,河南颍川人。他父亲陈群担任过御史中丞,以直言敢谏著称,深得曹操器重。但在曹操时代,陈泰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直到公元237年父亲陈群病逝,他承袭父亲留下的颍阴侯爵位,由此正式走上仕途,正始年间担任游击将军、并州刺史。振武将军、护匈奴中郎将,负责为魏国镇守北疆。

嘉平初年(249年),陈泰调任西北前线,代替郭淮为雍州刺史,担负起对蜀国作战的重任。249年秋,陈泰迎来了与姜维的第一次交锋。姜维出兵进军陇西,在麹山建造两座城堡,分派句安、李歆二将固守,试图在陇西扎下据点。

陈泰审时度势,认为蜀军的城堡远离汉中,无法保证粮草长期供应,且城堡中缺乏水源,因此制定了长围久困的策略。包围圈中的蜀军果真坐吃山空,不久粮食水源都供应不上,军心大乱。姜维得知消息急忙带兵前来救援。

陈泰带领人马,在牛头山堵住姜维。魏国将士要求出兵与姜维开战,陈泰却设下巧计,派另一路人马绕到姜维后方,试图切断姜维的粮道和撤退路线。姜维闻讯大惊,不得已只得星夜撤军而去。蜀军的两座城堡守军一看被姜维抛弃,只得开城投降,陈泰几乎兵不血刃就击退了姜维。

嘉平五年(253年)二月,吴国军队北上进攻曹魏,姜维也在陇西出兵进行策应,围攻魏国重镇南安郡。陈泰指挥若定,一方面组织军队坚守城垣,同时调集援军星夜驰援,姜维久攻不下,只得在魏军围攻下仓皇撤退。公元255年七月,姜维在洮西之战中大败曹魏大将王经,魏国陇西局势危急。陈泰再次临危受命,在狄道之战中扭转战局,第三次击退姜维,给魏国保住了陇西。

陈泰不仅具有良好的军事素养,而且对曹魏忠心耿耿。司马昭非常欣赏他的将才,有意拉拢陈泰,但陈泰始终心向魏国,与司马昭不肯走得太近。甘露五年(260年),魏国皇帝曹髦,眼看曹魏江山即将被司马昭夺走,义愤填膺,仅仅带领几百人的卫队就向司马昭发起进攻,决心拼一个鱼死网破。

由于实力相差悬殊,司马昭派贾充调集军队把曹髦团团包围,杀戮殆尽,曹髦本人也被司马昭手下武将成济杀死。曹髦的身份虽是魏国皇帝,但早已经是名不副实的傀儡,魏国文武大臣们大都选择了隔岸观火明哲保身,谁也不敢去凑热闹。

陈泰却不顾得罪司马昭,来到曹髦殉难处,抱着曹髦的尸身放声大哭。司马昭已经犯下弑君的滔天罪行,却还假惺惺地召见陈泰,装作无辜的样子说:“其如我何?”我该怎么办?陈泰冷冷地回答说:“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搞得司马昭尴尬无比。

陈泰回家后,一气之下呕血而亡。陈泰虽是一介武夫,但在魏帝曹髦被杀后,敢于对司马昭表明自己的不满和对曹魏的忠心,在当时的形势下实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不已。

标签: 陈泰

更多文章

  • 唐朝帝王师:李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泌

    《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掀起了一股热潮,马伯庸老师和创作团队用十二个时辰的特殊视角,给我们展现了天宝三年上元节前一天唐朝的风云变幻。这一天,按照公元纪年,应该是公元744年正月十四。而剧中的男主角之一李必,当年22岁。李必在和张小敬的对话中说道: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

  • 唐朝宗室宋王让皇帝:李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宪

    上文是以德行、能力、政绩等方面的水平对皇帝进行评判和划分。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比较特殊的皇帝,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清朝后期的光绪帝等等,就属于是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另外,唐朝时期还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让皇帝”。那么,“让皇帝”是一种什么样的皇帝

  • 清朝大臣:潘世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潘世恩

    清朝君主独裁统治,因为小过失被罢黜或杀头的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能占据高位并得以善终的大臣为数甚少。在这些人当中,历事4朝、为官40余年的状元宰相潘世恩,无疑是典型代表,并被后世称为清朝300年来最有福气的官员。那么,潘世恩有哪些做官秘诀,以至于能长期混迹政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

  • 如何客观评价梁红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红玉

    梁红玉是南宋大将韩世忠的妻子,但史书里却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称她为梁氏。“红玉”是她去世以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最早是明朝的张四维在传奇《双烈记》里说:“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出

  • 西晋开国功臣:卫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瓘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到了公元263年,卫瓘以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卫瓘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

  • 萧何为西汉的建立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何

    我们发现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有这么一个历史规律,除了耶律氏为固定皇族之外,以往的历任皇后都出自萧氏。之所以这么做,出处便在于萧何。作为汉初的第一任宰相,他用自己的实力给后代子孙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史学家把萧何评价到汉初三杰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韩信懂得行军布阵;张良善于未雨绸缪;萧何则妥善管理后方,

  • 如何客观评价彭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越

    汉朝初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群星璀璨的一个时代,不仅有无数的谋略家,更有可圈可点的军事家。这些名将当中韩信无疑最具代表,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帮助刘邦夺取了江山。他依然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实际上他的死多多少少有点不冤枉。有一位名将功劳仅次于韩信,刘邦夺取天下的时候被封为梁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

  • 如何客观评价名将甘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宁

    孙权十分看重甘宁,曾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张辽是曹魏名将,十分受曹操信任和其中,孙权把甘宁和张辽相比,足见甘宁在他心中的分量。那么,甘宁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孙权如何看重他呢?东汉末年,天下纷乱,为了生存,甘宁带着一批同乡,在长江边上做起了拦路打劫的勾当

  • 吴芮为西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芮

    王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起初为了国家稳定会发展经济。等到国家基础建设一落实,这些皇帝大部分都会对功臣下手。要不夺取他们手中的权利,列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要么皇帝专门对这些开国功臣下手,列如刘邦朱元璋等。他们有一个特点,没有文化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后者,对待功臣的态度一直为人所诟病。汉高祖刘

  • 明朝宗室鲁王:朱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檀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母亲是郭宁妃,他英年早逝,为什么最后的谥号却是“荒”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为了使明朝江山得以永固,老朱通过跟功臣联姻的方式来加强皇权。比如说功劳最大的魏国公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