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帝王师:李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帝王师:李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07 更新时间:2023/12/30 7:38:04

《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掀起了一股热潮,马伯庸老师和创作团队用十二个时辰的特殊视角,给我们展现了天宝三年上元节前一天唐朝的风云变幻。这一天,按照公元纪年,应该是公元744年正月十四。而剧中的男主角之一李必,当年22岁。李必在和张小敬的对话中说道: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我要做宰相!

这样的台词和表演,让许多观众为之惊叹,然而,历史上的李必,一生坎坷,直到66岁的时候,终于圆梦做了宰相。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历史原型名叫李泌,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有较大的贡献。

李泌,字长源,出身赵郡李氏,祖籍辽东。赵郡李氏是隋唐时期的望族,李泌天生就是神童,7岁就能写文,并且粗通黄老学说,7岁那年,唐玄宗召见李泌,李泌入宫时,唐玄宗正在和宰相张说下棋,张说用棋盘上的“方圆动静”四个字来考李泌,李泌脱口应答,张说对唐玄宗说:“恭喜陛下喜得一神童!”另一位大宰相张九龄也很欣赏李泌,称他为“小友”。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泌深获太子信任,实际上,李泌在他2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遇见太子李玙(又名李亨,后来的唐肃宗,下同),当时唐玄宗命李泌在东宫为官,常伴太子。唐玄宗的前半生历经多次宗室内乱,他的第一任太子也曾因为“谋逆”被自己亲手杀掉,所以对太子李玙并不信任,不让太子和外臣来往。唐玄宗晚年喜欢道学,李泌擅长研究《易经》,又懂黄老学说,因此唐玄宗很信任李泌,太子不便和外臣来往,就由李泌来结交外臣,唐玄宗也不疑心。

杨国忠上位之后,为了打压太子,诬陷李泌写诗讽刺朝政,李泌被贬,李泌因此辞官,潜心修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经马嵬坡兵变,失去大权,太子李玙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肃宗派人找到李泌,李泌见到肃宗后,为唐肃宗分析天下局势,帮助肃宗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在平叛初期,之所以连战连捷,全靠李泌筹划。这期间,李泌不要官职,以“山人”自称,唐肃宗和郭子仪都称他为先生。

肃宗在做太子期间,饱受宰相李林甫(《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的欺凌,肃宗即位后,曾想毁掉李林甫的墓而报仇,李泌阻止了唐肃宗,认为做帝王的,不能心念旧恨,这种胸怀让唐肃宗非常佩服。

通过郭子仪等人的努力,收复两京之后,李泌和唐肃宗关系太过亲密,遭到了宦官李辅国的嫉恨,李泌见大局已定,主动归隐山林。这一年,李泌36岁。

唐肃宗虽然胸有大志,可惜只做了7年皇帝,驾崩之后,他的儿子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李豫召回李泌,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李泌饱受宰相元载等人的猜忌,先后被逼吃肉,被逼娶妻,又被逼到外地任职。李泌是修道之人,视功名如草芥,在自身抱负得不到实现的前提下,李泌又一次辞官归隐。

唐德宗继位后,召61岁的李泌入朝,这期间,李泌帮唐德宗平定叛乱,整顿朝纲,5年后,李泌被拜为宰相。到这个时候,《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已经66岁,终于当上了宰相,离天宝三年,已经过去了44年。两年后,李泌病逝,追赠太子太傅,由朝廷厚葬。

清朝名臣朱轼曾评价李泌:“一代名臣,可与张良同称”。能把李泌和刘邦麾下的张良相提并论,可见对李泌的认可。康熙帝在评价唐朝众臣中,独爱李泌,特地将李泌列入历代功臣榜,从祀帝王庙。李泌胸有大志,但却不贪恋官位,他在仕途不顺时几度隐退,又多次在朝廷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这种为保“长安百姓”的精神,值得敬佩。

标签: 李泌

更多文章

  • 唐朝宗室宋王让皇帝:李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宪

    上文是以德行、能力、政绩等方面的水平对皇帝进行评判和划分。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比较特殊的皇帝,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清朝后期的光绪帝等等,就属于是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另外,唐朝时期还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让皇帝”。那么,“让皇帝”是一种什么样的皇帝

  • 清朝大臣:潘世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潘世恩

    清朝君主独裁统治,因为小过失被罢黜或杀头的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能占据高位并得以善终的大臣为数甚少。在这些人当中,历事4朝、为官40余年的状元宰相潘世恩,无疑是典型代表,并被后世称为清朝300年来最有福气的官员。那么,潘世恩有哪些做官秘诀,以至于能长期混迹政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

  • 如何客观评价梁红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红玉

    梁红玉是南宋大将韩世忠的妻子,但史书里却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称她为梁氏。“红玉”是她去世以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最早是明朝的张四维在传奇《双烈记》里说:“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出

  • 西晋开国功臣:卫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瓘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到了公元263年,卫瓘以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卫瓘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

  • 萧何为西汉的建立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何

    我们发现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有这么一个历史规律,除了耶律氏为固定皇族之外,以往的历任皇后都出自萧氏。之所以这么做,出处便在于萧何。作为汉初的第一任宰相,他用自己的实力给后代子孙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史学家把萧何评价到汉初三杰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韩信懂得行军布阵;张良善于未雨绸缪;萧何则妥善管理后方,

  • 如何客观评价彭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越

    汉朝初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群星璀璨的一个时代,不仅有无数的谋略家,更有可圈可点的军事家。这些名将当中韩信无疑最具代表,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帮助刘邦夺取了江山。他依然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实际上他的死多多少少有点不冤枉。有一位名将功劳仅次于韩信,刘邦夺取天下的时候被封为梁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

  • 如何客观评价名将甘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宁

    孙权十分看重甘宁,曾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张辽是曹魏名将,十分受曹操信任和其中,孙权把甘宁和张辽相比,足见甘宁在他心中的分量。那么,甘宁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孙权如何看重他呢?东汉末年,天下纷乱,为了生存,甘宁带着一批同乡,在长江边上做起了拦路打劫的勾当

  • 吴芮为西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芮

    王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起初为了国家稳定会发展经济。等到国家基础建设一落实,这些皇帝大部分都会对功臣下手。要不夺取他们手中的权利,列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要么皇帝专门对这些开国功臣下手,列如刘邦朱元璋等。他们有一个特点,没有文化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后者,对待功臣的态度一直为人所诟病。汉高祖刘

  • 明朝宗室鲁王:朱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檀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母亲是郭宁妃,他英年早逝,为什么最后的谥号却是“荒”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为了使明朝江山得以永固,老朱通过跟功臣联姻的方式来加强皇权。比如说功劳最大的魏国公徐达

  • 明朝宗室齐王:朱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榑

    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达定妃,他在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时被贬为庶人,靖难之役后恢复王位,但没过几年又被废为庶人,从此被软禁在南京至死。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因此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比如说父子反目成仇等。分封制度从周朝开始,后来由事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