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纳兰容若:与康熙一起长大,才华能力出众却只是侍卫,31岁离世

纳兰容若:与康熙一起长大,才华能力出众却只是侍卫,31岁离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年史观 访问量:3751 更新时间:2023/12/15 17:47:27

初识纳兰容若,是因为他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再遇便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惆怅,真正爱上却是因为他那"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情深不寿。

纳兰容若的词风向来是"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留下了许多让人觉得回味绵长的佳句。而那么富有才华的他,应该受到康熙的重用,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他自始到终都只是一名侍卫,而他年仅31岁时就然而逝,令人万分惋惜。

风华绝代的才子出生,纳兰容若少年之时就已才华横溢

纳兰容若,原名为纳兰成德,但是为了避太子名讳,而改成性德。因为字容若,所以也有不少人称他为纳兰容若。纳兰容若身世显赫,是叶赫那拉氏,母亲为英亲王的第五个女儿爱新觉罗氏,其曾祖父是叶赫部统领,因此纳兰家在朝中势力很大。

正是因为家境的优越,所以纳兰容若可以接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而他从小就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且天资聪颖。他在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星球映彻,一夜微退梅梢雪……"的绝美词句,令他的父亲和老师都赞叹不已。

等到纳兰容若十七岁的时候,便入了国子监,受到了赏识,被举荐给了内阁学士徐乾学,拜其为师。十八岁时,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不出意外的中举;十九岁时参加会试中第;康熙十五年,参加殿试,赐进士出身,这些都是对他才华与能力的肯定。

不得不说,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教,确实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才。纳兰容若能够这么出色,有很大的原因取决于他的家庭给了他绝对的优势,先是他家境优越到一辈子可以不愁吃穿,再来就是他的父亲对他的重点培养,为他请的老师都是最好的,家里自己珍藏的书籍也任由纳兰容若观看。

再加上身为才子,纳兰容若的性子里也有一些小清高,比起那些不学无术,嚣张跋扈的官家子弟。他还是更喜欢与"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充满了真性情的江南文人相处,像是顾贞观、严绳孙等人。而在这些名士才人的影响下,纳兰容若在文学上的造诣日益增高。

若是熟读纳兰容若的诗词后,其实不难发现,他的风格与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风格有一点点的相似,而他本人也非常欣赏李煜,是他的"忠实粉丝"了,曾说"花间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至。"表达了对李煜的高度赞扬,可见纳兰容若在诗词方面上受到了李煜不小的影响。

纳兰容若诗词风格前后差异很大,本该受到重用的他,却只是侍卫

令人感叹的是,不光是在诗词上,李煜和纳兰容若在遭遇上都有一些相似。先从最为明显的相似来说,两人的诗词风格都从前期的艳丽、清新、脱俗的积极心态,转变为了后期的哀愁、忧伤等负面心态。而纳兰容若的风格,之所以前后差距那么大,是因为他的身世背景和感情经历。

就像李煜,年少时的他并不是后唐的"接班人",可以肆意地沉醉于琴棋书画之间,对于政事从未有忧愁过。他前期的诗词也主要写的是宫廷宴乐、风花雪月、缠绵情思等等,但等到后唐猝不及防到了自己的手上,他再亲眼见证着国家逐渐走向了灭亡,这种哀痛之情只能从他的词中抒发,于是他后期的词就变为了对故国的怀念和无限哀愁。

纳兰容若的身世遭遇与他有着相似之处,虽然他显赫的身世背景,给他带来了非常优越的先天条件,可他这一生都没有得到康熙的重用,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实现抱负。于是纳兰容若的词赋中便多了像是"身世恨,共谁语"充满了幽怨的句子,以感叹身世带给自己的不公。

李煜之后痛失了自己的所心爱之人,写下了"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哀悼,纳兰容若也未能幸免。不管是无奈入宫为妃的"初恋"也好,还是之后日久生情的妻子,她们都没能陪着纳兰容若走到最后。尤其是在他的妻子香消玉殒后,他才恍然发觉妻子的一瞥一笑,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灵魂之中。

于是纳兰容若写下了"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等一首首哀悼之词,从最初的清新婉约,变成了现在的哀感顽艳。而他也曾经写下"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表达了对朋友们的珍视之意。但是他和他的朋友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分隔几地,鲜有能重聚的机会,于是他后期的诗词中就又添了几分惆怅。

康熙忌惮纳兰家族,纳兰容若最终郁郁而终

或许有很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纳兰容若这么有才华,他却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康熙的重用,而他为什么不去埋怨康熙,反而有了"身世之恨",就连他的父亲纳兰明珠都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认为他已经什么都有,却还这么不快乐,殊不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

纳兰家族的底蕴十分雄厚,他们与爱新觉罗家的关系十分亲密,甚至纳兰明珠按辈分来算的话,是康熙的堂姑父。因此纳兰一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非常显赫。可是在纳兰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他在表面上看起来,为人谦和自律,但暗地里却在结党营私,一时间权倾朝野。

康熙对此颇为忌惮,且逐渐生了不满之心。于是,哪怕纳兰容若与康熙从小一起长大,是关系亲密的"玩伴",却依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两人争斗的牺牲品:本来该在朝堂上一展宏图的他,却只能成为康熙御前的一等侍卫,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康熙的安全。

天资聪慧的纳兰容若,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之后纳兰明珠结党营私的事情败露,受到了康熙的惩戒,纳兰家族因此渐渐没落。纳兰容若对这样的结果无可奈何也束手无策,只能被迫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他也写下了"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用来嘲讽因为身世带给他的一切不公。

身世带给纳兰容若的不幸遭遇,朋友离散带给他的惆怅,爱人离世带给他的沉痛,使他变得郁郁寡欢,日日哀愁。而这些充满了悲伤、压抑、苦闷等等的消极情绪,最容易耗损人的心神。因此在爱人离去的几年后,纳兰容若也黯然离世,年仅31岁,留给我们的除了一篇又一篇的旷世之作,就只剩下了无限的唏嘘,与惋惜之情。

标签: 纳兰容若

更多文章

  • 纳兰容若最念念不忘的不是初恋表妹,而是融合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她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纳兰容若

    说到《红楼梦》,大家总是会讨论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人,谁更招人喜欢。有的喜欢薛宝钗,因为她端庄大方、善解人意,贤惠能理家,是妻子的好人选。有的喜欢林黛玉,因为她做人纯粹,不虚伪,活出了真正的自我,而且是真正理解贾宝玉的知己爱人。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一个温婉贤淑,一个林下风致,

  • 中国古代五大唯美名字,一直以为扶苏和纳兰容若最好听?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纳兰容若

    中国古代取名特别的讲究,赋予了丰富内涵,意味深远。那么小编为大家介绍古代十大唯美名字,能说一直都以为扶苏和纳兰容若最好听?唯美一、陶渊明陶渊明,中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评价真的很高,尤其这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唯美二、纳兰容若纳兰容若的词优美伤感,深情款款,名字更是让人过目

  • 人在哪边,悲悲悲----纳兰容若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纳兰容若

    雨后天晴,清新明亮,人的心情也变得格外好,我言秋日也胜春朝,可是,这是我,不是容若。大病之后的容若,推开窗户,想的就再也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争教两处销魂罢了,而是物是人非事事休。院里,亭里的景色宜人,青梅的笑容却历历在目,让人徒增伤悲。他觉得,只有出门走走,看一看,抖落身上的伤寒,大口大口的吃阳光,

  • 纳兰容若的深情,让人感动且心痛

    历史人物编辑:真诚的生活标签:纳兰容若

    一个人对悲伤的事情太过执着,好像永远都走不出来;一个人对美好的事情太过期待,好像下一秒就会失望而回。年少时他就是那样执着地爱着他的小表妹,可怎奈事与愿违,故只能: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对初恋小表妹的情投意合,在纳兰的心目中有着难以磨灭的印记,可是面对封建家长

  • 纳兰容若翩翩然容若,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翩翩然容若,初见惊艳,再见依然“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句话用来形容纳兰容若,是最贴合不过的了。眉清目秀,双手纤细雪白,生长于官宦之家,有着少爷不可轻扰的那份贵气,御前侍卫的身份,无限的尊荣。举手投足间,皆是他自身的修养和品性。纳兰容若爱好诗词,文采斐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一代才子纳兰容若,生前好友却在身后忘恩负义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纳兰容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艳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字容若),父亲是当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自己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英俊威武、风流倜傥,因为这样的特殊身份,他的朋友圈大有“平原君食客三千”之势,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其中有两个人物,很值得一提。顾贞观,号梁汾,其实他与纳兰性德最初的

  • 贾宝玉是纳兰容若吗?旧红学索隐派的荒唐联想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纳兰容若

    旧红学索隐派的一大发明,便是认为《红楼梦》隐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很多人认为《红楼梦》的书中的人,都是影射当时有名的人。并且认为《红楼梦》并非曹雪芹所写,后者这尚有争议,笔者在此也不做考据,只把其中一些奇葩的观点与各位读者分享。这当中的一大观点,便是认为贾宝玉是纳兰容若。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

  • 天妒英才,纳兰容若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纳兰容若

    一句广为流传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们认识了纳兰容若”,他号称清代第一此人,22岁中进士,父亲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纳兰明珠,又英俊潇洒,堪称古代的高富帅。就这样一位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风流才子,为何只活了31岁?他是天生的多情种子,身边美女无数,他绝对是外貌协会的成员,他选妻的首要标准,就是容貌美丽。作为

  • 纳兰容若的三段情缘:落寞收场,纸短情长

    历史人物编辑:郑佳鑫标签: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词出自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之笔,它是那么美又那么伤,充满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无奈。纳兰容若,名字都美得让人心疼。他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公子,身世显赫,文武双全;他是誉满京城的大才子,风度翩翩,温润如玉。虽然有三百年之隔,但是闭上眼睛,总会想起他穿着清雅的长袍,拿着折扇

  • 纳兰容若,为什么会如此受康熙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为:楞伽山人,正儿八经的满族人。他早在十八岁就中了举人,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更是高中进士,说起来也正是春风得意的少年郎,他师父徐乾学就曾夸赞过他,称其游历了这么多年,交了不少的学生,却也没遇到过一位向纳兰这样聪慧的学生,他的见识、学问、才气,都是远超常人。不仅如此,纳兰的家室也非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