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林翼出山时,为何要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去工作?在贵州容易出成绩

胡林翼出山时,为何要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去工作?在贵州容易出成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根想说娱 访问量:3448 更新时间:2023/12/8 8:25:21

胡林翼作为与曾国藩齐名的晚清中兴名臣,其发迹的路线与曾国藩相比,更具有戏剧性。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八月,胡林翼的父亲去世后,他从京城扶棺回湖南益阳老家丁忧,直到6年之后,在花了一万零六百多两银子的情况下,捐了一个知府,得以再次进入仕途。

按照清朝当时官场上的规矩,捐官的人,可以挑选比较富裕的省份,以帮助其快速将本钱捞回来,可是,胡林翼出山时,他为何要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去工作呢?

胡林翼认为,贵州更容易出成绩。有两个理由。

一是胡林翼在贵阳生活过一段时间。

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是探花出身,在京城以正六品国子监司业的身份,被派到贵州任学政,胡林翼随着父亲到贵州贵阳,生活了一段时间。

当时的时间是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14岁的胡林翼在贵州认识了很多朋友,对贵州的感情比较深厚,了解贵州的民风民俗,对他来说,能到贵州去工作,更容易适应环境。

二是在贵州工作,更容易取得成绩。

越落后的地方,机会也就越多。

这一点,我们从胡林翼写给堂弟们的信中就能看出。胡林翼在信中说道:

天下官方,日趋于坏。输金为吏者,类皆择其地之善者,以为自肥计。黔,硗瘠之所,边僻之境也,为人所掉首而不顾者。然兄独有取于黔者,诚以黔之官吏尚能奉上以礼不以货,以礼则知自重,不以货则知恤民,而治理庶几可翼。

从中我们看出,对一心想做一番事业的胡林翼来说,到贵州工作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贪官横行、官场黑暗的时代,贵州相对闭塞,官场风气要好得多,他到贵州后,可以起到自保的作用;二是他不以贪污钱财为目的,更容易治理地方,取得成绩。

胡林翼到了贵州后,他首先工作的地方是安顺。作为安顺知府,胡林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剿匪。

为了节约经费,胡林翼采取训练乡勇的方式来剿匪,这和后来曾国藩的练兵方式如出一辙,可见两人都是军事人才。

在安顺剿匪取得成绩后,胡林翼得到了贵州巡抚衙门的高度认可,无论什么地方出现土匪,都会派他前往。

后来他又出任黄平、镇远、黎平知府,正是在贵州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让后来获得曾国藩的提携时,就顺理成章了。

胡林翼的发迹不仅来源于在贵州的历练,更来源于贵州人对他的支持和帮助。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胡林翼离开贵州经过湖南前往湖北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其所带的六百黔勇成了坚强的后盾。

黔勇除了凶狠善斗外,还特别讲义气,对胡林翼忠心耿耿。当时,胡林翼到了长沙,得知武昌已经被太平军攻下,湖北全省都已经落入太平军手中后,他在长沙进退两难。

胡林翼离开贵州时,所带的粮饷不多,路上和小股太平军打了几仗后,早已消耗殆尽。即使在缺粮少银的情况下,黔勇也没有一个人离开。在左宗棠、曾国藩的斡旋下,朝廷让胡林翼留在了曾国藩的湘军中。

曾国藩十分欣赏胡林翼的军事才能,不断对他进行保举,最终被朝廷任命为湖北巡抚。

胡林翼对曾国藩的帮助非常大,是湘军中最为重要的将领,两人相互扶持,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军事统帅。

曾国藩能得到胡林翼的帮助,跟他善于驭人有关,在《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中,对曾国藩与人交往的方式,有详细讲解。

一个人取得成功,不算成功,能带领一群人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曾国藩与人交往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订阅、购买。(提示:文章已全网维权,搬运者请谨慎,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和损失。)

参考资料:《胡林翼全集》、《曾国藩全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

标签: 胡林翼

更多文章

  • 他是湘军第一猛将:如果他没救曾国藩胡林翼的命,清史必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胡林翼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手下名将众多,包括主帅、统帅、统领在内的17个高级将领之中,大部分是湖南人,而且有很多是书生出身。只有塔齐布、多隆阿、鲍超三人既非湘人,又非书生出身。塔、多二人为满族,且是军官,跻身湘军高层在一定程度上是借朝廷之力。只有鲍超是真正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进入湘军高层,并成为当时的“湘军

  • 胡林翼24岁考中进士,有后台有背景,升迁速度为何不及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胡林翼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帮手不得不提,此人就是胡林翼。胡林翼不仅学识出众,而且善于权谋,曾国藩甚至评价: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与曾国藩相比,胡林翼出道早,24岁就考中进士,有后台有背景,可是,在官场上,胡林翼的升迁速度为何不及曾国藩?反而需要曾国藩的提携和帮

  • 清末名臣胡林翼教你如何“和光同尘”,最牛的处世之道,道家法门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胡林翼

    和光同尘这个词来自老子的《道德经》,书中的记载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什么意思呢?指的是用虚柔的态度来化解纷扰,收敛自己的光芒,把自己变得像尘埃一样的谦卑。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句话,一个人明明光芒万丈,为什么非要让他收敛光芒,自降身份去当尘埃呢?殊不知,尘埃也有自己的智慧和生存之道,木秀于

  • 处处被制约,二把手如何干成大事?高人有高见,名臣胡林翼有高招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胡林翼

    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十七日,武昌被太平军攻陷,湖北巡抚陶恩培自杀。危急时刻,咸丰帝将回援武昌的胡林翼推向了搏杀的前台,署理湖北巡抚。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胡林翼率兵誓夺武昌,在付出湘军名将罗泽南战死武昌城下的惨痛代价后,终利用太平天国天京内讧,武昌守敌军心涣散之机,于咸丰六年十一月拿下武昌。收到

  • 因一制度缺陷胡林翼预言太平天国必败清朝也不能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胡林翼

    晚清之太平天国,发轫于两广,兴盛于江南,是由农民所发起和领导的一场反清运动。自金田太平军起事以来,由于清朝官兵颟顸,无人可撄其锋镝。而横扫江南后,太平军却没有继续北上,一举推翻清朝,而是选择偷安而定都金陵,给予了清朝积蓄反击的机会。太平天国有一特点,其为一政教合一的国家,其管辖的百姓既是国民,又是教

  • 湘军二当家胡林翼,功劳比肩曾国藩,不火的原因在于运气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胡林翼

    【湘军军系列第五期,历史好奇怪原创作品,禁止转载】说起晚晴太平天国运动中功劳最大的汉族官员,毫无疑问很多人都会应激性的想起曾国藩,这是位号称末世圣人、千古完人的晚清中兴名臣。他从书生到高官,从文官到统帅的成功经历为人所称赞艳羡,多家来被当做成功学的灵魂代表,写的家书家训也被人给当成家庭教育的至理名言

  • 此人诬陷左宗棠,咸丰下令就地正法,胡林翼等人里应外合将其救出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胡林翼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是当时对左宗棠实力最大的肯定,同时咸丰因为此话真正关注到左宗棠。我们知道,左宗棠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后,左宗棠才正式走上自己的功名仕途之路。1854年,受骆秉章之邀,入佐湖南巡抚幕府的左宗棠在日夜策划,焦思竭虑下让湖南稳定局势,军政转危为安,

  • 湘军创始人中,为何只有胡林翼从未与人有过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胡林翼

    当初和曾国藩一起打造湘军的主要人物,包括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等人。其中胡林翼的地位最为重要,他比曾国藩先担任封疆大吏,处处给予曾国藩方便。无奈的是胡林翼命薄,早早的就去世了,因此他被称为“湘军第一苦命人”。胡林翼的主要特长是善于化解各种矛盾,他担任湖北巡抚的时候,就能和满洲贵族官文搞好关系

  •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背后的大佬-道光名臣陶澍

    历史人物编辑:DQ科技标签:胡林翼

    在世人眼中,湖南是伟人名将之省。大概从曾国藩组建湘军开始,湖南就被认为是“将军的摇篮”。但客观地说,咸丰朝以前,湖南在诸省中的地位并不显着。御史专项调查发现,清朝湖南共有进士715人,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14位,仅略高于云南、贵州、广西。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区相比,差距很大。同样在清朝时期,湖南省在

  • 胡林翼唤醒湘人,曾国藩接力,自此人才辈出,三十年后又出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胡林翼

    胡林翼曾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中兴四大名臣”。虽然胡林翼没有后面的三位被众人所知,但其当年创下了一个无人能及的记录。从此,湘人跟随胡林翼的步伐人才辈出,甚至达到历史的巅峰。胡林翼比曾国藩和左宗棠幸运,起点要高,名副其实的官二代。父亲胡达源是清朝的探花,虽然没有历任实权官职,但在任京官和地方官